首页 > 县区 > 龙陵

平达:身残志坚的“牛人”张三

发布时间: 03-09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今年37岁的张贵顺,是龙陵县平达乡平安社区杨卜寨的村民,他自幼身患小儿麻痹症,右脚残疾,行动不便。但是身残志坚的他,硬是凭着一股不向困难低头的“倔劲”,让家里的日子从一贫如洗到如今的小康生活,生活过得是有滋有味。说起“牛人”张贵顺这个张三,村里人无不对他竖大拇指,说他每天起早贪黑,就像一头勤恳耕劳的老黄牛,每天不是在厂房里喂牛,就是在作坊里酿酒。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自幼出生在贫困农村家庭的张贵顺家里有兄弟三人,他在家排行老三,因此大家都叫他张三。第一次从别人口中听说张三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开的农家乐在当地小有名气。那时,总以为“张三”和其它个张三一样平凡普通,因为在平达这个地方叫“张三”的人实在太多。后来,再一次听到张三的名字是因为他已成为平达乡的“牛人”。恰逢入户路过张三家牛场,怀着好奇,我径直走进了平安社区杨卜寨张三牛场去拜访这个不一般的张三。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6.JPG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走进张三的牛场,只见他夫妇二人正在搬运青储饲料。残疾的右腿使他行动起来有些吃力,每走一步都是一瘸一拐的,但在妻子的协助下他还是娴熟的搬着草料向牛圈走去,动作麻利而自然地喂养着几十头肥壮的肉牛。看见我们的到来,他立即停下手中的活,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泡茶倒水地招待我们。这个张三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热情豁达、积极乐观。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出生于贫困家庭加之自幼身患残疾,张三从小就懂得自强自立,哪怕举步艰难,他还是风雨无阻地坚持徒步上学,一直到读初中时,为了节省来回学校的时间,他才决定去学校住校。当时弟兄三人都在上学,原本就贫困的家庭负担进一步加重,而全家人的生活也就变得更加异常艰难。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9.JPG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喝茶闲聊之时,张三不由地向我们讲述了他创业的坎坷经历。读初中住校三年的他,每个星期的开销都不到5元钱,打的是5毛钱的饭,吃的是自己从家拿去的咸菜。那时,他的心里总是有一个理想,以后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打拼赚钱,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就这样在艰苦的岁月和顽强的努力中,他完成了初中的学业,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毅然放弃了继续上高中的机会,痛下决心回了家,开始踏上了自己人生的创业历程。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00年初中毕业后的张三,和别人合伙做过空心砖,自己开过经销店、当过剃头匠、开过农家乐和烧酒小作坊,但由于地方小,人口少,效益都不太好,他的一次次创业最终都没能实现他的小康梦。几经折腾下来,这些年他所有的积蓄除了建盖了一间砖木结构的房屋外,生活上依旧是捉襟见肘。对于创业致富,他也曾产生过迷茫,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残缺的人生和命运的不公。但看看家里年迈的父母和瘦弱的妻儿,他深深地明白:想要给家人幸福地生活还得继续寻求致富的路子。有亲人的支持、男儿的担当和对未来的追求,使他在彷徨中再一次坚定了与命运抗争的信念,他决心用智慧和双手改善生活、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几次创业的曲折经历,张三的人生阅历逐渐丰富起来。他想,房子是有了,但是生活水平还是不尽人意,2016年,他经过慎重考虑,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要另谋生路。他从之前的烧酒小作坊中得到一个启发:废弃的酒糟是养殖业的上等饲料,为何不把烧酒和养殖结合起来,既可以降低成本开支,又变废为宝呢?他看准当时养殖产业的发展优势,决定要再次自主创业,养猪致富。于是,他先是购买了20多头小猪和6头母猪来实验养殖。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认真分析生猪养殖行情,关注猪肉价格,估算出栏效益,找准实干方向,积极参加乡、村组织的生猪养殖技术培训,还自己买来一些相关的养殖实用书籍来自学,为提高养殖技术不断“充电”。在他和家人的精心饲养下,2016年底张三家出售肥猪和小猪仔30多头,纯收入15000余元,出售米酒2.5万公斤,纯收入35000多元,一年下来,他家有了近6万的纯收入,这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可以算是大丰收了。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尝到甜头后的张三决定再扩大养殖规模,他想从养猪发展到养牛,从形不成规模的“小打小闹”到实现初具规模的专业化养殖过渡。2017年年初,他果断流转了村里寨邻闲置的6亩土地,用心规划建设养殖厂房。乡村干部为他争取到了县残联扶持创业的10万元贴息贷款,他又和亲戚朋友借了10万元,加上自己积攒的10万元,总共投资了30万元建成了养殖厂房,接下来他就把养殖场从自家院子里搬了出来,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养殖致富路。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9.JPG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18年,他在当时生猪存栏已达60余头规模的基础上,因得益于10万元的肉牛养殖扶持补助资金,他进一步扩大了养殖规模,并首次购买了13头杂交肉牛来试养,后来又陆续购买7头。为了更熟练掌握养牛、养猪技术,张三从头学起,没事就到村里的养牛户家里“取经”。凡是乡、村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班他每次必到,认真做笔记,遇到什么问题,他虚心向专业技术人员和养殖户请教,不断改进养殖方法。一年下来,他掌握了猪、牛饲料的最佳配比、常见病的预防等,甚至防疫、接生等技术活也不在话下,成了真正的养猪、养牛能手。同时,他把猪、牛养殖和小作坊烧酒有机结合,科学合理利用酒糟喂养猪、牛,通过循环利用既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实现了养殖和烧酒产业的“双赢”。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19年的初春,张三养殖场肉牛出栏13头,纯收入5万多元,生猪出栏65头,纯收入5.2万余元,小锅酒出售2.5万公斤,纯收入4.3万余元,全年收入差不多15万元,全家人都很开心,对于发展养殖产业信心十足。他先是还清了和亲戚朋友借的钱,并把剩余的钱继续扩大发展规模。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随着肉牛产业扶贫政策的大力宣传和中小型规模肉牛养殖项目的实施,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在全面了解了肉牛产业扶贫政策后,张三对养殖业胸有成竹和喜出望外,他立即去村委会报名50头规模养殖,并按规定申请了政策扶持的15万元贴息贷款用于改造提升养殖厂房建设。有养牛扶持贷款,这对于张三来说更是锦上添花,他说干就干,他先是找人对厂房进行了提升改造,并再次购买了30多头肉牛来科学养殖。2019年3月,验收时,他的养殖场已经经营得有模有样了。2019年底,仅是肉牛养殖产业他就纯收入12万元,连同生猪养殖和烧酒纯收入共计达20多万元,现如今的张三已从一个残疾的穷小子华丽转身为专业养殖致富的“张老板”。周边的村民都说这个张三不简单,喂的猪肥,养的牛壮,烧的酒香,真是干一行就成一行。附近的村民纷纷跑上门来和他取养殖“致富经”,他也毫不吝啬地耐心给大家讲解和示范养殖技术及防疫知识。在他的带动下,2019年平安社区新增了42户肉牛养殖户,为全村的脱贫攻坚拓宽了致富增收路。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jpg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为了做好循环产业链,保障猪牛养殖饲料的自给自足,他流转周边寨邻的23亩土地,种植了12亩玉米、6亩黑麦草和5亩饲料草,他用发酵的牛粪做底料,做到种养结合、天然有机和绿色生态。同时,他还收购周边农户的全株玉米加工青储饲料400余吨,既可以享受每吨60元的政策补助,还让养殖场的“粮仓”饲料充足。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国家“政策+资金+技术”的精准帮扶下,张三身残志坚,他不等不靠不要,坚持自力更生,大胆探索创新,从解决生计到发家致富,养殖让张三的脱贫致富路越走越宽,小康路越走越甜。2018年,龙陵县残联奖励他一辆小型三轮摩托车,方便他出行代步。2019年,在他的鼓励和动员下,妻子张会去考了驾驶证,家里购买了一辆小型货车,从此,妻子就承担起了养殖场拉运草料的重任,夫唱妇随,你送料来我喂养,夫妻双双奔小康。2019年,张贵顺一家还被龙陵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选为全县脱贫攻坚“致富带头户”。如今,张三的家宽敞明亮,整洁舒适,电冰箱、太阳能、三轮车、小货车等应有尽有,全家都沐浴着党和国家温暖的春风,其乐融融地生活在平达这片美丽而多情的土地上。(王佳凤)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