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退耕还林绿了山坡富了百姓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近几年来,龙陵县积极响应国家“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的号召,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大力推进国土绿化”总要求,以生态修复和促农增收为突破口,念好“山字经”,做实“林文章”,在林下“淘金”、在土地上“掘金”,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用绿色助推脱贫攻坚,走出一条“不砍树也能致富”的生态经济兼容发展新路,让山区林农长受益。
作为龙陵县最早实施退耕还林项目之一的腊勐镇,2002年以来,全镇共实施退耕还林面积8220亩,累计对付补偿资金922万元,覆盖全镇8个村社1450多户,户均增收6000元左右。大部分退耕群众已从耕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搞起了经销、跑起了运输、建起了加工厂,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星光大道”。
“过去老百姓过的是‘苦荞面果洋芋沙,半年杂粮半年差’的苦日子。实施退耕还林项目以来,部分退耕农户盖起了新房、买了车,还搞起了第三产业,过上了幸福生活。”腊勐镇林业站技术员朱鸿孝介绍说。
勐糯镇于2005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项目,到目前全镇共实施耕还林5151亩,其中核桃912亩、芒果1239亩、澳洲坚果3000亩,并起到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我们的退耕还林项目以发展芒果等特色林果为主,目前已带动全镇6个村社新发展经济林2万多亩,2019年仅澳洲坚果和芒果两项产业就实现产值360万元左右。”勐糯镇林业站负责人李家有介绍道。
“2016年以来,我把5.4亩退耕地都种上了芒果,去年挂果就卖了1500多元,3年领到补助资金6400元。”勐糯镇沟心寨村村民杨满招计划,下步在林下再养些鸡。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自2002年以来,龙陵县共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面积38.74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已由1978年的26.9%提高到现在的70.08%,至此,全县退耕还林项目工程已在龙陵乃至保山版图上涂上一抹抹浓浓的“中国绿”。
龙陵县林草局负责人介绍说,19年来,全县累计向林农发放退耕地还林还草补助资金2.48亿元,惠及全县10个乡镇1万多户6万多人。其中共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兑付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058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2234户9665人。2019年全县实现林业总产值10.13亿元。退耕还林工程把荒山变金山、活树变活钱,既绿了山坡又富了百姓,持续向贫困山区群众释放着生态红利。
为更好地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高质量发展,龙陵县积极推动退耕造林模式由“蚂蚁造林”向“集中连片造林”转型,经营模式由单一的“木头经济”向林(间)下多种经营转型。通过一“退”一“还”,有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改变了林农的生产经营方式。目前全县大部分退耕群众已从耕地的“繁忙”中“解脱”出来,就近就地“跑”起了运输、“建”起了林产品加工厂、“做”起了林下种植(养殖),“搞”起了经商和餐饮业,全县一批以“退+林果”“退+林药”“退+养殖”等为代表的生态经济兼容的长效林产业已初具雏形,老百姓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龙陵退耕还林的典型事例已纳入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实践—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20年成就综述 》一文并在《中国政府网》《新华社》《中新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等多家主流媒介刊发(转载)。
(郁云江 周东兴 匡秀芬)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