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产业 户户能增收——龙陵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侧记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春末,龙陵县山区村寨的一间间标准牛舍里,一头头膘肥体壮的肉牛在悠闲地吃料;一片片核桃林里,村民正在施肥培土;一块块石斛园里,种植户在除草浇水……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冷凉山区养出“致富牛”
“日照充足,草场宽阔,水质良好,生态养牛肉质好,一般都是老板来上门收购。”正在喂牛的李正章说。
年近60岁的李正章是镇安镇官岑村的贫困户,2018年,在政府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头能繁母牛补助3000元、每头政府贴息3年期贷款1.2万元的政策扶持下,购进2头西门塔尔能繁母牛,加上原有的6头役用牛,经过技术培训,成为了养牛专业户。他家种植了5亩甘蔗、3亩青贮饲料玉米、2亩优质牧草,建盖了标准牛舍及青贮池,购买了4头架子牛短期育肥,当年就出栏7头牛,实现收入10万余元,摘去了贫困帽。
官岑村牧草、庄稼秸秆资源丰富,发展肉牛养殖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利用自然草场、庄稼秸秆、种植优质牧草养殖肉牛,拓宽增收路子。同时,把昔日的役用型牛向肉用型牛转变,全村牛存栏1800多头,其中退役牛达1570多头。
村党总支书记李应周介绍:“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硬化村庄道路、机耕道四通八达,农业机械的普及,犁田耙地、驮运不用牛(马)了,役用牛变成了肉用牛,全村342户有321户养牛,每年出栏肉牛700多头,实现产值1200多万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肉牛养殖成本大,每头西门塔尔能繁母牛1.5万元左右、本地能繁母牛1.2万元,养牛户可‘闪失’不起,最怕的是牛患病。政府想咱所想,办咱所需,实行养殖20头牛以上的大户派科技特派员、一般养牛户签约兽医制度,为肉牛养殖户提供实打实地支持,让咱吃下‘定心丸’。牛生疾带病,一个电话打给签约兽医,立马有求必应上门服务。”村民陈泰发说。签约兽医经常到村寨巡诊,为养殖户保驾护航。老陈家养殖了18头肉牛,疫病防治跟得上,牛长得膘肥体壮,卖到了好价钱,去年他家出栏了9头肉牛,收入13万元,陈泰发感慨地说:“过去耪田种地日子过得紧巴巴,养殖肉牛让咱发了家,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真好。”
龙陵县引进云南东风皓月公司,投资20亿元,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肉牛养殖全产业链,建成了占地500亩、存栏能繁母牛1000余头的勐冒养殖基地及10个养牛专业合作社、标准化规模育肥厂58个,共有2万余农户(合作社)养殖肉牛,全县肉牛存栏15.2万头。
核桃成为“致富果”
“山头戴帽身披绿,山腰种起‘致富果’。农民鼓起钱袋子,山旮旯里笑盈盈。”年过60岁的碧寨乡三家村村民杨家如一边哼着歌儿一边给院子旁的几棵核桃树挖坑施畜粪。“以前我家是全村最穷的人,靠着核桃脱贫致富了。虽然去年核桃价格下跌,我家也销售了4吨多干核桃收入6万多块哩。”靠山吃山,靠山养山。林改确权后,三家村的村民把山当地种,把核桃当菜栽,产出效益明显,全村户户种植核桃树,家家手捧“聚宝盆”,村民的钱包逐渐鼓了起来。
三家村有村民544户2036人,核桃种植面积7500余亩,人均3.5亩,投产面积4600余亩,今年产干核桃120吨,实现产值150余万元,群众收入主要靠核桃。村党总支书记杨世金介绍,脱贫攻坚中,村“两委”利用气候、雨水适宜核桃生长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核桃种植,不仅为脱贫之路按下了“快进键”,还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全村2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核桃产业功不可没。
村民陈启仁家有4棵百年古核桃树,其中1棵树龄已逾200年,年年挂果,每棵老核桃树有几千元的收入。为了保护这4本“绿色存折”,陈老倌每年都要给这4棵古核桃树施畜粪、灭虫,冬天为它们穿上“保暖外衣”——用稻草、草帘围盖在树干上御寒。“俗话说‘积谷防饥,养儿防老。’我是护(种)树养老,一棵老核桃树每年有几千元的收入,前几年我栽的100多棵核桃树有50多棵挂果了,每年卖核桃有几万元的收入,我家摘去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全靠这些‘摇钱树’呢。”
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发展林下经济,在核桃树下种植重楼、黄精、牧草,放养土鸡、七彩山鸡等,拉长产业链条,拓宽增收路子。全村在核桃林中种植中药材1300多亩、牧草2000余亩,养殖畜、禽2.2万余头(只),构建起一棵树(核桃)唱“主角”,中药材、畜、禽充“生旦”,同台唱“大戏”的格局。产业大合唱唱出新声,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640元。
石斛拓宽致富路
龙山镇河头社区的田野里一片热火朝天。村民黄定常正带领几个村民,在搭建石斛种植床,他一边忙着一边指着身边的大棚说:“看,这是咱家的聚宝盆,这4亩石斛去年赚了12万元,今年再扩种3亩,力争赚20万元。”
黄定常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全家4口人,妻子和两个上中、小学的孩子。为了帮助他家脱贫,社区“两委”给黄定常安排了一份护林员工作,每月有几百元收入。“靠每月几百块钱的收入,摘穷帽要得到猴年马月呢?”与妻子商量后,认为尽快摘去贫困帽,咱就种石斛加工石斛枫斗两样都干。认准定盘星,夫妻俩齐心合力向前奔。在5万元政府贴息扶贫贷款扶持下,种植了4亩石斛,让妻子到社区举办的石斛枫斗加工技术培训班学会了做枫斗。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石斛大棚,给了他一个个不断的惊喜。“前年石斛鲜条价格下跌,4亩石斛销售收入3万余元,去年的石斛鲜条价格上涨产地价每公斤44元,收入12万多元。妻子每月加工石斛枫斗收入2500多元。这几年全家的吃用开销、盖新房、买摩托、添置家用电器、供两个孩子上学的费用,全靠这个‘聚宝盆’哩!”2018年,黄定常家摘去了贫困帽,他高兴地说。
谈起石斛产业,村民郭学云滔滔不绝。“这都得感谢社区党总支的带领,靠种植石斛和加工石斛枫斗能脱贫致富,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一亩石斛有几万块钱的收入,有大户随行就市收购,不愁销路;加工石斛枫斗是来料加工,一手交货一手收钱,挺把稳的。”在社区党总支书记杨庆禄的鼓励下,郭学云尝试种植石斛,种植中,他的技术不断提升。2018年,他不仅靠种植石斛实现了脱贫的愿望,还被龙陵县云河石斛开发公司聘为石斛种植基地技术指导员,为村民提供科学种植管护石斛的服务。
“去年种石斛的村民收入都不错,村民的干劲更大了,很多人都加入到这个产业中。”社区总支书记杨庆禄介绍说,目前,全社区石斛种植面积1060亩,石斛鲜条产量250吨,产值750万元。全社区915户村民有800余户加工石斛枫斗,每户每年加工石斛枫斗收入6000元至2万元不等,石斛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80%左右,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40元,从贫困中出列。
本报记者 雷 华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