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龙陵

平达:肉牛产业如春笋,脱贫致富有保障

发布时间: 05-07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9.500头规模养殖.JPG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龙陵县平达乡结合乡情实际全面落实精准扶贫各项工作,为做到精准发力,全乡以抓好产业扶贫为关键,在抓好甘蔗、烤烟、香料烟等种植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在培育发展壮大肉牛养殖产业上下功夫,以发展多种产业实现多条腿走路,让老百姓多渠道增收,全力确保全乡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并保障后续持续增收和如期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因地制宜兴产业,科学谋划定路子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平达乡位于龙陵县东南部,地质、地貌、气候独特,处于滇西高原西部,地形西高东低,呈三级台阶状,最高海拨2200米,最低海拔680米,平均海拨1580米。受海拨的影响,全乡垂直气候特点尤为明显,东部、北部河谷为亚热带低热气候,中部坝区属温凉气候,南部、西部山区为高寒气候。平达乡大部分地区都属于或相当于温凉气候,故气候四季如春,且具有热量充足、雨热同期、昼夜温差大、日照时数长的特点。平达乡地形、气候的多样性,加上全乡整体上土层厚而肥沃,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烤烟、香料烟、玉米、水稻、小麦、荞麦、油菜等作物,这其中的粮食作物也是农家喂养大牲畜的草料,由于各种作物草料丰富,加之自古以来平达人喜食牛肉,所以平达当地各家各户都有喜养肉牛的习惯,但是群众都是自发散养散卖,导致全乡传统肉牛养殖一直存在品种杂、规模小、技术差等问题,致使全乡的传统肉牛产业既形不成规模,也凸显不出效益。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6.贫困养殖户.jpg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常言道,“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要因地制宜、切合实际的发展一个好的产业,从构思探索,到培育实践,再到发展壮大,这既考量着各级党委政府的谋划和智慧,也需要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和农户的积极参与,所以,要如何借助本身有利的资源优势,全面消除全乡传统肉牛养殖存在的短板劣势,有效实现肉牛产业发展规模化和效益最大化,始终是平达乡党委政府谋划部署的重点工作。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近年来,平达乡党委政府以坚持抓实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在抓实原有的甘蔗、烤烟、香料烟等产业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上级对产业扶贫的安排部署,紧紧抓住上级党委政府大力扶持肉牛产业的良好契机,并认真结合乡情实际,坚持将培育发展肉牛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重头戏,重点在肉牛养殖规模、品种和技术等方面上动脑子、想措施和抓落实,不断培育、发展、壮大全乡肉牛产业,确保实现规模化发展和最大化效益,力求让肉牛产业发展成为全乡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的另一主导产业。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产业兴旺龙头带,联结农户促增收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产业扶贫,不同于过去的资金扶贫、物质扶贫,送钱、送物只能解决燃眉之急,发展产业才可以形成可持续扶贫态势,只有产业扶贫抓上去了,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难点也才会迎刃而解。产业扶贫不仅要有好政策,还需要社会资源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关键还得要有龙头企业带动。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龙陵县润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橄榄寨肉牛养殖场)和龙陵县达康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是平达乡肉牛养殖的龙头企业和标准化肉牛良种繁育核心示范场,也是龙陵县全力实施脱贫攻坚纵深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养殖场位于平达乡沿江三村之一的橄榄寨村闫家地,距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公司于2018年6月29日成立,注册资本500万元,占地132亩,设计规模为1000头标准化肉牛养殖育肥场,主要以能繁母牛养殖、犊牛、架子牛育肥为主,现有标准化养殖圈舍5栋,草料车间1间(4500立方),青储池16间和标准储粪池1座,养殖场计划投资600余万元,目前投资365万元的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已完工,一期计划养殖500头,二期厂房及配套设施提升建设正在进行。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4.JPG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平达乡抢抓精准扶贫产业扶持机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探索“村企融合”致富路子,采取“企业(公司)+村委会(村集体经济)+农户+基地”的运作模式,通过农户家庭养殖肉牛保量、村委会综合组织协调服务、公司集中育肥销售的产供销一体化运营,来实现公司、村集体、农户共赢的目的。平达乡的橄榄寨、章赛、安庆3个村委会以村集体经济分别向合作社入股30万元,共同参股投资合作社厂房建设,每村每年实现股金分红3万元来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平达乡依托龙陵县润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龙陵县达康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推行“企业(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入股分红、寄养托管、承包租赁、贷款担保等形式,密切合作社与村集体和养殖户,特别是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利益联结,丰富贫困户资产收益形式,确保没有劳力和无条件养殖贫困户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帮扶,全力为贫困群众实现长期稳定增收、顺利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2019年,养殖场向周边农户收购加工囤积青储饲料8500吨,其中玉米7000吨、甘蔗尖1500吨,仅向农户收购甘蔗尖每年就能给群众二次增收55万余元。养殖场通过向无能力或无条件自己养殖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代养、寄养的方式,来给予贫困户每年每头牛固定分红600元的补助。2019年,养殖场还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向农户租赁种植100亩构树,让周边群众实现就近务工,并为贫困户提供7个年薪36000—48000元的长期固定岗位,有效带动全乡12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共为困难群众带来收益约120余万元。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规模养殖渐显现,产业效益更可观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由于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大、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效应、农户积极参与以及产业效益明显,加之平达乡得天独厚的各种资源优势,老百姓在发展肉牛产业过程中已经尝到了不少甜头,全乡的肉牛产业从规模上正在不断扩大,存栏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全乡肉牛产业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这为全乡巩固脱贫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贫困户脱贫致富做足了保障,也给全乡百姓坚信共同奔小康吃了定心丸、打了强心针。“2018年12月,在政府扶持下我领养了2头能繁母牛,今年1月2头母牛产下2头犊牛,再过几个月一头犊牛就可以卖一万多元了,现在两头母牛又成功怀上‘二宝’了,养牛真是条致富路。”60多岁的贫困户张顺保得意地“炫耀”着自家的牛产业。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据统计,截至目前,平达乡已有1000头规模以上的肉牛养殖场1个,肉牛的存栏数量总数已达360余头;全乡共有20—100头规模以上的肉牛养殖户78个,其中:20头规模的50个、30头规模的16个、50头规模的10个、100头规模的2个,肉牛的存栏数量总数达8100 余头,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50户,存栏数量1660头,将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5840元。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标准化养殖.JPG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据悉,橄榄寨肉牛养殖场对粗草料和精饲料都进行了科学搭配,养殖喂养已全部做到科学化和标准化,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也逐步显现。龙陵县润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陈春梦告诉记者,“自橄榄寨肉牛养殖场建成运营以来,已出栏肉牛82头,收入130万元,现尚存栏育肥肉牛360余头,其中公牛40余头,犊牛80余头,其余为能繁母牛,肉牛品种主要为冻精改良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牛,实现产值720万元。”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同时,平达乡通过积极引导全乡的肉牛养殖户加入龙陵县达康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既可让养殖户和合作社互相交流技术、传授经验来共同发展,又能推动平达乡的肉牛产业由“分散经营”向“联合生产”转变,不断提高全乡肉牛产业的经济效益,有效发挥出助农增收作用,全面以合作社“抱团取暖”的方式实现带动104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7000元以上,其中含建档立卡贫困户346户966人。“2019年,我自己的小规模肉牛养殖场共出栏了13头肉牛、5头能繁母牛,纯收入在7万元左右,还卖了6500元的牛粪钱,养牛真是一条很有‘钱途’的活路。”平达乡平安社区肉牛养殖户张贵顺满面春光地向记者算起了他去年的“牛账”。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产业链条已激活,生态效益好局面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平达乡肉牛产业正在实现以“合作社+村集体+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有效连接了“科学养牛→牛粪收集→生物转化→农田施肥→烟后玉米→青贮饲料”的绿色循环农业发展链条,通过以肉牛产业为支撑点,做好对牛粪的收集发酵,还牛粪于良田来施肥作物草料,实现绿色有机循环,既改良了土壤结构和提升了土壤肥沃程度,也提升了烤烟质量,还增加了青储饲料储量,真正实现了产业主导、循环发展、绿色生态和增收致富的互促双赢局面。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1000头标准化规模养殖场.jpg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近年来,平达乡随着全乡肉牛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牛粪数量也急剧增加,这对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困扰和影响,但全乡巧用“牛粪”循环做活产业,从牛粪里“淘金”做到变“粪”为宝。从牛粪的收集到发酵贮存,再还田施肥用于草料、大棚菌、农作物等,或是将牛粪作为有机肥出售给产业种植大户,通过有效合理利用牛粪,既能带动养殖户增收致富,还可确保青储饲料储量稳步增加,又推动了农业种植的绿色发展,还解决了牛粪带来的污染难题,也是打牢肉牛产业链的有力举措,全乡通过养殖业向种植业“施肥”和种植业向养殖业“反哺”,让全乡的养殖、种植产业逐步走上绿色环保、生态循环、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轨道。龙陵县润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理陈春梦告诉记者,“这两年来牛粪已成了周边种植户的‘抢手货’,2019年橄榄寨养殖场的牛粪全部都卖给了安庆村的沃柑种植大户,仅是牛粪就卖得了10万元,真的是变粪为宝,养牛这个产业,一点都不浪费。”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龙陵县平达乡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全面学习政策谋思路,通过因地制宜兴产业、稳增收、促脱贫和同致富,全力确保全乡各族人民如期实现共同步入小康路。(鲁大年 王佳凤)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眀333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