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施甸

施甸芭蕉林村:搬迁迎来新生活

发布时间: 05-26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党的政策好啊,让我们从大山深处搬迁下来,过上了这么好的生活。” 施甸县旧城乡芭蕉林村凹子寨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蒋杨满家搬到旧城乡易地扶贫搬迁集镇安置点新房快两年了。提起搬迁,他媳妇杨文国就夸不绝口。  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jpg

 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蒋杨满家全家6口人,响应政策搬迁到了旧城集镇,入住一幢120㎡的小楼。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过去,蒋杨满家住在离旧城集镇18公里的凹子寨组,交通极为不便,乡村水泥硬化路是2014年修通的,但村委会到凹子寨组的3公里路却一直是一条狭窄泥泞的防火通道,晴通雨阻,家里要上街卖点核桃、魔芋等山货,置办点油盐、米粮等,只能靠骑摩托车出行。原来的芭蕉林小学在离家3公里的村委会旁,每天来回接送娃娃很麻烦,需要专门安排一个劳动力去“陪读”。  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jpg

 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搬下来,走路不沾泥、不沾水,家里新买了一辆电动车,专门用来接送娃娃。买药挨着药店,打针挨着卫生室、卫生院。买盐买米、买肉买菜,几步路就到了。”蒋杨满的老婆杨文国说房子问题、孩子问题都解决了,年轻人外出务工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心的在外头苦钱了。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蒋杨满的儿子和儿媳“疫情”一过就双双跑到了福建省莆田市的鞋厂去打工,每人每月3千多元,蒋杨满则在旧城坝子附近打零工,每月也能挣个2千来元,妻子就负责照看孙子、孙女,一家人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3.jpg

 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据了解, 旧城乡芭蕉林村共有320户1441人,从2002年到2020年十多年时间,已搬迁304户1370人。其中,凹子寨和小中山小组还实现了整组搬迁。  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4.jpg

 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芭蕉林村的阿筛哥勤脚快手,被大家选成了村民小组长。由于父、母都上了年纪,年老多病的伯父和叔叔终生未婚、无儿无女,伯父和叔叔虽然已纳入了特困供养人员,但是赡养父母叔伯4人的重任还是压得阿筛哥喘不过气来。2017年底,阿筛哥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时光一晃再晃,阿筛哥33岁了还没有讨得媳妇,这可急坏了老人家。恰巧,扶贫干部来家宣讲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全家合计后决定搬到旧城集镇新居。  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5.jpg

 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过去在山头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阿筛哥说,之前雨季天到山上拾菌子、摘木耳,冬季养蜜蜂,白天到山林里放牛羊,夜晚围在火塘边沽酒茶。搬迁到坝子后,靠热吃热,靠河吃河,还有就是靠自己。靠着自己就近打零工或外出务工贴补家用,利用热区农作物一年三熟的有利条件以及龙坎河流经田地的灌溉优势,种植冬早蔬菜。  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6.jpg

 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人比人、刺激人、鼓舞人。”阿筛哥说,芭蕉林原来的搬迁户个个都是好样的,看到隔壁张家买了冰箱,我家买的肉和菜,也会去借冰一下,一来二去,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怎么办呢,我家就得赶紧苦钱,也买一台。看到李家建了太阳能洗澡间,我家也会去借洗上两回,洗来洗去,自己也觉得不好意思了,怎么办呢,我家就得赶紧苦钱,也建一座。看到杨家把刚搬迁下来时候的砖木瓦房推倒,新建了砖混结构的小别墅,怎么办呢,我家就得赶紧苦钱,修建更好的新房。我们家这一轮搬迁政策就更好了,一家一院,有天有地,吃处、住处、洗澡处样样有,自己家就只出了1万元钱。  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7.jpg

 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搬迁到新居后,筛哥的姻缘也来了,不仅如愿以偿娶得娇妻,还连得二女,一家人生活过得甜蜜蜜的、美滋滋的。(郑云波)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眀222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