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施甸

旧貌新颜,一条通向未来的坦途 ​——云南中烟助力脱贫攻坚专题报道之三

发布时间: 05-27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摆榔乡大中村易地扶贫搬迁“得埃乌”安置点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木老元乡布朗族孩子搬进新校园后用画笔祝福祖国 返乡创业的布朗族大学生张海彪和妻子李凤云 木老元乡中烟教育园区——木老元乡民族学校新校园全景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群山环抱,沟通阡陌。初夏,汽车行驶在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和摆榔乡的布朗山寨乡村公路上,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铺展开来。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曾是布朗山寨的真实写照。5年来,在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倾情帮扶下,布朗山寨旧貌焕新颜,一条条通村畅乡的水泥路犹如白色缎带蜿蜒在群山间,唤醒了隐藏山间的沉睡村落,美了颜值,富了产业,惠了百姓。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未来之路——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从羊肠小道到纵横阡陌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从施甸县城出发,车辆在山间盘旋一个多小时后,就到达了木老元乡政府所在地。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站在位于集镇安置点的吾巴拓放眼望去,一条长达10.8公里的水泥路翻山越岭,平整畅行,把集镇与大地村连通。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以前到对面山头的大地村需要翻过山顶,路程是现在的两倍多,得耗时70分钟。”木老元村党总支书记李有贵介绍,现在从新修的这条路过去只需要20分钟,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车辆进不来,猪羊销售难。”这曾是布朗山寨的真实写照,就连连接村寨之间的道路也只是羊肠小道。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今年48岁的李有贵清楚地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期,木老元乡没有通公路,为了给乡里架设电线,他们不得不到距离乡政府10多公里的羊场去抬电杆、架设电线。李有贵回忆,虽然有了电线,但干旱季节经常会停电。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97年,木老元乡修通了与外界连接的公路,但交通不便的落后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那个年代,布朗族人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以狩猎为生,经常吃不饱肚子。为改变现状,李有贵在村里带头发展辣椒种植,第一年,由于价格高,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第二年我扩大种植面积,但由于路不通,辣椒运不出去,大部分烂在了地里。”李有贵回忆说。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要想富,先修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当时还是木老元村下木老元村民小组组长的李有贵动员大家修路,一家一段,硬是修通了连接小组到乡政府的道路。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15年,云南中烟帮扶施甸县实施布朗族整族帮扶项目启动,布朗山寨迎来了春天。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5年来,云南中烟在木老元乡、摆榔乡投入基础设施工程资金2.13亿元,实施村组道路22条,村组道路里程达90多公里。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一条路可以改变一个村庄,一条路能够带动一个产业,一条路也能致富一方百姓。5月17日,“青山为证 不胜不归——聚焦云南中烟助力脱贫攻坚”大型采访团来到木老元乡采访,只见四通八达的水泥路连通着县与乡、乡与乡、村与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带动了产业发展。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初夏的布朗山寨,从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到平整宽阔的柏油路;从出行“基本靠双脚”到现在的“抬脚上车”;从曾经的交通闭塞、偏远落后到如今的畅通无阻——道路的畅通,疏通了脱贫奔小康的“毛细血管”,为群众打开致富的“山门”。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夜幕降临,布朗山寨的太阳能路灯犹如繁星点点。如今,木老元乡和摆榔乡广播电视网络全覆盖率达100%,不仅行政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还开通了电子商务服务站。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生态之路——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从刀耕火种到守护青山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木老元乡和摆榔乡的布朗族群众曾一度过着刀耕火种、狩猎的生活,许多村庄被“挂”在海拔700米至2300米的半山腰上。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一年到头,我们家家户户的火塘是不熄灭的。”摆榔乡尖山村村民阿学祥向我们介绍,由于山高气温低,布朗族祖祖辈辈养成了烤火的习惯。为保障雨季有柴烧,家家户户得在冬季大量砍伐树木,生态环境一度遭到破坏。随着生活水平和农网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这样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15年云南中烟对口帮扶施甸后,实施了安居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5年来先后投入1.88亿元提升生态环境。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眼下,走进布朗山寨,巍巍群山叠翠,村民安居乐业。“我们实施了安居工程,让布朗族群众搬进新家园住进新房子。”木老元乡党委副书记杨志诚介绍,搬迁让布朗族群众告别了火塘,守住了绿水青山。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这几天,天空放晴,森林防火等级偏高,48岁的木老元村水沟脚村民小组护林员阿新怀心里有些不安,他每天11时就开始巡山。“我们巡山的同时,要向群众宣传防火知识和野生动物保护知识。”阿新怀负责守护的山林有500多亩,他每个月至少要巡护22天时间。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守护好山林的同时,布朗族群众大力发展林果经济,种植了核桃、软籽石榴、沃柑等。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地处四大山腹地的木老元乡,立体气候明显。“我们重点打好‘绿色生态’和‘民族文化’两张牌,念好一部‘山字经。”杨志诚表示,全乡将围绕“山下果蔬牛,山上药材羊”实施产业布局。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5年来,在云南中烟的帮扶下,与木老元乡毗邻的摆榔乡,围绕建设“一个生态旅游圈、二大产业支柱、三大产业分区”脱贫战略,依托中业农业全面推进苹果、蓝莓、软籽石榴两个核心基地和三个示范基地建设。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饮水之路——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从竹筒背水到自来水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哗哗哗……”临近中午,吾巴拓布朗族村村民李玉凤准备做饭。一拧开水龙头,干净清澈的自来水便流淌而出。今年78岁的她告诉我们:“我们小时候要用竹筒去背水,一走就是一两公里。”“背水艰难是小事,还会遇到水源点水量不够的时候。”李玉凤说,她记忆里,小时候家人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背水。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为了能喝上水,布朗族群众各自到深山里寻找水源,近一点的水源要走一两公里山路,远一点的则要走三四公里。遇到干旱季节,水源点的水枯竭了,只能吃雨季水塘里的。“一年一人吃下十个土基。”这是木老元流传着的一句话。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直到20世纪90年代,布朗山寨修通水渠引来山泉水,寨子里也挖了水井,村民们才告别了背水挑水的历史。2000年,布朗山寨架设了水管,引来了安全之水。2013年,实施了人饮项目,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保障问题,木老元乡和摆榔乡农村饮水自来水通水率为100%,水质合格率为100%。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现在我们下木老元村民小组还有4个水井遗址呢。”李玉凤高兴地说,现在大家用水都不用愁了,水质好,做出来的饭都更香了。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5年来,云南中烟在木老元乡和摆榔乡实施水利项目25个,架设管道80多公里。从“喝水难”到“有水喝”,从“有水喝”到“喝好水”,一处处饮水工程不断在布朗山寨铺开。如今,布朗山寨建起了自来水厂,喝上了放心水,水利工程设施逐渐得到完善。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梦想之路——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从“放牛郎”到“读书郎”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崇山峻岭之间,一栋既有现代气息又有当地民族特色的高大楼房,依山傍水拔地而起。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从上往下俯瞰,楼房的总体外观仿佛是一本打开的书,又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寄托着布朗儿女步入知识阶梯,飞出大山走向世界的梦想。楼房建筑风格突出少数民族建筑特点,外观主体颜色以土黄色和棕色为基调,从颜色主体元素上寓意了少数民族稳重、朴实、勤劳、助人的品质——这就是木老元乡中烟教育园区——木老元乡民族学校。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这里原来是一片坡地。”普向忠校长介绍,以前木老元乡有15所学校,教学点分散,其中“一校一师”就有8所,有的学校只有零星几个孩子,所有年级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好的老师留不下来,教育质量提不起来,孩子辍学率较高。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15年,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省里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施整族帮扶的背景下,云南中烟集团公司帮扶新建了如今的民族学校。学校总投资4660多万元,校园占地面积44884.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1920平方米,完成新建校舍12104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面积6947.72平方米,绿化面积2413.4平方米。该校于2015年10月开始兴建,2018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教育园区撤并了原中心学校、民族中学、龙潭小学、哈寨小学、大地小学,是九年一贯制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改变了过去校点分散、教育成本大、上学难的问题,学生的吃、住、学环境明显改变,校园广播系统及监控设备做到校园全覆盖,多媒体设备实现了班班通,实现了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享有公平的教育资源。”木老元乡中心学校校长朱有瑾说。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不怕眼前山高,只怕心中没路。”走进校园,几个大字尤为醒目。下午4时,正值大课间活动,同学们踏着韵律“打歌”、对着画板画画、放开歌喉开唱、收腹挺胸练舞……欢笑声、乐器声、歌声,在群山间回荡。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我喜欢这个学校,校园环境好,学习氛围浓,还有实验室、图书馆、兴趣班,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本领,也喜欢上了学习。”五年级2班的李白青刚上完音乐兴趣课,她说自己从小喜欢唱歌,来到这里有了专业的教室、专业的老师,一定会珍惜学习机会。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木老元乡龙潭村麻场小组杨巍从木老元乡民族学校毕业考入云南财经大学,他永远也忘不了乡干部和云南中烟扶贫队员一行人给他送来通知书时的场景。3年前,得知高考分数的杨巍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考上大学了,担忧的是家里收入微薄,学费不知从何而来……正当全家一筹莫展时,乡干部和云南中烟扶贫队员来到他家,送来了“大学生光荣之家”的牌匾和1.5万元助学补助。后顾之忧解除了,除了“谢谢”,全家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只一个劲地致谢。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云南中烟的帮扶下,木老元乡出台了《木老元乡教育扶贫助学奖励实施方案》,对中小学、大学生、高中生、及职业中专生进行补助,2016年至2019年累计补助了398户422人次,补助资金合计142.017万元。对全乡考上大学、高中及成绩优异的中小学生进行奖励,奖金从几百元至1万多元不等。同时,为考上大学的家庭挂上“大学生光荣之家”的牌子并送上教育帮扶资金。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教育扶贫,让“放牛郎”变成“读书郎”,布朗山乡尊师重教、读书光荣的氛围浓郁了起来。2014年,该乡每年考上大学2至3人,目前有在校大学生12人;2019年,考上大学19人,在校大学生有89人。全乡上下形成尊重教师、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好风尚。(云南日报记者 杨艳鹏 李建国 浦美玲 党晓培/文 陈飞 普建彬/图)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眀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