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最关情
——龙陵县镇安镇基层社会治理走笔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仲夏时节,记者在龙陵县镇安镇采访时问及群众近年来的生活变化,当地百姓最多最响亮的回答是:“办事方便多了,干部为百姓办事板扎了。”为何?“这是因为镇安镇实施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3456’工作法,架起干群‘连心桥’,群众得到了实惠。”大家都对如今镇里的社会治理工作赞不绝口。
工作干得好不好,百姓最有发言权。“过去我们有事找干部,现在是干部主动找我们!我们的事,干部记在本子上,我们的困难,干部挂在心上,现在的干部工作作风扎实了。 6月初,我家的6亩烤烟有几畦患了炭疽病,我打通了民情联系卡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杨家相的电话,他就帮请来了驻村技术员到烟地传授防治技术,控制了病情,烤烟长势不错。”镇北社区村民赵双维在接受采访时说。
近年来,镇安镇在基层社会治理中从建立长效机制出发,打造服务保障体系,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社区)自治、法治、德治建设新局面。镇党委书记赵孝磊坦言:基层社会治理不是一件事一件事地“救火”,而是每件事都有顺畅的解决机制,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基层治理新模式,确保村(社区)治理关系更加协调、秩序更加规范、风尚更加文明,为推动“平安镇安”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针对社会治理内容繁杂、涉及面广、实际工作中机制不顺、干部静不下心、沉不下去等问题,按照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具体化,具体工作责任化,责任工作精细化思路,制定了“3456”工作法,形成党员干部人人肩上有指标,个个身上有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不落实就问责的责任机制,出现了群众有困难,党员干部来排解的新气象。
工作中,该镇深谋远虑制定家庭风险、遗留风险和新增风险三个风险明目标。家庭风险即采用有邻里纠纷(尚未化解)、有家庭矛盾、有吸毒人员(强制戒毒期间除外)等10指标,筛选出家庭风险,并将其分为高、中、低3个风险等级;遗留风险即辖区内因历史原因造成的涉及土地、产权、纠纷等尚未解决,且存在对辖区安全稳定造成影响的遗留隐患问题,将排查出的遗留问题分为高、中、低3个风险等级;新增风险即在各项工作开展及政策执行过程中,可能引发或造成的影响社会安全稳定及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伤害的问题,也将其分为高、中、低3个风险等级。每季度评估一次,实行动态管理,新排查出来的风险按时填报包保,风险消除的及时退出销号。
严格认真落实风险包保责任,按照“小组摸排、村(社区)审核、乡镇评估、包保稳控”的程序进行风险评估,按风险等级分别制定包保措施,明确镇、村(社区)、组三级包保责任人,对重点场所和重点单位加强智能化监测,对吸毒人员、精神病人、弱势群体“三重人员”进行重点包保,有效做到维护稳定、降低风险、服务民生。
在责任明确的基础上,筑牢四级网格筑堡垒,建制村(社区)为一级网格,由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网格长;自然村为二级网格,设网格长145人,由村(社区)“两委”、监委或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村民小组为三级网格,设网格长、网格监督员256人,由驻村工作队员和村民小组长担任网格长(员);每3至5户为四级网格,明确1人为网格员(负责人),全镇有网格员3000余人。
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巾帼宣传队、青年服务队等五支队伍保一方平安。每个党支部成立一支先锋队;由镇妇联牵头,每个村(社区)组建一支15人以上的巾帼宣传队,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由镇团委牵头,每村(社区)组建1支20人以上的青年服务队;“三老”调解队,发挥“新乡贤”的作用,每村(社区)组建一支30人由老干部、老党员、老军人等组成的,民事纠纷调解队伍;组建治安巡逻队,每个村(社区)组建一支30人以上由村干部任队长的治安巡逻队。采用六个体系保障制度实施,制定了村规民约,建立制度体系;成立群众议事会,建立决策体系;成立乡贤参事会,建立协商体系;成立代表监事会,建立监督体系;成立法制驿站,建立服务体系;成立道德讲堂,建立宣讲体系。
同时,该镇党委还结合主题教育,提出了为民谋事、依法办事、破解难事、团结干事、干净干事的“五事”乡村组干部标准,开展“五事五问”行动,党员干部对照为民谋事问初心、对照依法办事问方法、对照破解难事问业绩、对照团结共事问合作、对照干净干事问廉洁,有效激励党员干部铆足干劲、担当实干,扎扎实实为群众办事。今年初以来,全镇为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216个,调处民事纠纷1100余件,办实事好事1470余件(次),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融洽了党群干群感情,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把基层社会治理落到实处。(雷华)
责编:刘自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