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守好茶叶“活化石”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我们主要限制采摘、禁止采伐、禁止移植等措施,目的就是要让古茶树为永续利用。”在昌宁县温泉镇联席村破石头村民小组的古茶树群落旁边,联席村党总支书记李国先正在那里,与几位茶农聊着。
李国先介绍,联席村古茶树资源丰富,共有野生型的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1.37万株。随着古树茶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古茶树价格一路上涨,许多古茶树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破坏,特别是部分茶农为了眼前利益,出现了过度采摘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村两委专门制定了古茶树保护措施,加强对茶农的培训和指导力度,只采摘一季春茶成为了习惯,架梯子、搭架子采茶减少对茶树的伤害成为了共识,所有的古茶树得到了最有效的保护。
按照相关标准,古茶树是指分布于天然林中的野生古茶树及其群落,半驯化的人工栽培型野生茶树和人工栽培的百年以上的古茶园中的茶树。古茶树是重要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古茶树、古茶园是研究茶树起源、利用和茶经济、茶文化发展的“活化石”。
昌宁县古茶树资源丰富,全县百年以上古茶树分布面积3.8万亩,总数20余万株,品种有野生型的大理茶种,有栽培型普洱茶种,也有两者自然杂交后代的过渡类型。近年来,昌宁县始终把保护好古茶树资源作为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对古茶对进行保护,为千年茶乡留下充分的“证据”,也为茶叶的研究保留完好的样本。
在保护中,昌宁县先后于2013年至2015年,对古茶树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定位,掌握古茶树资源的底数,为针对性地进行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为切实加强对古茶树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昌宁县组建成立了古树茶保护与开发协会,受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委托,开展古树茶保护、生产、科研和流通服务。同时,引进科研团队参加古茶树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各有关乡镇、古茶区村、组相继成立了一批古树茶专业合作社、古树茶厂,充分发挥龙头的作用,通过收购加工的严格标准,带动茶农实实在在地增收致富,加强对古茶树保护的引导,进一步提升茶农的保护意识。
昌宁县邀请相关部门专家,制定了《昌宁古茶树保护技术规程》,确保古茶树保护和开发有据可循。同时,有古茶树的村组将古茶树保护措施纳入《村规民约》条款,依靠村民自治对古茶树资源进行保护管理。发挥企业、民间组织力量,分别对古茶树实行挂牌保护、认养保护等工作,不断加强对现有古茶树资源的多形式保护利用工作。
主管部门和古树茶保护与开发协会相互配合,每年组织开展古茶树保护技术培训,并组织企业、茶农到凤庆、双江、澜沧、勐海等县区考察学习古茶树保护经验。同时,在县职业技术学校组建成立昌宁县古树茶保护与开发培训基地,对青年学生进行古茶树保护培训。
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解决保护的资金难题。几年来,先后争取到昌宁古茶园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项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帮扶西南贫困山区茶农示范项目等项目资金支持,实施了重点古茶树群落保护示范和抢救性工程。
把古茶树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作为全域旅游发展重点,将漭水镇茶山河古茶树群和黄家寨古茶树群、温泉镇联席古茶树群、田园镇石佛山古茶树群等有代表性的古茶树群落纳入以旅游规划,作为重点旅游景点打造,修建了一些观光步道、观景台和护栏,基础设施有所改善,探访旅游者络绎不绝。
(吴再忠)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