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阿干村的片片石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阿干村是我们的扶贫挂钩村,位于昌宁县耈街苗族彝族自治乡澜沧江东岸。
沿澜沧江顺江而下转三个弯,东岸有个村叫阿水村,阿水村少水,常年土干地干难稼穑,阿水的先民们有个美好的愿望,希望水多一点,所以起名“阿水村”。而阿干村多水,常有山体滑坡、泥石流,阿干的先民们也有个美好的愿望,希望干一点,所以起名“阿干村”。
然而愿望归愿望,时光荏苒,斗转星移,阿干仍然多水,水患不断,阿水仍然无水,干旱连年。
初入阿干,青青荞麦中,古朴的石片房直奔眼底而来。片片石垒集成墙,遮风;片片石连片成瓦,挡雨;五块一组围成池子,蓄水;百块一堆搭石为梯,助你向上。玄褐色的片片石,早已融入春种秋收中,融入悲欢离合里。
盘古开天,混沌又洪荒。
万物造化,正道是沧桑。
数亿年前,阿干这方土地沉于深深的海底,冰冷,压抑,暗无天日,岂料天地轮回,沧海桑田,在一次次熔岩滚烫的流动中,在一年年板块抬升的碰撞里,阿干长成了云贵高原上的一座山,山中挖出的片片石,不切割而规整,不打磨而光滑,臆想着:盘古开天辟地时,用的是大斧头,是否还有一把刀,把岩石精心切割成这片片石?
亿年修行,终究片片凡心。
万年等候,嫁入烟火人家。
片片石卸下来自海洋的光环,褪去来自亘古的荣耀,进入寻常百姓家,或为墙或为瓦,或为池或为梯,以玄褐色的容颜面对黝黑的脸庞、古铜色的肌肤、多茧粗糙的双手、皲裂的赤脚,这亘古不变的风景,在男耕女织的岁月里流淌,在打歌跳脚的旋律中歌唱,在热酒火把节的狂欢季江湖相忘。
一支竹笛,被彝族阿哥吹响高山、吹响山乡、吹响澜沧江,一根绣花针,被苗族阿妹绣出图腾、绣出生活、绣出新希望,当一排排别墅在片石房前面疯长,当一条条硬化的村组道路进村入户,当一个个合作社在产业扶贫中茁壮,片片石,以及片片石建造的片石房,只留作永久的念想,不时回望。
文/马强 图/吴再忠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