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民主协商在基层闪光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奋力推进保山高质量跨越发展
“小区街道切掉了家家户户门口的斜坡,现在既平整又美观,还不堵车了……”家住腾冲市腾越镇文星社区的吴绍福说,“社区的街道路面改造提升工程是真正的民心工程,为我们解决了实际困难。”
腾越镇文星社区是腾冲市“协商在基层”首批试点之一。此前,因为家家户户在门口设置了斜坡以便入户,导致原本5米宽的街道变得很窄,经常堵车,给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居民非常珍惜这次改造的机会,前期参与修改方案,施工中献计献策。”社区居委会主任杨祖宝说,社区建立起“协商议事会”机制后,居民代表、居委、政协委员等相关人员先后进行了四次民主协商,小到家门口的斜坡切掉几厘米,大到地下排水管道怎么改,居民对改造事项提出异议就开会商量,讨论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事无巨细。
像这样的协商会,切口小破题大。它把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起来,切实有效地解决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末梢问题。今年5月,通过充分的走访调研,腾冲市政协将腾越镇、固东镇、新华乡及文星社区、玉壁社区、小甸社区、江东社区等7个村(社区)作为“协商在基层”工作试点,解决群众公共难题,推进社会治理民主化。
腾冲市政协党组班子成员和委室主任采取挂乡包村的方式分别挂包3个乡镇7个试点村(社区),254名政协委员全部下沉到基层,实现双向发力。依托原有的协商、议事、调解等平台,统一建立“协商在基层”协商议事室,居民可以直接联系社区的政协委员反映问题,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信息线索。同时,坚持“不调研不协商”的原则,组织委员围绕协商议题,深入一线查实情、深入群众听民声。其间,根据协商议题和内容,市级组建“专家库”、试点乡镇组建“人才库”、试点村(社区)组建“能人库”作为人才支撑。在各试点村(社区),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任村社协商议事会议第一召集人,充分发挥试点乡(镇)、村(社区)党组织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通过这些形式,政协委员一方面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会议精神传达给群众,在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最大限度凝心聚力。另一方面切实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基层协商中提出的一些事关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共性问题反映给党委政府,从而汇聚民智、凝聚共识,促进党政决策更加科学民主。
猴桥镇猴桥社区与缅甸接壤,是一个典型的傈僳族聚居的边境村寨。6月23日,社区围绕如何整治人居环境的问题第一次召开了协商议事会。通过协商,社区就垃圾清运、增设果皮箱、最美庭院评比、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四项议题达成了共识。
长期以来,由于当地民族的生活习惯,他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并不高,所以爱护村庄环境的意识并不强烈。事由虽小,却一定程度延缓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推行协商议事制度,很大程度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参与到乡村建设里来,对带动乡风文明作用很明显”。猴桥镇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组组长金升贤说。
腾冲市政协始终坚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工作理念开展广泛协商,针对不同渠道、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特点,注重结合各自实际,在基层协商民主的规范性、操作性、针对性上下功夫,合理确定协商内容,规范协商程序,激发人民群众的协商需求,促进群众主动、有序参与,并最终达成协商共识。各试点村(社区)将涉及所辖区域公共利益的重要事项、关乎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等纳入协商范畴,使协商民主真正走进基层、贴近群众。
截至目前,7个“协商在基层”试点社区已全部召开第一次协商议事会议,有的村(社区)甚至已经召开了三、四次,一批涉及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充分协商。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由“做群众工作”到“群众做工作”的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只有协商成果落到实处,才能及时化解矛盾,激发基层社会活力,真正体现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各试点村(社区)在形成议事决议后,将协商结果通过村(社区)务公开栏、村(社区)微信平台等渠道,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会议决议等形式进行公示。同时,按照“谁负责、谁执行”“谁受益、谁监督”的原则,将任务分解到人,明确工作要求和完成期限,邀请议事会成员全程参与、跟踪、监督协商结果落实,有力推动了协商民主成果的转化落实。
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腾冲市各试点村(社区)共征集议题8件,目前已协商落实8件,有效解决了土地流转、村集体经济发展、村社道路硬化、物业管理等方面与基层群众休戚相关的问题。
“协商过程是凝聚共识和汇聚力量的过程,大家都是村庄建设发展的参与者、见证人。”腾冲市政协主席杨存宝说,“协商在基层”搭建起了村民自治的平台,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实现了把问题反映在基层、协商在基层、解决在基层。(解宏伟)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