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论】农家乐餐桌也有“供给侧”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几天前,笔者和几位朋友到龙山镇一家农家乐品尝了一桌地道的农家饭菜,旱稻(地谷)糙米饭、荞麦面馃、山茅野菜、土鸡煲蘑菇……令人赏心悦目,大快朵颐。
农家乐老板介绍:“农家乐的生态饭菜要做到既‘养眼’又‘养胃’,才能吸引回头客,赚得到钞票。”别看旱稻米饭吃起来没有普通米饭香,但它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由于含糖量低,是很好的保健食品;而荞麦制品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看好,在市场上很抢手。但这两种作物因产量较低,种植规模小,产品市场价格也比较高。
农家乐餐桌有商机,每一道饭菜背后都有一个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故事。笔者略举两例。龙山镇杨梅山村距县城5公里,有水泥公路相连。域内山高林密,山溪流淌,适宜多种植物生长,且有始建于清嘉庆年间的天乙寺,游客不断。村民们瞄准旅游餐桌和游客小汽车的后备厢,大力发展无公害野生蔬菜和林间生态养殖业,全村有300余户村民建起了野生蔬菜园,种植香椿、椿头苞、刷把菜、香菜等1000余亩,在林间放养了土鸡、旱鸭、黄山羊、毛驴、肉牛等,让城里人到这里有景可览,有物可购,村民也有了可观的收入。
素有“龙陵小香格里拉”之称的象达镇勐蚌村,近几年来,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为抓手,以经营村庄的理念,积极推进农村变景区、田园变景点、农业变商业,将风情和文化融入“山、水、村”中,将农村的美丽“姿”本转化为生产经营的资本,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先后引进3户龙头企业种植车厘子1500亩,建成年产虹鳟鱼150吨的养殖场1个、存栏栗果猪300余头的养殖场1个,种植荞麦1200余亩、旱稻300余亩,建成农家乐5家、农家旅馆(民宿)12户,开通了域内的万亩天然牧场、万亩杜鹃花、勐蚌湿地等10多个景区(点)的游路,培养了“草根导游”12人,成为广大游客的“打卡”地。种下的果树既是生态林,又是经济林,既是景观树,又是摇钱树,让群众脱了贫、致了富。
广大农民积极应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带来的新变局。减少低端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把规模效益型农业和特色产业,用更绿色高效的生产,提供更能满足消费需求的产品,同时让生产经营者获取更稳定的收益?农民朋友们应以市场为导向,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才鼓得起钱袋子。
从农家乐餐桌看供给侧结构改革之变,农业供给侧改革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如何引导和扶持。
最后,要特别提醒消费者,切莫只看到餐桌上的“商机”,还要看到餐桌上的辛苦,学会珍惜,懂得珍惜。(雷华)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