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回首,已是沧海桑田——西双版纳州拉祜族山寨曼班三队的脱贫故事(上)
来源: 云南网 阅读:
10月27日上午,曼班三队。
灿烂的阳光下,17栋风格统一的干栏式民居依山势错落排列,在青山之间格外醒目。寨子里,干净的水泥路旁有鲜花开得正艳,一群拉祜族妇女有说有笑地坐在树荫下剥着茶籽,几个孩子在跑来跑去嬉戏……
曼班三队,是“直过民族”拉祜族聚居的寨子,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布朗山乡曼囡村委会。2008年以前,这里还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地方,村民过着久居山林、与世隔绝,不识文字、不明出身的日子。十年回首,已是沧海桑田。如今,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以物换物到网上购物
正午时分,曼班三队村民小组长扎培正在家里网上购物。“买的东西一般5至6天能收到,快递公司送到村委会,骑摩托下去拿大约需要20分钟。”他边说边给记者看手机,展示在网上买、卖过的东西。
说话间,去山里干活的扎培父亲回家了,神情木然、对人不理不睬。“我爹60多岁了,他们这辈人都这样。”扎培说,“以前他们躲在山里,生活靠挖一些野菜、芭蕉花,到别的村寨去换米、盐巴和辣椒。”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2009年。“这几年,我跟着罗队长学会了科学种茶,还受过大益茶场的初茶加工培训,打算在村里办一个茶厂,把大家的茶叶收起来统一加工好再卖出去,可以多卖些钱。”扎培打算,明年去学开车,等攒够了钱也买辆汽车。
村民扎牙家楼下摆着两辆摩托车。“老婆也要骑摩托,就又买了个大的。”扎牙笑着说。“家里有存款吗?”“没有。”“今年卖春茶的钱都花光了吧?”“还有3000多元存款呢!”记者和扎牙的问答引起了村民的哄笑。的确,学校老师说过,扎牙女儿那过的生活费早就交齐了。
“拉祜、拉祜、拉祜哟,快乐拉祜哟……”寨子里小广场上,勐海县民族文化工作队员王正明正带着村民排练歌舞。王正明说,今年9月,她们到县里参加民族团结宣传月的表演,还去了KTV。“原来不会说汉话,也不会唱歌,现在大家可以一起唱,高兴。”参加排练的村民娜拉笑着说。
像扎培、扎牙、娜拉一样,曼班三队的村民告别了过去以物换物的交易方式,有了商品意识;曾经胆怯、敏感的性格渐渐淡去,有了阳光、自信。被曼班三队的人亲切称为“罗队长”的驻村扶贫工作组组长罗志华清楚地记得,2015年全村仅1户有按键手机,现在有15户用智能手机,年轻人都会上网、聊微信、能网购。5年来,寨子里有524人次走出去开眼界、见世面……村民们从不闻身外事到现在会看新闻、有想法、肯干事了。
从见人就躲到想上大学
小伙子扎瓦是曼班三队现在仅有的三名职高生之一,身材高挑、西装笔挺,咧嘴一笑、帅气十足。此时的扎瓦,与一张12年前照片上的他判若两人。照片中,坐在木板上的扎瓦衣衫破旧,双眼无光。短短几年,扎瓦识了字,见了世面,对自己的形象有了要求。“我学的是机修专业,毕业后想到景洪或勐海打工。”扎瓦说。
村民们眼神、表情到衣着、行为的变化,折射出曼班三队沧海桑田的巨变,而这些,凝聚了太多人的心血。
带着“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信念和决心,各级党委、政府和驻村扶贫工作组投入到这场漫长的持久战中。帮扶单位和工作组从培训普通话、组织看新闻,到带着大家走出去,千方百计教村民学汉字、认数字、拓眼界;从教会大家洗手洗衣服、洗澡叠被子,到明白孩子要上学、生病要就医,一点点教授、一天天陪伴。“为了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我们实行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鼓励机制,激励村民保持勤劳、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罗志华说。
“上大学。”12岁的小姑娘那提在曼囡小学上五年级,被问及有什么梦想时,她毫不迟疑地回答。可就在5年前,她还“不知学校为何物”,老师为了让她上学,要一大早“抓”她起床,“哄”进课堂,“防”着逃跑,跑了连夜再“追”回来。
还有村民扎雨,因为父母吸毒,小时候曾在外面的村寨流浪。实施精准扶贫后,在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扎雨从一个居无定所的流浪者转变为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的人,自己种了15亩茶树,每天悉心照料……
看见人就躲、用手抓饭吃、生病不就医、孩子不上学……曼班三队村民曾经的这些过往,已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被封存在历史长河中。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在改变、在行动、在用心谋划未来。
从靠救济到年入7万
茶山上,村民娜四正在茶地里翻地、培土,丈夫扎药拿着电动割草机清理杂草。
今年31岁的娜四,曾是曼班三队唯一的女猎人。“以前不懂(种植)技术,粮食种下去就随它长,有时野草长得比谷子还高,来年能收获多少全凭运气。”娜四回忆,以前家里种的谷子只够吃小半年,剩下的大半年只能靠政府发救济粮或者进山打猎。
“工作组来了以后,带着我们种茶叶、种水稻、种玉米,还教我们养猪、养鸡。”娜四说,家里如今有30亩茶、8亩水稻、4亩玉米,去年有7万元的收入。
和娜四一样,村支书扎坎家从原来粮食基本靠救济,到去年水稻收成90袋(每袋40公斤),一年收粮够吃三年,尝到了科学种植的甜头。如今,村里人会使用农机,全村共有5辆三轮农用车、各类农用机械38台。扎坎说,今后要抓好村里的种植和养殖,让孩子们好好学习,将来走出去上大学,在城市里有份工作。
布朗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岩温香说,在曼班三队,村民原来的生活散漫、粗种薄收的生活生产方式已经彻底改变了,全村水稻亩产由曾经的260公斤增加到最高733公斤,居全乡之首。还发展了以茶叶和“小耳朵”猪为主,柑橘、芒果为辅的特色产业。茶叶从基本无收入到去年户均收入1164.7元,养猪近三年户均年收入4117.6元。
从与世隔绝到整村脱贫
多年前曾到过曼班三队的人们,从不同角度的回忆,撩开了曼班三队神秘的过往。
“最早有人到曼班三队原址定居,可追溯到1955年。”1965年至1969年曾作为工作队员驻扎在曼班三队的原勐海县卫生局干部李贵祥回忆说,最早有三户人家,慢慢自由聚集了十多户。“1970年,我第一次进曼班三队,是去帮村民分配秋粮,一名老工作队员带着我在密林中找了两天才找到这个寨子。”当年在邻村曼班二队当教师的刁俊芝说。
2003年,政府为改善曼班三队的生存条件,进行了第一次搬迁,但由于新址距离田地较远,村民又陆续返回了,且见到陌生人就远远躲避。2008年底,西双版纳公安边防支队的官兵带着生活物资进入曼班三队,时任支队长的陈俊说,当时村民住的是风雨飘摇的杈杈房,几乎不识字,说不出年龄,不知道时代;十四五岁就住到一起“结为夫妻”,没有结婚证、没有身份证……
2009年,曼班三队第二次搬迁,政府投资316.7万元,在原址对面的山坡上统一建盖了房屋,实现水电路“三通一平”。2015年开始,又陆续投入20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并因需、因村、因人加派驻村扶贫工作人员,全力扶贫、扶智、扶志,村民们终于一步步走出贫穷。2018年,曼班三队整村脱贫。
眼前美好和谐的乡村画卷,在几位回访村寨的老干部、老教师和边防军人的脑子里出现过千百回。如今,抚摸着村寨的一砖一瓦,如此遥远又如此真实。他们感叹:“曼班三队这么难都能做得好,还有什么贫困是不能战胜的。”
云南网记者 谭晶纯 浦美玲 戴振华 郑海燕 赵雨桐 陈飞 普建彬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