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古镇积极探索文旅融合产业发展新模式,形成政府、村民、企业、华侨多赢发展局面—— 保护风貌 浮现文化 和谐发展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和顺,我国西南极边之地的古镇,古代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600多年来,在边地文化、南亚文化、西方文化交融的过程中,和顺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文化、宗祠文化、民俗文化、华侨文化。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让和顺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
2003年,云南柏联和顺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和顺古镇的保护开发、建设运营、营销管理以来,公司在积极实践中探索出了“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的和顺模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2003年11月至2019年底,公司共上缴税收5558万元,提供就业岗位近400个;在企业的带动下,和顺村民开办餐馆160多家、民居旅馆460家、商铺260多家,有近3000名村民通过参与旅游文化产业实现逐步致富,形成了政府、村民、企业、华侨多赢的和谐发展局面。
多种魅力元素,展示古镇独特之美
位于腾冲市区西南4千米处的和顺,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边陲重镇。作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一代哲人艾思奇的故里,和顺是我国面向南亚的第一镇,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中印缅之间主要通过西南丝绸古道进行国际贸易、文化、外交、军事、宗教等活动交流,和顺是这条古道上的枢纽。
作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顺是火山环抱的田园风光、6000居民和谐生活的理想家园。和顺镇面积17.4平方千米,四面火山环绕,山上名木古树郁郁葱葱。大盈江穿越马蹄窝式的坝子,三合河绕村而过。湿地、龙潭、瀑布、峡谷,各类奇观皆有;茶花、荷花、桂花、梅花,四时鲜花不断。生活在这里的6000多居民,既是和顺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也是古镇亮丽的风景线,洗衣亭下捣衣的村妇、乡村图书馆里读书的农民,展现的是令人向往的田园牧歌生活,是无数现代都市人的梦想家园。
作为西南丝绸古道上的枢纽,和顺是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西南丝绸古道上最大的侨乡。和顺人世世代代从大山里出国闯荡,以马帮作为连接中、印、缅的主要交通工具,产生了翡翠大王、棉纱大王等一批雄商巨贾,形成了亦商亦儒的生存方式。和顺人世世代代从大山里出国闯荡,至今有1万多人侨居海外,是西南丝绸古道上最大的侨乡。
作为边地小镇,和顺是汉文化与南亚文化和西方文化交融的窗口。在这里,既可以领略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又可以欣赏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身影,还可以看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寸氏宗祠的南亚风格大门、艾思奇故居的欧式窗户、“弯楼子”民居的英国铁艺,都与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这样的云南古民居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洗衣亭、大月台、总大门等古建筑在全国古镇中独具特色。八大宗祠保存完好,佛、道、儒共生共存。六百年历史形成了大量的诗词、牌匾、对联、著作,养育了哲学家艾思奇、缅甸四朝国师尹蓉、教育家寸树声等一大批名人。
依托资源优势,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
六百年和顺保存了比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是和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近年来,柏联公司在保护风貌方面,不但致力于古镇建筑、民俗风貌的保护,还充分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科学统筹处理好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在景区开展了一系列水环境治理及景观提升改造工程,投资1亿多元实施了野鸭湖及陷河水环境治理、雨州亭综合治理等项目。以水环境治理为基础,打造了“水上印象”项目,增添了古镇“事农、赏荷、观鸟、荡舟”的田园野趣景观。
遵循文化与旅游融合的理念,新建了我国第一家由民间投资建成的反映滇缅抗战历史的博物馆。建成大马帮博物馆,以3000多件文物和近百幅老照片,让游客在“游玩”中更多了解西南丝绸古道的历史和“一带一路”的渊源。整合“一代哲人故里”“翡翠大王家乡”、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等优势资源,在已有和顺图书馆、艾思奇故居、翡翠大王故居弯楼子民居博物馆等基础上,新建了神马艺术馆、宗祠文化馆、皮影艺术馆、古法造纸馆等,充分彰显和顺特色文化。将和顺建筑文化“四和三顺”的特点在弯楼子民居博物馆中浮现出来,提炼总结出和顺宗祠文化“和与活”的特点,以丰富“文化和顺”的旅游内容。
遵循适度配套的原则,完成了和顺柏联SPA温泉酒店、和顺水上印象、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馆、西巷景观广场、和顺家风文化长廊、东巷景观荷塘等项目。为让景区商业设施彰显和顺文化的内涵,购买原腾冲巨商、富滇银行香港分行创始人张木欣藏书楼的老宅子建成了和顺人家酒楼,修缮清末腾越总兵张松林的老宅子建成了总兵府客栈,让腾越文化得以传承,对商业配套设施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
柏联集团以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探索古镇和谐发展的路子,无偿为全镇农业户口的6000多居民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承担部分、设立幼儿教育保障金、养老保障金、捐建柏联希望小学、在益群中学设立奖学金、奖教金等,每年出资400余万元,使小镇居民“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困有所帮”。
和顺模式,展现一个“活着”的古镇
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和顺模式不仅成为我国区域性旅游发展和文化富集地区旅游发展的经典案例,也为我国在古镇文化旅游产业开发中提供了借鉴和可推广的价值,首先是首创性,和顺古镇在开发保护中不仅保存了原来的自然风光、文化内涵,还保存了居民原本的生活方式、居住地域,向世人呈现的是一个“活着”的特色古镇。其次是实效性,和顺模式实现了将旅游文化产业中文化与旅游有机结合起来,与乡村振兴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第三是科学性,和顺模式较好地处理好了古镇开发中保护与发展、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公司和原居民、旅游和文化、公司和党委政府等之间的关系。第四是带动性,2019年和顺古镇累计接待游客超过7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9亿元,3000多村民通过从事旅游文化产业实现致富。
和顺模式实现了政府、村民、企业、华侨多赢的发展局面,得到了各级认可,多次获得国家及地方各级表彰,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国家环境优美乡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旅游先进集体”“十大最具影响力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荣誉和称号,旅游开发模式被人民日报、人民论坛评为“中国治理创新100佳经验”;和顺水碓社区获评全国第二批美丽宜居示范村,镇内柏联酒店被评为“中国顶级度假酒店”,柏联SPA温泉被誉为“亚洲第一温泉”。
辛 文 郅 坚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