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十三五”以来,昌宁坚持以“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打造一个中医药健康服务区,培育一批中医药特色乡村”为目标,全县中医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明显增强,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大幅度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基本实现了人人享有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更完善。全县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50个,能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141个,提供比例达94%。全县坚持以县级为龙头、乡镇为枢纽、村级为基础,建成全面覆盖城乡、服务功能完善、中医药特色明显、适应群众需求的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17年9月顺利通过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评审,2019年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2016—2018创建周期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县中医医院被确立为全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2018年县中医医院通过“二级甲等医院”等级复审,中医药特色专科、学科建设得到长足发展。2019年完成“王崇坚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搭建了基层名医直接服务患者的平台;2020年10月县中医医院通过了县级中医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省级评估验收。县人民医院规范设置中药房及中医门诊、中医痔瘘、中医康复三个专业科室,坚持中西并重,为百姓健康服务发挥更大作用;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成立中医妇儿科,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专业的中医诊疗及保健服务;100%的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馆,提供规范化的中医服务,100%的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均能够满足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更科学。全县中医药人员345人,占在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总人数的15.33%,中医执业(助理)医师70人,占全县医师总数13.4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医师占比达20%以上。全县乡村医生419人,能西会中202人,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积极倡导医疗技术人才传、帮、带,加速培养新一代医疗骨干人才和新一代学科带头人,按照两年为一周期,考核完成中医师带徒4对;以王崇坚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创建为契机,通过研习经典、临床跟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等方式,提高继承人中医理论水平、诊疗技能及临床水平,有效弥补了院校教育不适应目前中医临床需求、成长周期长的短板,探索出适合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好路子;获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荣誉称号1名,茶乡名中医2名,培养村级名中医1名。全县招收中医类别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26人,中医类别人才引进20名。举办中医类别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班6期,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培训班3期,选送乡村医生进修培训中医药服务600余人次,组织县级中医药服务师资队伍培训11次,参训人员培训达800余人次。
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更到位。县中医医院设立“治未病”中心、耉街中心卫生院设立治未病科,开展传统中医养生项目。县人民医院设立中医康复科,实现康复医学与中医药学相融合、集中医特色的康复医疗、训练指导、知识普及、康复护理、辅具服务等康复服务于一体。12乡镇卫生院能够规范开展8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124个村(社区)卫生室设立中医室,能够规范开展4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乡村医疗机构均能开展针灸、火罐、推拿、刮痧等适宜技术服务和中医诊断、治疗、康复等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十三五”期间将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对象由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月龄儿童扩展到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人群,截止2020年底全县老年人及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均达65%,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覆盖率达20%。县中医医院与昌宁县中心敬老院签订《医疗保障服务协议书》,主动承担县敬老院老人中医健康指导和救治。全县将中医药健康服务纳入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大力宣传中医养生治疗、保健、康复知识、理念,探索多种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形式,县中医医院积极开展中医健康产品研发,探索食疗、药疗、养生、预防、保健等中医药特色养生、养老服务模式。
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更深入。积极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中医药文化宣传,贯彻落实《中医药法》,推广实施中医药适宜技术,强化中医文化宣传,将中医药健康教育纳入基本公共卫生健康专栏。举办昌宁县首届弘扬中医药文化暨首届膏方节系列活动,多途径、多层次、多角度地宣传中医药健康知识,对营造全社会关注中医、支持中医、发展中医良好氛围起到积极作用;2019年县中医医院被列为第二批国家重点支持500家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与保障提升项目单位,通过11+3+X的建设模式,完成13个职能、13个临床、10个医技辅助科室建设,持续巩固提升中医骨伤科、针灸推拿科省级重点专科及内科老年病科、妇科市级重点专科建设成果;推进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的医疗共同体建设,与县域医共体成员单位之间搭建了集远程门诊、双向转诊、远程心电功能为一体的远程会诊网络门诊,为基层住院患者提供中医远程会诊服务。
中医药产业发展空间更开拓。积极利用现有温泉养生及中草药种植示范园开设旅游线路,鼓励在酒店、景区和旅游度假区等具备条件的场所内开设中医药机构,鼓励提供针灸、推拿、水疗要药膳等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结合天堂山湿地景点和绿源中药材种植庄园相接壤的优势,形成中药科技农业、名贵中药材种植、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结合的养生体验和观赏基地。2019年评审通过云南省“定制药园”1个,2020年3月全面启动全县中药资源野外普查工作,完成样地调查13个乡镇,采集1140个药用物种,压制个标本4558,收集重点中药材46种,调查栽培种植7种,民间中医药访谈10人,处方69个,为全县中药材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提供了依据,促进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本记)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