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做好“绿”文章 青山变金山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近年来,昌宁县在培育壮大绿色经济、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上,实现了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真正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入冬后,乡村进入农闲,而在昌宁县耈街乡土皮太村,彝族群众又投入到紧张的林下魔芋采挖工作中。土皮太村不断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破除产业发展瓶颈。今年,依托项目支撑,开始尝试在泡核桃林下种植魔芋和大红袍香花椒,发展林下试点产业,以此带动农民增收。“在泡核桃林下发展新产业,可以节约用地,反复增收。我们将持续扩大种植规模,拓宽销售渠道,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村有特色示范产业、户有增收致富产业’的良好局面。” 村党总支书记李德坤介绍,目前土皮太村已规划种植无刺大红袍香花椒400多亩、魔芋200多亩,部分魔芋已经开始投产。部分村民通过种植泡核桃、魔芋和花椒,三项绿色产业加在一起预计年收入可达3万元左右。
居住环境变好,家庭收入提高,对群众而言可谓一举两得。这正是昌宁县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治理、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结果。
作为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昌宁资源在山、特色在山、出路在山。多年来,昌宁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生态基础,正在加速快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坚持“生态兴、经济兴,生态强、经济强,生态活、经济活”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积极发展茶叶、泡核桃、坚果、野生菌、绿色蔬菜、中药材等绿色生态产业,走出了一条“绿色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广大群众也在绿水青山中得到了实惠,增加了收入。
如今,走进昌宁的城市乡村,开门见山、出门见绿已经成为新常态,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不再是梦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在这里实现了双赢。目前,全县生态产业基地达205.7万亩,农民人均生态产业面积达5.5亩。通过推行林果、林菌、林药等一体化发展模式,全县已建成水果基地10万亩、林药基地10万亩、林菌基地10万亩、生态旅游基地5万亩,2019年实现生态经济年总产值30亿元以上,农村常住居民增收4500元以上。在生态立县战略引领下,全县“产业培育生态化、生产生活生态化、经济发展生态化”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今年10月,昌宁县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称号。
杨 军 李德权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