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花开白雪香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夕阳,藤椅。苦荞茶,一个人。
这样的傍晚安静柔和,少了中午的繁忙和疲惫,人也变得安适。玻璃杯里清莹黄亮的苦荞茶,暖暖的、柔柔的,一如此时的心情。
轻饮一口,温润的感觉滑过嘴唇、流过喉咙,恍若把温情脉脉的余晖缓缓地咽进肚里,继而浸润了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不禁又想起了儿时收割苦荞的欢愉场景。
家里栽种苦荞的时日,约莫在我8、9岁的时候。后山有一块偏坡山地,播种苦荞时节,母亲精心耕种,随着粒粒种子亲吻大地,一株株希望也在相应的时日里发芽、长个、开花、结果。苦荞开花的时节特别美,绿色的叶片、红色的枝干、粉白的小花,像乡村恬淡的女子,着一身素净花衣。记忆中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粉白,绽放出山野清风中独一无二的、清丽素净的容颜,略显悠远寂寞却别有一番令人心旷神怡的韵味。微风吹来,就似一片绿色的海洋上荡起了多彩的涟漪,荡着荡着,就和天边的云霞连在了一起……
不知不觉中,到了苦荞收割的季节。全家人忙碌开来。父母亲一大早就赶往苦荞地收割苦荞,成片的苦荞被麻利地“放倒”在锋利的镰刀下,经过太阳的暴晒,而后就开始“打荞”。我和两个哥哥也经常帮父母亲打打下手。随着粒粒荞麦落地,红色的苦荞秆在旁边逐渐堆成了一座红色的小山。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8、9岁的年纪多是边干活儿边玩耍,打了一两个钟头后,我已经和小伙伴们在红色的小山上闹成了一团。苦荞秆不会挠人痒痒,也不用担心长红疙瘩,还有淡淡的清香。玩累了,一起坐下来学着大人的样子用红色的苦荞秆编小筐、小箩、小帽子、小挎包,甚有创意的还能编个小狗、小猫,结果猫不像猫、狗不像狗,大家在互相“取笑”中闹开了。
最期待的还是荞粒晒干,碾成荞面粉的“口福”时光。母亲是个当家好手,将苦荞面粉调成糊状,加上红树叶汁儿(一种树木,熬成汁儿后添加到苦荞面中可增色、增香、去苦,可谓纯天然),放到热气腾腾的蒸笼上蒸,须臾功夫,一个巨大的“金色圆盘”新鲜出炉,这就是松软可口、荞香四溢的荞糕。我和两个哥哥似馋嘴的猫,早已垂涎三尺。母亲将“金色大圆盘”划成块状,让我们送给亲朋邻里。然后全家人每人手里拿着一大块开吃,一块是不够的,得两块,甚至更多一些。吃不完地留下来,第二天接着吃,不用加热,也不用担心吃坏了肚子。
或是做成炒面,将苦荞面用小火炒熟后添加白砂糖或红糖末,随吃随取。可以加开水调成荞面糊吃,也可干吃。那时的我们特别喜欢从作业本上撕下一张纸,舀一些放在上面,小心翼翼地抬在手里吃。
所谓“吃”,更准切地说应该是“舔”,伸得长长的舌头在面粉上打个滚儿,紧接着缩回嘴里,面粉混合唾液又是一番有滋有味地享受。有时一阵风吹来,荞面粉不仅迷了眼,还花了脸,边揉眼睛边擦脸,心里满满都是“可惜”,真是“清风不识面,何必乱吹走”!只好再次把舌头伸得老长、使劲舔纸片上逃过“一劫”、还剩下少得可怜的面粉。末了,父母满含疼爱地又给我们添加一些,弥补了风儿带来的不快和遗憾。
民以食为天!随着人类对食品有了进一步的研究之后,苦荞各种营养成分的“面纱”已经被撩开: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在《千金要方》《中药大辞典》及相关文献中对其都有记载:可安神、活气血、降气宽肠、清热肿风痛、祛积化滞、清肠、抗过敏、强心、减肥、美容等功效。
但是,由于荞麦是一种低产作物,它生长不需要太肥沃的土地,一片沙土地、山坡地都能生长,产量却不高。因此,已经很少有人愿意拿出有限的土地去种植这种低产作物了。如今,在“滇西雨屏”龙陵,人们在高寒冷凉、天蓝水碧的高山地区还种植着一些苦荞。花开时节,苦荞花迎风摇曳,山歌从荞麦花丛中隐隐约约地飘来:“苦荞花开满山坡,惹得人们想唱歌。蜂飞蝶舞好欢快,天蓝地绿心情阔……”经风雨沐阳光后,一朵朵粉白色的小花逐渐结出了细密紧实的荞籽,一场关于苦荞的美味之旅也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在吃的面前,人类的智慧无穷无尽。成熟采收后的苦荞籽磨成面粉后便可做成苦荞凉粉拌着吃,做成苦荞米线煮着吃,做成茶品泡水喝,煎成粑粑当早晚点,打成荞面果掺和米饭蒸着吃……人们还开发了便于携带的、各式各样的礼品:苦荞茶、荞面果、荞蛋糕、小荞饼、苦荞酒等,满满当当都是对苦荞的挚爱深情。
如今,母亲已经离开了人世,家里那片自留地上早已树木参天。但苦荞花开白雪香、全家老小收荞忙、津津有味享用苦荞美食的情景还萦绕心头、历历在目。
如今,老家附近已经没有人栽种苦荞。但是回家途中路过的那片湖泊,每年湖水干涸时节恰逢苦荞播撒的佳季,当地农民会抓紧节令播种希望。每逢苦荞花开的时节,我和家人会挑个时候到那片藏在山洼里的荞麦地,望着已经不算是满山遍野的荞麦,闻着盛开的荞麦花醉人的清香,听着耳边蜜蜂嗡嗡地闹着,我们长久地驻足,任凭花香穿越时空,填满家乡大大小小的沟壑,也填满我们的心——那花香里,有我们的苦荞地,有我们的亲人,有我们的童年,有我们的苦荞美食,也有我们的梦想和希望。
责编:冉懦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