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建立扶志扶智长效机制,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
来源: 云南网 阅读:
原标题:云南省建立扶志扶智长效机制,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坚持群众主体 激发内生动力
在西畴县肖家塘村,4户人家在一名党员带领下,没日没夜苦干了6年,硬生生在“猴爬岩”上开出了一条5公里长的进村道路。新时代的“愚公”精神感动着、激励着脱贫攻坚一线广大干部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大家用行动诠释“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
我省通过建立扶贫扶志扶智长效机制,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扎实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老百姓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从过去的“不愿干、不会干”转变为“学着干、争着干”。脱贫攻坚不仅改变了贫困群众的物质生活,也改变了他们的精神面貌,广大党员群众苦干实干加油干,汇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向着幸福生活出发。
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理发洗澡、整理内勤、不许喝酒;准时起床、每天早操、到点上课。
在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城郊外,“深度贫困人口培训中心”正在进行新一期15天的电商技能培训。自2017年10月中心成立以来,目前已完成了57期培训,2524名学员带着技能结业。在培训中心回访的2409名学员中,共有2192名培训结业学员成功转移就业。
“文化+技能+生活+信心的培训模式,让‘昔日懒汉’变‘今日好汉’。”镇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艾崇水介绍,“围绕传统种植养殖业和建筑、家政、电商等产业,结合市场需求,精准开设种植养殖、钢筋工、建筑工、家政服务、经营管理等技能培训,只要学员提出有想学的技能,我们都尽力为他们提供教学课程,培训的所有费用都由扶贫资金保障。通过邀请第三方职业培训教师及各行业专家进行技能教学,结业后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颁发从业资格证书。”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杜绝“发钱发物、一分了之、一股了之、一发了之”的行为,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推行技能培训、以工代赈模式,让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实现增收致富。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针对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缺乏,脱贫攻坚内生动力不足的现状,在全州范围内建立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挖掘“新动能”,释放“新动力”,推动“直过民族”脱贫致富驶上快车道,实现“组织农民、培训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
“没来讲习所前,由于没有技术、没有证书,只能打零工,月收入1500元左右,除去补贴家用外,兜里所剩无几。”福贡县上帕镇建档立卡贫困户邓前迪通过参加州讲习所15天的专业学习,不仅学到了技术,改变了观念,还拿到了砌筑工证书,有资质后还承包起了小工程,现在月收入达6000多元,带动了村里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
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
蒙自市水田乡斜坡村委会小寨村曾是非常罕见的“4个百分之百”和“4个为零”深度贫困村,即全村28户100人,100%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少数民族;100%农危房,全村没有一间砖房且均为危房;100%人畜混居。全村大学生、公职人员、外出务工人员、80岁老人均为零。
面对小寨村的贫困现状,驻村扶贫工作队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列出项目、问题、责任3个清单,把安居温饱、产业发展、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作为主攻方向,实行挂图作战,靶向推进。通过强化组织引领促攻坚、建立党员干部帮扶机制、培育致富带头人、全面压实帮扶责任等工作措施,“对症下药”,夯实发展基础的“物质短板”,补齐贫困群众的“精神短板”。
房子变新了,村庄变美了,产业发展了,有的村民在党组织帮扶下成了养殖大户,有的村民在人社部门的组织下外出打工挣了钱……小寨村的变化让村民们为之振奋,通过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目前,小寨村已实现“户均增加5亩生姜或玉米,户均输转1个劳动力,户均增养5头生态猪、20只山地鸡”发展目标,逐步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全村贫困户全部摘掉了贫困帽。
让贫困群众“心热起来、行动起来”, 我省积极推行爱心超市、三讲三评、村史室、小喇叭工程等创新做法,引导干部群众比学赶超,有效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同时,鼓励各地建立农村脱贫致富光荣榜,每年对脱贫成效明显的贫困户和带贫能力强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在政策、资金、金融等方面给予支持,培育了一批批乡村发展“领头雁”。
罗平县腊山街道阿坝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建云,在爱心超市开办前,从不参与公益活动,经常牢骚满腹,家中“脏、乱、差”,本人“等、靠、要”。如今他努力挣积分,家里变干净了,村里的公益活动也经常参加,还主动外出打工增加收入。陈建云在用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得到实惠、获得认同、赢得尊重。
治理更有效环境更宜居
西盟佤族自治县班母村爬街佤族寨村民岩长曾是当地出名的“酒鬼”,村民小组成立“脱贫工作委员会”以后,岩长就被“盯”上了,只要他喝酒,就有人管他。一次他喝醉酒被送进医院抢救,驻村第一书记王波到医院看望他时叹息道:“岩长,你呀,就算卖你喝酒的瓶子,你都可以赚到钱的。”
原本只是一句揶揄的话,岩长却听进去了。回家后他便做起回收废旧酒瓶和废品的营生,渐渐有了收入,找到了生活方向。除了收废品,家里种甘蔗和采茶叶,一年下来全家人均纯收入超过了8000元。他不仅戒了酒,还买了一辆三轮车。
西盟县创新乡村治理,在村民小组成立“脱贫工作委员会”,夯实基层组织,引领农村实现新发展。100户以上的村民小组设7名委员,以下的设5名,所有村民小组实现全覆盖。配合村“两委”开展助民排忧解难、矛盾纠纷化解、文明新村建设、脱贫项目推进等工作,激发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现在人人干劲十足,村庄管理到位,环境好了、人心齐了,乡村旅游等产业也红火起来,成立‘脱委会’帮了大忙。”勐卡镇马散村永俄寨副组长娜英被推选为“脱贫工作委员会”主任,她带领群众抓军训保纪律、抓卫生保环境、抓生产保收入、抓宣传保满意、抓治安保稳定,村民群众积极参与村庄管理,乡风更文明,治理更有效。
自家事情自己定、美丽家园自己建。西畴县创新开展“5分钱工程”,破解人居环境整治难题,农户每人每天交5分钱、每年交18元,专门用于村里卫生保洁。在群众自筹资金的基础上,县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给予补助,同时在各村寨配备垃圾桶、垃圾车等设施。截至2020年2月底,全县累计兑现奖补资金280余万元,带动1330个村小组自愿缴纳环境卫生保洁费313万元,擦亮美丽乡村颜值,人人参与、人人受益。
党的恩情永远铭记在心
“芭蕉花开一条心,习总书记是核心;春风吹响廉洁曲,帮扶送来好亲戚;小康社会定目标,干部群众齐发力;阿昌山寨大变样,全靠党恩照边疆……”伴随着阿昌山歌,“德宏边疆好声音——农村小喇叭”在边境村寨响起。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创新实施“德宏边疆好声音——农村小喇叭”工程,成了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了解新政策、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便捷渠道,探索出一条“志智双扶”助力脱贫攻坚的新路径。很多农村党员和群众感慨地说:“以前听不到广播,总认为村委会、村党支部没有人在。现在广播一响,随时感觉党组织就像在身边一样。”
从住漏房、点油灯、吃苦荞,到今天的住房、就医、上学、养老等都有了保障,盈江县各族群众饮水思源,唱响感谢共产党的赞歌,编撰《九谢共产党》《十感党恩》《感谢中央政策好》等山歌、快板、小品2000余首,尤其是村民用本土“打扮调”编成的民歌《九谢共产党》,更是深入人心,广泛传唱,在“喜迎十九大,云南脱贫攻坚成就展”中展示。
感党恩、做实事,香格里拉市五境乡泽通村村民格茸提议成立“精准扶贫感恩连”。他有感于身边的巨大变化、有感于扶贫干部真情付出,牵头与4名村民在本村义务帮助建房。他们带头发展产业、义务修桥补路、清理环境卫生,这股浓浓的新风很快感动了身边的人,“感恩连”成员增加到48人。全市涌现出了以泽通村“精准扶贫感恩连”为代表的14支群众自发组织的感恩队伍,他们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开展志愿帮扶活动,引导群众知党恩、念党恩、跟党走。群众以感恩为荣,感恩也让群众之间、干群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云南网记者 沈浩 李汉勇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