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团:黑暗中的生命之光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李国团在编扎扫帚 |
施甸县残联慰问李国团 |
李国团与他的残疾人朋友在一起 |
李国团在看地图册 |
李国团和他的收音机 |
他,没有因为失去双腿而丧失腾飞的力量;他,在病痛与心灵的双重折磨中勇往直前;他,用乐观与开朗重启自己的梦想人生。
腊月十四的施甸县仁和镇土官村被片片油菜花装点出含苞的春意。清晨的阳光还照不进李国团家坐东朝西的小院,但小院里依然弥漫着浓浓的暖意。施甸县残联副理事长李庚维一行带着施甸县委政府的新春问候走进了小院。前一天刚来过的“阳光家园计划”志愿者把简陋的小院收拾的干净整洁,也让轮椅上的李国团看起来神清气爽,让人一时淡忘了他曾经历的磨难。
追梦之路停在了28岁
离异家庭长大的李国团兄弟俩靠母亲李文兰盘田种地带大。从小体会到生活艰辛的李国团18岁那年选择外出打工,他想努力改变家庭现状,让辛苦大半辈子的母亲安享晚年。
初入行的李国团从泥水小工做起,每天10元工钱。“那时师傅每天12元,组长每天15元,我就想着,什么时候能当上师傅,当上组长。”那是18岁少年的人生梦想。
在德宏等地务工7年后,李国团回到了施甸。7年的摸爬滚打李国团已达到了师傅级别,工钱也涨到了每天30元,实现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
在县内务工两年后,李国团拆掉茅草房用积攒下来的工钱盖起了一间小厢房,完成了他家庭建设的第一个目标。建起厢房后的李国团给自己定下了新的人生目标,盖正房,讨媳妇。
到2003年12月,衔泥筑巢的李国团已分段做好地基、砌好了正房的石脚,朝着目标一步步靠近。然而,一场意外却让他的追梦之路停在了28岁。
12月30日,一个让李国团铭记一生的日子。不慎从老房背后的椿树上摔下来的李国团,被闻讯赶来的寨邻送到了医院。昏迷中隐约感觉下身失去知觉,醒来时,医生与家人的交流证实了自己可能终身残疾的猜测。
举债进行的手术没能让李国团站起来,中枢神经损伤的不可逆转让他永远失去了自由行走的能力。
出院后的李国团躺在床上,除了头和手指能动,身体的其他部位只有疼痛和麻木。母亲每日的按摩、热敷也阻止不了李国团下肢肌肉的逐渐萎缩。曾经是母亲眼中的希望,如今却生活无法自理,要靠母亲才能苟且活着。内心的焦躁让亲朋好友的探视和安慰也成了一种打扰。旁人散去时,他将无处安放的痛苦猛烈地砸向母亲,排斥母亲的问候,把枕头与衣物抛到屋外……病痛与心灵的双重折磨让正值大好年华的李国团陷入人生的低谷。
为了让儿子能晒晒太阳,母亲让李国团伏在自己瘦弱的肩膀上,将他拖到屋外。瘦小的母亲没办法整个地背起儿子,李国团两条失去知觉的腿只能耷拉着拖在地上。调皮的孩子们跟在后面,学着这对母子的样子。李文兰含眼抬起头,无奈地说:“娃娃家,学不得,大妈是命苦啊。”
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紧锁的眉头、自言自语叹息一遍又一遍地闪现在李国团眼前。难道要这样过一辈子?曾经的人生目标不能实现了,但也不能让年迈的母亲为自己受那么多委屈,李国团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
既然死不了,就要活出个样来
虽然双腿没了,但双手还有用。
一天,母亲从山地上带回的芒草花引起了李国团的注意。
以往芒草花收获时,母亲总是请人加工成扫帚。“我可以试试自己编扎扫帚啊。”于是,李国团把自家的扫帚拆开,琢磨起了扫帚的编扎。
一把、两把、三把……从练手到熟练,李国团把自家山地上的芒草花都扎成了扫帚,半个月里做成了第一批20把扫帚。虽然只卖了六七元一把,但这个尝试让消沉了一年多的李国团找到了新的寄托。
得知消息后的乡邻们纷纷拿来芒草花请李国团代工,许多乡邻成了李国团的固定客户。在完成代工订单后,李国团就让母亲到集市买来原料,自己加工后销售。渐渐地,他成了远近闻名的“手艺人”。
李国团的房间里,大半的空间被用来放置芒草花和编扎扫帚的材料。近床的地上,一块用来固定操作的木片已被磨得坑洼不平。编扎扫帚时,李国团半个身子悬在床边,掰芒草花,串连、锁连芒草花,每个简单的动作看起来都不轻松。长年累月,木床床沿被磨得锃亮,他的胸椎也因此承受着重压与疼痛。
这样的姿势他一天要保持9到10个小时,一双满是老茧的手上下翻飞,最快时,他两天编扎了9个扫帚。“健全人也差不多就是这个速度。”李国团笑着说。
“你扫帚扎的好,有什么诀窍吗?”“诀窍就是不省力、不省工、不省料。”从尝试编扎扫帚到现在,李国团靠这个“诀窍”加工了一万多把扫帚,既贴补了家用,也找到了新的人生寄托。
“目前你和母亲享受到的各项补助已能维持正常的生活所需,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地编扎扫帚?”“这些年政府给了我们很多帮扶,2018年以来,还将我纳入‘阳光家园’托养项目,有护理人员定期帮助我进行个人卫生护理、清扫庭院、健康体检等服务,大家这样关心我,我总不能好吃懒做,成为社会的包袱。”李国团说。
外力帮扶与内力激发,让李国团停滞的人生梦想重新启航。“我的努力改变不了人生现状,但至少可以让当下的日子更精彩些。”
会飞的感觉真好
瘫痪在床的17年里,李国团常梦见自己的少年时代,他跟伙伴们一起在田间玩耍奔走;梦到自己有了特异功能,飞翔在辽阔的天空。“会飞的感觉真好。”说这话的李国团宛若童话世界里的孩子。
李国团的床上有三样“宝物”,一台红色收音机和两本地图册,那是李国团通往“梦想世界”的魔法器。
编扎扫帚的时候,收音机是李国团最好的“伙伴”。“中央台、云南台、保山台我都听。”通过电波,李国团认识了很多事、很多人、很多地方。“哪里疫情比较严重,中东局势最近怎样,东南亚旅游有什么特色,残疾朋友储仕安、赵昌伟、赵林富的励志故事……电波带着李国团飞越斗室,飞向广阔的世界。
床头,两本中学时代的地图册已陈旧泛黄。“收音机里听到一些陌生的地名,我就打开地图册去找找看看;外出打工的伙伴来聊天,我也会从地图上找找他们打工的地方。”李国团说。
卧床在家的李国团就这样成了家人和朋友眼里的“百事通”。他为残疾朋友介绍最新的助残政策;和前来探望的朋友谈电商发展;告诉母亲因为失去双腿才能这样陪伴在她身边;调侃健全人和残疾人各有各的烦恼……虽然不能改变痛苦和磨难的事实,但李国团通过改变对待痛苦和磨难的态度,在不幸的人生中孕育出了积极与乐观。
在积极与乐观中,李国团探究外部世界的脚步从未停歇。2013年,施甸县残联为李国团申请到一辆电动轮椅,帮他家建起了无障碍通道、修建了入户道路,这让李国团的活动空间得到了拓展。
听说施甸开始修建高速公路后,李国团常常一个人把电动轮椅开到土官村的开阔地带,远远看高速公路的建设进度;高速公路通车后,他就去看那些来来往往的车辆。“我也想感受祖国的发展,看看我们施甸的变化。”母亲也会把看到的情景告诉儿子。她知道,那是儿子心之所向。
“我已经79岁,背不动他了。我走了他怎么办?”面对母亲的焦虑和未知的将来,李国团说,困难肯定有,但我不能把未来的焦虑都放到今天,这会压垮现在的我。17年的痛苦和磨难让李国团学会了珍惜当下,勇往直前。
在不做扫帚的闲暇时间,李国团喜欢天马行空地想,能不能有更好的工种,能不能有更大的发展。那是因为他的同学赵林富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残疾人朋友一起成立了一个残疾人创业团队,大家会讨论如何通过合作社帮助残疾朋友创业致富,而这也是李国团的兴趣所在。
“对于残障人士而言,从精神上站起来的力量尤为重要。这是他们能够战胜人生困境的前提。拥有这种力量的李国团不仅治愈了自己的创伤还能宽慰和安抚身边的亲友,从这一点来说,他就值得我们学习。”保山市肢残协会主席周向东说。
本报记者 傅华平 字相禹
责备: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