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施甸

传承弘扬善洲精神 建设团结和谐家园—— 施甸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 03-04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传承弘扬善洲精神 建设团结和谐家园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 施甸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纪实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a8557-3-1.jpg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施甸县辖13个乡镇、138个村(社区),其中民族乡2个、民族村18个、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自然村180个,居住着彝族、布朗族、回族、傣族、佤族等21个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9%。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多年来,施甸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以“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九进”活动为抓手,打好善洲精神、民族文化、抗战精神“三张品牌”,坚持党政领导、部门协同、社会支持、群众参与、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加快,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知相亲相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善洲故里常开长盛。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高位推进创建 政治方向更坚定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a8557-3-3.jpg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施甸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嘱托,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抓实抓好,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施甸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示范创建工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高位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同时,制定下发了《施甸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规划(2016—2020)》《施甸县深入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牵头领导、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建立了专门的创建工作综合协调办公室,设立十二个工作组,全力推进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打好“三张品牌” 共同体意识更牢固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施甸县始终大力传承弘扬善洲精神、民族文化、抗战精神,凝聚创建力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打好“善洲精神”品牌,讲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作为杨善洲精神的发源地,施甸县旗帜鲜明地把学习传承弘扬杨善洲精神作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永恒课题,把杨善洲精神教育基地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将杨善洲精神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着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培训,传承红色基因,讲好施甸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大力教育和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争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模范,形成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a8557-3-4.jpg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打好“民族文化”品牌,积极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近年来,施甸县认真落实繁荣民族文化的各项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建成国家一级文化站1个、二级文化站1个,18个民族村都建有村级文化活动室和阅览室,并免费向群众开放;实施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项目,对民族文化进行收集、整理、保护、展示和传承;拍摄了电影《布朗山的儿女》、微电影《笙声不息》和纪录片《布朗山》,《布朗山的儿女》入选第3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民族电影展映开幕影片,《笙声不息》荣获“第三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优秀作品奖,《布朗山》荣获中国农民艺术节“优秀对农电视作品”最佳作品奖;出版了《施甸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被列为省、市、县非遗保护项目30个、非遗传承人50人;编排了大型民族歌舞《金布朗》在全国各地演出,并将打歌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普及推广。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打好“抗战精神”品牌,不断激发爱国主义热情。1942年5月,在施甸打响滇西抗战反击战的第一枪。施甸县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大力宣传施甸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支援前线作战的爱国主义精神,着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热情,全面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实施整族帮扶 群众生活更甜蜜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施甸县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金钥匙常抓不懈。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摆榔彝族布朗族乡以及姚关镇陡坡村、酒房乡垭口村、里强村共有布朗族2262户7955人,是施甸县布朗族最为集中的聚居区,也是全县乃至全市、全省扶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从2015年5月开始,云南中烟公司对口挂钩帮扶施甸县布朗族脱贫攻坚,安排帮扶资金5.789亿元,整合“十百千万”少数民族创建工程等其他资金5.321亿元,对以木老元乡、摆榔乡为主的布朗族聚居区实施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事业、生态环境保护、素质提高、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提升等七大工程,着力补齐短板,布朗族聚居区2097户854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退出,实现整族脱贫。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a8557-3-6.jpg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产业单一,增收困难”是制约少数民族群众收入保障的主要瓶颈。施甸县建立起“企业+政府+专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采取“政府引导、农民主体、企业带动、协会组织”的产业脱贫模式,在每个村重点培育一个示范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的专业合作社、一个种植小区、一个养殖园区,带动85%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5年来,云南中烟公司投入产业发展资金9643.5万元,种植庭院特色经济林果1万株,因地制宜在布朗族贫困区发展软籽石榴、蓝莓、苹果、中药材,养殖肉牛1993头、养殖肉羊1899头、养殖母猪2690头、养鸡17.8万羽,建成养殖小区17个。通过产业培植发展,带动20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同时,通过就业培训带动一批,先后组织群众外出务工629人,就近就便就业83人,“人出去,换思想,学技能,钱回来”的打工经济思想逐步建立。2018年8月以来,摆榔乡推出了“玩在野鸭湖、住在布朗山”“善洲林场学、彝朗山寨逛”等为主题的少数民族特色“周边游”“一日游”等产品,并在淘宝、微店、微信公众号平台上进行推广,民宿经营的农户发展了40余户,实现全乡民宿行业零的突破,带动布朗族群众逐步走上了乡村旅游的路子。到2019年末,木老元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87元,增长了16%;摆榔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060元,增长了10.6%。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双向推进,人居环境得到新改善。木老元乡、摆榔乡的贫困人口多,居住地大多山高坡陡,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5年来,云南中烟公司在4个乡镇9个贫困村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9个,建成安置房750套,搬迁入住750户3068人。完成农户住房拆除重建1033户、修缮加固2073户,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彻底解决了布朗族群众的住房保障问题。先后实施省级重点村项目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11个、美丽乡村建设14个,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得到了极大改善。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补齐短板,基础设施实现新变化。基础设施是布朗族贫困区最薄弱的短板,木老元乡1997年才和外界通公路,2005年修建弹石路面。2015年以来,在云南中烟公司的帮扶下,完成乡村道路建设4条,9个贫困村到乡、到县道路已全部硬化,同时,保(山)施(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施甸县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完成水利基础设施10件,9个贫困村饮水全部达标,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完成8个村电力设施、广播网络基础设施提升,贫困村实现了通电、网络电视户户通,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建成或修缮乡村卫生室9个,并配齐了乡村医生;建成并配备活动场所15个并投入使用。通过一系列的帮扶措施,彻底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联络难、看病难等老大难问题。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斩断穷根,教育发展提升新高度。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2015年初,布朗山乡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有6.3年。5年来,云南中烟公司投入教育帮扶资金7525.15万元,对木老元、摆榔教育园区进行改(扩)建,实现了摆榔乡中学“九年一贯制”办学和木老元乡合并办学,彻底改变了过去校点分散、教育成本大、上学难的问题,学生的吃、住、学习环境明显改变,并在2018年,施甸县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级验收。开展各类教师培训1548人次、职业技能培训1889人次,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2335人,培养“两后生”6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移就业134人。为进一步激励两个民族乡的学子通过读书走出大山,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云南中烟公司还制定高中、大学的助学保障措施,每人每年资助6000元至17000元不等,截至目前,已资助292名贫困学生,两个乡大专及以上的在校生从2015年的48人到现在的142人,教育扶贫奖励781人,学生交通补助676人,辍学率从2015年的1.2%降至0。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截至2020年底,全县10个贫困乡、90个贫困村、21591户91170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标退出,贫困发生率为零。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开展“九进”活动 示范带动更深入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施甸县始终结合各行业各部门特点,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村)、进学校、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医院、进企业、进警营、进景区“九进”活动,一批工作扎实、体制机制健全、各族群众公认、示范作用明显的示范单位逐步建成。截至目前,全县被省民宗委命名为第一二批“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31个、被省教育厅和省民宗委命名为“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7所;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第一批“保山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12个、“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被市教体局、市民宗局命名为“保山市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16所;县委、县政府命名施甸县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示范单位”25个,教育基地1个。全县以点串线、以线连片、以片带面的示范创建格局逐渐形成。(施选)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999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