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昌宁:湾甸坝西瓜大又甜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清明过后,地处昌宁县海拔最低处的湾甸坝又热闹了起来,田边地头到处都是摘西瓜、看西瓜的人,一个个成熟的西瓜从田间“飞”到拖拉机、三轮车上,再“飞”入冻库,最后“飞”上大货车,“飞”向全国各地。
在下甸村新城一组的田里,村民蒋培伟正在和其他村民一起“组团”摘西瓜,十多个人排成一队,将一个个成熟的西瓜从田里摘起,一个扔给一个接力装上停在路边的三轮车上,一边忙着一边开心地算着丰收帐。
看着一个个滚圆的西瓜,蒋培伟开心地说:“这几年,西瓜和蔬菜一直是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今年天气比较干旱,西瓜的产量不是太高,但价格好而且稳定,我们家种的13亩,大瓜产量可以达到30吨,大瓜小瓜全部卖完可以收入将近10万元。”
“我们这些西瓜,都是外地老板一片片地来田里看,放好订金预订,大瓜有大瓜的老板,小瓜有小瓜的老板,我们只需要约起来摘了拉到冻库就全部结账。这几天,4公斤以上的大瓜价格在每吨3000—3300元,小瓜的价格每吨2000元左右。”蒋培伟笑着说,“我家这13亩田,种豆子收入5万多,现在种西瓜又收入将近10万元,在湾甸坝只要人苦得,收入就不成问题。”
“我们这边经常说,昌宁西瓜看湾甸,湾甸西瓜看大城。大城村那边的西瓜比我们这里早也比我们这里还好,你们可以去那边看看。”按照蒋培伟的指引,继续往海拔更低的大城村走,那里的田间和冻库的确更是热闹。
大城三组村民罗德生家的瓜田里,一群人正在一个个地看着西瓜,因为他们家今年引进了新品种,田里的瓜比其他人家的都要大。罗德生挑了一个西瓜,用随身带着的小刀在田里划开,请大家品尝他的瓜。大家一边吃一边和他开玩笑,说他才到湾甸坝10多年,就成了当地的“瓜王”。
罗德生介绍,他家是2008年因小湾水电站建设从珠街移民到湾甸大城的。到大城后,每年都种西瓜,并且在品种和管理技术上不断尝试,这几年西瓜产量产值都比其他人的要高。今年,共种植西瓜8亩,在天气干旱的情况下仍然能实现亩产量3吨左右,早就被老板预订,价格是3200元/吨。
“大家都说我的瓜大,天天有人来瞧。”罗德生笑着说:“这几天老板天天来,有的老板把价格开到每吨3400元,但是我们已经预订了就不能反悔,让外面的人说我们湾甸人不守信用。”
正在瓜田里与大家一起看瓜的大城村党总支副书记刘绍华说:“我们大城村的海拔只有600多米,西瓜是整个湾甸坝最多最早的一个地方,今年全村种植面积7700亩,产量预计可达15000吨,按照现在的行情颜值可以达到4000万元左右。”
田里瓜农摘瓜忙,冻库里同样在热闹非凡。大城村的一个冻库里,几辆挂着不同开头牌照的大货车正在有序等候装车,拖拉机、三轮车排着队等候老板验瓜收瓜,冻库内人们正忙着组装瓜。每一个人都忙并快乐着。
来自河北的老板张霆凯正带着一伙人,将收购好的西瓜从拖拉机上卸到冻库里。“我已经连续到湾甸进瓜5年,每年从这里进瓜400吨左右,这里的瓜好,特别甜,在我们那边非常受欢迎。” 张霆凯说,“我觉得,今年湾甸的瓜总体上个头有点小,这主要是因为干旱,另外就是种植技术上还不够统一。政府可以在水利条件改善和技术统一这些方面再使使力,如果那样湾甸的西瓜肯定会更好卖。”
和大城的这个冻库一样,湾甸坝的每一个冻库里都在进行着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只是包装方式,有的装箱,有的套泡沫袋。当地的许多村民自发组合成了组装团队,按照老板的要求包装、装车,以另一种方式当“吃瓜群众”。
一个正在用黄色泡沫袋包装西瓜的村民说:“我们来组装西瓜,一天可以有150元左右的收入,我们的西瓜全国将到全国各地都有,像今天将的这车要发去新疆。而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打工,真是非常好。”
“这段时间,无论你到湾甸的哪里,大家都会请你吃瓜,说如果不吃西瓜就白来湾甸。”湾甸乡宣传委员字成林一边说,一边请大家吃西瓜。红瓤的、黄瓤的,还有加了冰的西瓜汁,与已经提前进入夏天的湾甸坝实属绝配。
字成林介绍,湾甸乡今年共种植西瓜2万亩,预计可实现产量4万吨,可实现产值1.2亿元。今后,乡党委、政府将会在品种引进、技术培训和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多做工作,带领群众一起提升湾甸西瓜品质,打造湾甸西瓜品牌。
“现在,湾甸的西瓜正从海拔最低的大城村到下甸村再到上甸村这样梯次上市,摘瓜卖瓜的热闹将会持续到4月20日左右。” 字成林说,“热情的湾甸人欢迎大家到湾甸来,一起当快乐的‘吃瓜群众’!”
图/文 吴再忠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