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腾冲

段培东故居,一位农民作家的风骨蕴养之地

发布时间: 04-19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故居正式落成
迎来首批访客
段培东在腾冲明光调查日军罪行

  父亲的故居面积不大,摆放用心用情,虽是三十年前的简陋农舍,但掩藏不住书卷之气、睿智之气,这才是一位农民作家敢于挑战滇西抗战三部曲的底气和勇气。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021年2月底,我们修葺老屋,与腾冲市艺缘艺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陈兴携手打造“农民作家段培东故居”。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3月,当门前杜鹃花红彤彤开放的时候,一个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私人故居建成开放。大门口油灯桩上挂了两盏油灯,“农民作家段培东故居”的匾额下挂着父亲自题对联“脚踏暗海催龙吟,笔底狂飙令虎啸”,老屋之下是大龙井源头活水,故称“暗海”。故居按父亲的人生三部曲“军旅”“牢狱”“农民作家”分三个展室布展。陈总强调:“要尊重逝者,维持原貌,突出段老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艰苦条件下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顺子工作室设计师严正顺为故居做了展板设计,展板有前言、个人简介、军旅生涯、百姓生活、牢狱之灾、荣誉室、作品展、后记等部分。故居中最珍贵的展示是父亲当年创作过程中数以百万字计的手稿资料,凌乱的折痕,虫吃、涂改、磨损,满眼的沧桑和厚重。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故人西辞,土洞依旧。“老段茶座”室设有火塘,可以喝茶,“蜗居”室、“韬隐”室、“耕读”室,原样保留,早期创作、接待友人、农耕生活一如往昔。故居面积不大,摆放用心用情,虽是三十年前的简陋农舍,但掩藏不住书卷之气、睿智之气,这才是一位农民作家敢于挑战滇西抗战三部曲的底气和勇气。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我的父亲段培东,1935年6月10日出生于云南腾冲,2016年7月31日去世,享年81岁。父亲小学五年级学历,却通过多年实地走访、调查研究、不懈创作,著有《剑扫风烟》《松山大战》《怒水洪波》等纪实作品及散文集《油灯夜话》、杂文集《话里话外说抗战》等著作,并在报纸杂志开设有“油灯夜话”“老段冲嗑子”等专栏。其作品翻滚着昂扬斗志和民族精神,是中国为数不多的铁血作家之一。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父亲早年生活清贫,曾于家中后山凿土洞为书房,潜心写作,其著作大多于其中完成,直至去世,都在兼顾农作与写作,是名副其实的农民作家。作为滇西抗战史研究专家,父亲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国防教育办公室国防教育讲师团聘为三位客座教授之一(另两名为离休将军),是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客座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保山市政协委员,腾冲市作协主席。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父亲一介布衣,命运多舛,一生历劫,一路坚挺,一腔正义。他读过书,种过田,当过十年兵,坐过九年牢,出狱后当过生产队长、乡人大代表,他爱过,恨过,风光过,也潦倒过,一生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当坎坷和灾难袭来的时候,不惧怕于苦难,不屈从于失败,不趋炎于苟且;当荣誉加身时,不沾沾自喜,不患得患失,不沽名钓誉。他为人慷慨,胸襟豪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担得起孟子的千古礼赞:“此之谓大丈夫。”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2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85年,《保山日报》编辑老转老师在保山文代会上初识父亲。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父亲写风情、写谐趣,他笔下的农家故事极少有凿痕,作品似乎不是“作”出来的,倒像是和你聊出来的。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吵什么?”我说,“处夫妻嘛,应该是铜打香炉供到老,铁打杵棍杵(处)一生。有什么吵场?”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菊仙嫂说:“投生不着苦半世,我嫁夫不着苦一生。”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老牛二哥接着就讲:“我是甑子蒸饭千行泪,罗锅焖饭气在心!”(见《山歌夫妻》)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别开生面且生动有趣的文字让老转老师觉得耳目一新,于是在党报副刊上为父亲独辟专栏,开设了“老段茶座”。父亲以《看孩子们吃饭》《姑爷活》《农妇论诗》等一篇篇温暖动人的农家故事,写得“茶客”很是开心。三十一年后,我被编辑刁丽俊推荐为《保山日报》周末特刊特约撰稿人,父女两代人受此温暖,对《保山日报》知遇之恩铭感于心!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老转老师说:“遇见老段是我数十年职业生涯中难得的惊喜。他是位本真的农民,本真的扎根于脚下热土,本真的以通俗农家话写普通庄户人、叙寻常身边事、抒朴素乡土情,且写人人活、叙事事鲜、抒情情切,让人贴近质朴的土地和土地般质朴的农民。”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父亲有着中国农民脚踏实地、忍辱负重、吃苦耐劳的韧性——承受常人难以承受之重、吞咽常人难以吞咽之苦。他在《油灯夜话》后记里写道:“我是一个在山旮旯里土生土长的农民,只会上山砍柴挖地,下田插秧拔草,而且大半生被各种运动折腾得痴痴呆呆,昏头涨脑的,每天为油盐柴米、老婆儿女奔波得脚瘫手软、连气也喘不过来。”即使在筚路蓝缕之际,他也能直面人生,积极进取,先后在各种报刊上发表280多篇文章。1993年,《油灯夜话》结集出版,父亲说:“是党的阳光、雨露、春风焐暖了我的心。”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3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然而父亲毕竟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有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腾冲这块流淌着尚武精神的边关土地上,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民族气节、家国情怀。远在滇西战役腾冲收复之际,年方9岁的父亲就曾亲历过人类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观:战场“啦啦队”,和成千上万的腾冲民众一道,不避炮火和硝烟,喊破嗓子为正在攻城的远征军勇士呐喊助威;16岁时,他满怀激情地投身军旅,入伍十四军四十一师一二二团一营,并以过硬本领脱颖而出,当班长、进军校、当排长……十年戎马关山,烙印着心中不变的本色:军人的血,永远是热的!因不肯在部队中“批判”他所崇拜的军神彭大将军,1961年被强制复员;归田后,看到浮夸风给老百姓带来的祸殃,他为民代言,忠而被谤,结果以“咒骂大跃进,反对集体食堂、人民公社,妄图推翻三面红旗”等罪状,被划为“新生的反革命”,身陷湾甸农场9年;当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极右势力无耻淡化、美化侵略历史之际,他怒火中烧,亮出其惨绝人寰的暴行铁证;痛感于远征殉国者、幸存者蒙羞受辱,他感同身受,含泪陈情,发誓写书,还历史一个公道。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写作“老段茶座”的同时,父亲风雷激荡的胸襟里,还酝酿着一个惊人的计划——写一本反映滇西抗战腾冲收复战的书。他在忙农活之余,背着饭团,披着蓑衣,独自踏遍了腾南腾北的村村寨寨,寻访半个世纪前的战争遗迹,收集当年侵华日军的罪行,采访李洪志、蔡斌等四十多位当年的抗日军人,收集段培礼、祝兴茂等近百名乡亲的口述和书面材料。没有报酬,没有补贴,孤身闯入一个当时还无人敢闯的历史“雷区”——20世纪40年代发生在滇西腾冲那段无比惨烈悲壮的焦土抗战,掀开尘封近半个世纪之久的国殇一角。1995年,云南电视台拍摄纪录片《农民作家老段》记录了父亲的创作心路:扒开每一寸带血的泥土,集拢丛莽中尚未风化的白骨,唱一曲炎黄子孙的忠魂曲。火塘边、照壁角,父亲边写边念给当年的抗日军人听,听者无不泪下,抱头痛哭,“这是激励我写完这篇长稿的力量,抗日英雄永垂不朽!”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父亲白天做活,晚上写稿,是名副其实的“土洞作家”。扛不住肚里油水少,夜里又冷又饿,常常是勒紧裤腰带,运着“气功”写。书桌前放一个木盆,晚上打来一盆冷水,双脚泡进去,醒瞌睡,驱蚊子。父亲说过:“我能感觉得到,是烈士的忠魂毅魄在土洞上空呐喊,催我快写,快写,我的笔根本停不下来。”胸中块垒,笔底风雷,托举父亲扶摇的翅膀,他的名字,与77年前那些壮烈殉国者的英名连在一起。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三十余年斗转星移,昔时人迹罕至的历史“雷区”早成为人们“牢记战争,勿忘历史”的爱国主义教育高地。父亲当年孤军奋战的壮举和他笔下100多万字的滇西抗战三部曲等专著,则令人动容地成就了这位农民作家长歌当哭的不世传奇。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腾冲市原文联主席刘正龙题诗《赠农民作家段培东》: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黄土素笺两耕耘,山河古道布阳春。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油灯一盏千秋史,土洞三尺十万兵。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笔蘸泪血歌正气,剑扫风烟问乾坤。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华夏英烈宣后世,作家肝胆照边城。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父亲说:“第二次世界大战滇缅战场风云际会,中、美、日三国军队都在这土洞里冲撞厮杀,算起来,岂止十万?”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4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1995年10月,父亲在油灯庄老地基上盖起三间木架房,腾冲文联送匾“土洞油灯昨夜,春晖栋梁今朝”祝贺新居落成。山崖下,依然保留着三个土洞,父亲说“老洞养精神,新洞过日子。有了老洞精神,什么样的新洞都可以挖出来。”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此时《剑扫风烟》《松山大战》先后出版,《剑扫风烟》更是一版再版,海内外引起轰动,慕名前来拜访、交流的人多了,父亲担起了更多的社会责任,为蒙冤的名将平反,答复读者来信,在学校、部队、机关做报告,并把目光投向神秘的怒山深处,多次往返腾怒之间查阅资料,希望完成滇西抗战三部曲的第三部《怒山风雷》。新房子简单装修后,父亲从土洞搬到二楼书房创作,此时正是创作的关键时期——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日本人的炸弹呼啸而下,在闹市里猛然爆炸开来,将上万平民撕裂成碎肉,飞迸在残壁上的人肉在抖动,血泊中一个婴儿还在吮吸无头母亲的奶汁……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啊!战争!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大军云集保山。”(《怒山风雷》节选)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半夜,我们村里的一个小偷从墙角阴沟位置翻上二楼,偷走了省委宣传部奖给父亲的“山茶”牌电视机,还捎走了装电视机的纸盒。殊不知,电视机盒子最底层装的是父亲已经写好的《怒山风雷》手稿。第二天父亲醒来,发现不见电视机,马上报案;发现不见了手稿,暴跳如雷,愤怒悲伤,痛心疾首,心血凝集,不期遭此厄运!虽几次努力提笔,却再也没有心力完成重写,仅凭记忆,留下框架,供后来人参阅。不得不说,这是他创作生涯中的最大遗憾。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后来,云南教育出版社社长何学惠老师与父亲约稿。父亲根据自己多年实地采访的真实资料,撰写了《怒水红波》一书,全书分上、下篇,上篇为侵华日军罪行录,下篇为滇西战场花絮,以此纪念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晚年,父亲笔耕不辍,2015年,杂文集《话里话外说抗战》结集出版,刘正龙称赞其“血性文章血写成”。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5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不错,我是个农民,但我是二十一世纪抬着头、挺着胸、立着地、顶着天的农民。农民怎么啦?”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父亲喜欢读书、摘录,每年坚持订阅《参考消息》,每晚必看央视新闻频道、军事频道。厚积薄发,无论是豆腐块还是大长篇,均有个人的思想和见解,那些犀利的句子,反而像一股清流,令人激荡。他一个作家,写真文字,敢于直面丑恶,把如实记载看作一种使命,仗义执言;他拥有一种风骨,不从众,不诋毁,不庸俗,不迎合,不自负。人们真心喜欢父亲,因为这样的人已经不多。美籍华人赵心静说:“从段先生身上我看到了我们这个民族不朽的基因和不朽的胆魄!”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荀子说:“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这句话是说一个人没有精诚专一的志向,就不会有明辨是非的智慧;不能专心苦干一番,也不会有显著的功绩。父亲是农民,却笔耕不辍,他的价值早已超越农民;他是作家,著作丰硕。战士、囚犯、农民、作家,不论身居何处,他敢于面对,勇于奋争,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完善了世人对历史的认识,他诠释了活着的意义,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故居在建造过程中,受到人们的热切关注,每天都有人前来打卡,询问我们是不是要办农家乐?是不是要收费?听到我们否定的答复后,观者连声说“好好好”;预备二师参谋长彭劢将军的大女儿彭京士姑姑为我们加油打气……我想,人们关注一个农民作家的故居,其实是关注我们这个民族的风骨和传承。立镜一面,振臂高呼。从今往后,滇西深处油灯庄村头那盏曾经耀眼的“油灯”,将化作天边一抹恒存的星光,牵引着家国一方人们刻骨铭心的历史记忆。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父亲虽已远去,但他的风骨犹存。他的风骨,是在故居中蕴养成的一种厚积薄发的人生积淀,将带给我们以永不枯竭的前行力量……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段秋云/文 刁丽俊/图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PPP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