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 “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的守护者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烈日下被晒得黝黑的身板、沾满泥巴的裤腿、质朴灿烂的笑容……这就是被誉为滇西“稻母王”的徐光。
6月9日,当记者在施甸县水长乡水乡村一片水田里找到徐光时,他正带着七、八个农民在田里插秧。
“这片水田是湖南农业大学设定在水长村的科研基地,是今年插秧最晚的一块了。”从稻田里走出来的徐光满面红光,被汗水打湿的衣背可以拧出水来,他一边用草帽扇风散热一边对记者说。
“这就是我的工作常态,每天和田野亲密接触。”今年49岁的徐光谈起工作就兴致盎然。“简单地说吧,我带领的这个团队每年要在3000多亩水稻田里繁殖两系杂交水稻的母本种子,然后运往全国各地去和相应的父本杂交,最终才生产出优良的杂交水稻种子。相当于我们种植的是两系杂交稻种子的‘母亲’,按3斤母本种子,就可以供1亩大田杂交制种的方法计算,从施甸输出的母本种子目前已占到全国需求量的80%以上。”徐光用通俗的比喻介绍着自己的工作。
徐光的职责和任务就是完成从播种到种子入库的全部技术指导和科研追踪进程。“来不得半点马虎!”徐光说。
据了解,目前包括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种子集团、湖南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国内从事水稻研究的顶尖单位和企业,都在水长乡及施甸坝设置了科研基地。
“群众的需要是我一生的追求”
地处施甸县最北端的水长乡是一个山区乡,全乡1.7万多农业人口只有2.1万亩耕地,人多地少。然而,这里气候温良,水源丰沛,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
(农业部专家与徐光交流)
如今已是水长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的徐光是土生土长的施甸人。农民家庭出身的徐光从小就同父母一起下地干活,深知农民的艰辛与不易。初中毕业他不顾父母的劝说,毅然报考了农校。1993年徐光从大理农校植保专业毕业后,满腔热忱地跳入“农门”,投身于农业技术推广第一线——水长乡农科站,一干就是28年。
1995年徐光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入党宣誓的那一刻起,他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农技工作者的初心使命,那就是: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自2010年开始从事两系杂交水稻不育系繁殖,11年来,徐光走遍了施甸坝村村寨寨的水稻田。不是去找适宜的田块,就是去田里指导农民种植。田间地头、农民家里常有他忙碌的身影。在当地,农民朋友们与他早已熟悉得像一家人,年长的尊称他“老徐”,年小的都喜欢喊他“光哥”,他带出来的技术工人就叫他“师傅”。今年5月,湖南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四的学生陈小军来到水长乡拜徐光为师。他告诉记者:“徐光老师把理论与实际在水稻田里进行了完美生动的实践。他与乡亲们打成一片,实事求是搞科研,是真正把农技事业与群众的增收致富放在心里,把论文写在稻田里的优秀科研工作者。”
曾经的水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高祥对记者说,自2018年以来,他通过流转土地,一直种植这种特殊水稻。在徐光的指导下,从种子消毒浸种催芽、秧苗管理、大田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种子交售等都严格按技术要求操作。2019年,高祥家一共种了43亩母本种子,亩产量达到 510公斤,纯收入10多万元。
(徐光在田间和稻农一起劳作)
高祥说,徐光对种子质量要求非常高,因为这些种子都要输送到全国去。在徐光带领下,大伙都非常用心。如今高祥已成为这方面的种植能手,全家于2018年底脱贫出列。
据了解,自施甸县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超过200户贫困户通过种植繁殖不育系每年稳定增收100多万元,户均增收0.5万元。由徐光直接挂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一般贫困户16户84人,于2018年底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
是什么原因让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水长乡与全国人民的吃饭大事紧密相连?这还得从10年前说起。
2009年金秋八月,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的施甸县辖区水长乡3000亩连片优质水稻种植区里,一派稻浪飘香的景象。而远在数千里之外,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里,科研人员正在运用全国740个气象站(点)20年的气象资料,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计算机选择系统”的大数据中进行检索,最终将两系法杂交水稻的最佳繁殖基地锁定在了成功概率为83.4%的施甸县水长乡。
2010年,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水稻两用核(光温敏)不育系的繁殖与育种工作落户水长乡,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徐光被组织指定配合此项工作。“徐光身上有一股拼搏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的劲头让人佩服,把这个担子压给他没错!”原水长乡农科站站长杨国育这样评价徐光。
自此,37岁的徐光一头扎进了这项惠及中国人吃饭问题的民生工程里。虽然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多年,但当时徐光对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工作的具体事项了解得并不多。从每年播种到收割的6个月里,他每天都要到田里仔细观察、记录,一丝不苟,搞不懂的技术,就发图片、视频向专家咨询,通过互联网查询,直到学懂做实。通过他的刻苦钻研和专家们的精心指导及稻农的学用结合,2011年9月18日,云南省农业厅组织有关专家实收过秤,水长村农民杨加应家1.2亩繁殖田,以743.8公斤的亩产量创造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的世界最高亩产纪录。
(徐光与袁隆平合影)
2017年,徐光把相关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到不育系繁殖中,结果每亩增产83公斤,增长19.47%。2017年12月12日,徐光前往长沙与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汇报工作。袁隆平对徐光技术团队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并亲笔题词“云南施甸 中国杂交水稻最佳繁育基地”。之后,徐光又于2018年和2019年带着丰收的喜讯向袁隆平院士汇报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在施甸的繁育工作。
今年5月22日,惊闻袁隆平离逝的消息,正在稻田里插秧的徐光一个人在田埂上坐了好久。“袁老师是个一心为民干实事的人,是我一生学习的好榜样!我要向他学习,一辈子坚持做好一件事!”徐光说。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
在为民服务中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一直是徐光对人生价值的追求。他恪守共产党员“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为了将种植户种植的3000多亩稻田管理好,把种植技术推广下去,实现亩产值最大化,保证全国的用种需求,徐光和同事们每年从4月份播种到9月底收割,每天早晨8点下田,下午6点收工,紧盯每一株禾苗,确保种植的每个环节达到技术标准。为了除去田里的稻谷杂株,每块田的稻株他们至少要检查5遍。徐光说,我们肩上的责任很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一头牵着两系杂交稻的推广应用,一头牵着稻农的钱袋子,需要农技员慎之又慎、精益求精。
种子晾晒也是困扰群众的一个难题,徐光利用废旧烤烟房的锅炉、风扇、智能控温器等设施,设计出简易种子烘烤箱,为农民解决了晒种难的问题,降低晒种劳动强度,节约晒种成本100多万元。
通过推广相关配套技术,2018年,水长乡以百亩方平均亩产643.14公斤和千亩片平均亩产493.3公斤创造了大面积繁殖全国新纪录。2019年,农业农村部把施甸县认定为第二批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截至2020年,累计指导农民繁殖水稻两用核不育系197个品种、18336亩,繁殖种子781.66万公斤,可供521.1万亩两系杂交稻制种,可生产两系杂交稻种子7.8亿公斤,保障7.8亿亩两系杂交稻的推广应用,占全国需求量的80%以上;种植科研育种材料26万多份;利用稻桩再生,挽回海南失收的育种材料2588份。有11家科研院(所)和32家企业到水长乡开展不育系的选育与繁殖工作,形成科研院(所)+公司+农户+基地的订单农业运作模式,较种植普通水稻每亩增收1801.44元,增92.38%,新增总产值3000余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年的中秋节正是稻种丰收时节,也是徐光和同事们最开心的时候。徐光说,这10年的中秋节,他都没能和家人团聚,而是与省外的科技专家、技术员和农民朋友一起在单位过节。
十年磨一剑。在大地丰收、农民增收的同时,徐光也收获了沉甸甸的“种子”:2020年,徐光获得了全国农技系统“最美农技员”的殊荣。还数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获保山市农业科技进步奖,云南省农业厅科技推广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
“成绩已成过去,我将继续在希望的田野上发光发热,种好稻田,为这片热土收获更加丰盛的果实。”徐光说。本报记者 周向东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