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山 > 新闻

“带着使命来,决不让疫情过怒江”

发布时间: 08-09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带着使命来,决不让疫情过怒江”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本报记者 杨景皓 黄宝洲 新闻网记者 段绍飞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a8694-1.jpg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8月7日,保山市“强边固防”全媒体采访边境行团队来到了本次采访的终点——龙陵县木城彝族傈僳族乡。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木城乡位于龙陵县城南部怒江下游北岸,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53千米,与缅甸果敢隔江相望,有国境线19.71千米,国土面积234.2平方千米,是龙陵县唯一的少数民族边境乡。全乡辖5个村(社区),44个自然村,52个村民小组,有常住人口2830户9466人,其中抵边村(社区)4个,抵边自然村29个6133人。主要居住着汉、彝、傈僳、傣、满等8个民族,共3999人,其中彝族2828人,占总人口的29.88%,傈僳族有1043人,占总人口的11.04%。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一大早,记者们便乘车南下,沿着崎岖坎坷的山路,我们慢慢驶向了木城辖区。别小看这区区的153千米路程,到达目的地却用了6个多小时的时间,一些女记者更是被这七弯八拐的山路“折磨”得出现了严重的晕车反应,有不少当地人表示,即使是本地人往返木城,晕车情况也是在所难免。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木城辖区沿江28.21千米(其中边境线19.71千米、非边境延长线8.5千米),共设置了4个抵边执勤巡逻段及1个非抵边村执勤巡逻段,在等养渡口执勤巡逻点,记者有幸见到了两位来自保山“强边固防”突击队的队员。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什么时间来一线的?平时的工作是怎么开展的?”记者问道。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7月23日接到命令,24日就赶到了木城。”今年34岁的李焘任,是市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一中队队长,有11年的党龄。“平时我们都是早上7点半起床洗漱吃早点,出发前带班领导都会详细叮嘱我们今天的注意事项,我们这个点负责着5.5千米边境线的巡逻执勤,我们充分配合当地政府的工作安排,发挥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机制,采取‘车巡+步巡’相结合的3班倒工作模式进行昼夜24小时不间断的反复巡逻,实现边境线全方位、无死角巡防。”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每天的工作量大不大?”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由于等养巡逻点是我们19.71千米边境线上所有堵卡点、执勤巡逻点的物资、人员调度中心,储存着疫情防控和卡点人员生活的所有物资,是我们强边固防工作的后勤保障点。每天固定时间段让各个卡点上报所需物资并及时有效分配,包括每天卡点的伙食配送,这样一天反复巡逻、工作下来,我们的行程差不多都在100千米左右。”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一线巡逻守边是什么样的感受?”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接到命令的当天,我还在隆阳区蒲缥挂职的中队正常开展工作,但是命令就要无条件服从,收拾好行李,都没有来得及跟家人告个别就奔赴一线了。”接过话茬的王俊,是市交警支队保龙二大队巡逻一中队队长,今年33岁,有5年的党龄。“我们这个巡逻点是全线较低点,海拔570米,酷热难耐,我们头顶烈日出去巡逻回来,最常见的状态就是里外的衣物都可以挤出水来,加之巡逻路上毒蝎、毒蛇时常出没,这也给我们带来了风险隐患。但是,尽管条件艰苦,我们没有任何一点怨言,因为身后就是我们的家人。”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当记者问起一天当中有没有什么开心的事时,他们说,一天当中最开心的事,就是换班闲暇时,用手机和家里人打个视频电话,看看自家孩子在家是否安好,和家里人聊聊闲话,这便是最满足的。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我们是带着使命来的,我们在这里的价值意义就是想方设法阻断境外疫情流入国内,坚决不让疫情过怒江,守护好一方百姓平安。曾经我们致敬‘逆行者’,现在我们也成为了‘逆行者’队伍中的一员,在边境一线,勇做直面危险的‘逆行者’、攻坚克难的‘冲锋者’、保护群众的‘守卫者’。”两位突击队员的脸上露出了坚毅的表情,记者也相信,他们的心里肯定也是无比自豪的。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xxx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