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 > 昌宁

云南昌宁:尼诺山上品茶香

发布时间: 08-26

来源: 保山日报网-保山日报  阅读:

4源头茶 (1).jpg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昌宁是千年茶乡,说起香了千年的昌宁茶,有一个名叫“尼诺”的小村庄总会自然不自然地被人想起,因为这里所产的那一杯清茶里,有一个时代的印记,早已深深地印在许多爱茶人的心里,在心灵深处某个角落里,静静地散发着独特的香气。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地处昌宁温泉、翁堵、勐统和凤庆勐佑之间的尼诺村很小,小得只有九个村民小组305户人家。尼诺村又很大,全个村里种茶1.1万亩,平均每户人家的种植面积36亩多,2020年茶叶总产值3000余万元,平均每户人家的收入近10万元。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印象里,从上初中时第一次去尼诺,每次都是为茶而去,虽然那里不仅有茶,但真正让那里被人记住的却只有茶,许多人都是闻着茶香而来,带着茶香离去,吸引人们走了还想再来的,就是那悠悠的茶香一缕。这,其实任何一个地方或者一个人一样,让人记住其实需要的不多,一样足矣。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4源头茶 (2).jpg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虽然去过尼诺多次,但直到今年先后两次去,才发现对这个小村和这里的茶了解的很少。一直以为,这里一直都是温泉镇所属的一个村,在最近72年的历史里,同样有从互助组到生产大队,然后到小乡再到村的经历。今年从老村长杨应能口中才得知,这个行政村的历史只有小乡和村两段。这里的起点,是1983年从勐统酒药划出的5个生产队和温泉鹿塘划出的4个生产队,“拼配”组成的温泉区尼诺乡。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同样,对尼诺山上的茶,除了知道那里的茶好喝之外,知道的并不多。曾经以为,那里在家庭承包经营之初,每家每户至少也该有个十来亩,全部面积应该有三五千亩,殊不知那里在1983年时,仅有茶叶400来亩,分到每户每家也就一亩多。今年,在尼诺村老村干部杨应能、鲁文忠和温泉供销社老主任杨忠诚几位的口中才知道,尼诺是昌宁与安溪、富阳、岳西一起成为全国优质茶基地县之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尼诺山上的茶业,记录了当年保山地区、昌宁县、温泉区领导的政策敏感性和眼光,更记录了当年供销社干部职工和尼诺老百姓的奋斗足迹。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4源头茶 (3).jpg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听了许多人口中如故事般的讲述,对尼诺山和山里的茶叶的认识,渐渐清晰。“那个时候我们就想,既然干就要干成。”老主任杨忠诚这样讲,“我们当时的开茶地标准、种茶标准这些,是领导、技术人员和我们一次次研究后定下来的,后来再全县、全地区推广。”老村长杨应能则坦言:“不但我们尼诺人,还有一些旁边村寨的人,刚开始的时候是去帮供销社开茶地栽茶苦点工钱,干着干着就觉得这种应该能搞得吃,于是就跟着干,好多茶地都是这样干起来的。”从他们两个人的话里不难听出来,对于茶叶种植而言,尼诺山在从家庭承包经营之初开始的很长一段时期,是一种标准,一种示范。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在我们之前,昌宁的茶叶产品就是最传统的晒青毛茶和兴起了二三十年的红茶,我们的烘青绿茶,让昌宁的茶多了一个种类,到现在仍然受很多人的欢迎。”老主任杨忠诚的话毫不夸张,记得在保山读书的时候,一些同学在放假前都会说一句“开学带点尼诺绿茶来吃”这样的话,而那个时候的永昌街边小店只要卖茶叶的,在门口小黑板“今日供应”的茶叶一栏里,尼诺这两个字一定排在第一。这,也许比不上那些奖杯那样耀眼,却更能反映出这一种产品是何等的受欢迎。不仅如此,以尼诺为代表的绿茶,也在红茶市场变化和企业改制等影响而低迷、普洱茶的热潮还未兴起的“空窗期”里,为昌宁的千年茶业留住了一席之地。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4源头茶 (6).jpg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经常听到一种争论,到底是茶成就了尼诺还是尼诺成就了茶,自己也会不知不觉地陷入这个谜局之中。一次次去尼诺后才发现,其实是相互成就的结果。勐统坝的热气,与翁堵和温泉之间交界的大山上吹来的冷气,在这里交汇;特别的地理位置,让这里在晴天里有更长的日照时间,在雨天有更多的雨更多的雾……这些自然条件,让尼诺的茶有了独特的生长环境。而因为有了茶,这个处于“边边角角”的小村,却又比其他地方早有声名,成了一种茶叶口感的代名词。与谁成就谁有关的,还有各种关于“尼诺”之名由来的版本,领导说、民族语言说、专家说、没文化随便叫之说等等,但无论是哪一种来源,却让这个名字不仅在三十多年前就声名远播,还无意中符合了当下的农产品产地管理要求,这种巧合也说明了一个道理,能让人记住的名字才是真正的好名字。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烫一个品茶杯,放几片绿茶于热杯里,放到鼻子下闻,那股淡雅的清香,总会让人久久沉醉其中,甚至比喝茶时的味道还让人难忘。获得这种感觉后,在喝其他地方的茶时便也会去进行尝试,却很少能有这种感觉。这,大约是尼诺茶最能让人记住的特征之一。说起尼诺茶的滋味,许多人都会津津乐道,说出自己喝出来、闻出来的感觉,绿茶也能挂杯、也有持久回甘等等。总以为这样的茶会有很特别的“独家密方”,走进过尼诺山上大大小小的茶所却会发现,这里的加工工艺都很普通,用的是普通茶叶加工机械、普通的绿茶加工流程,加工出来的茶叶除了条索更加紧结匀称外,同样是乌黑油亮的叶与亮白的芽组合。如果问为什么加工如此“粗放”,尼诺山上的做茶人会很平淡地说:茶是用来喝的,茶香是自身所带的,加工的作用不过是把茶的滋味激活……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尼诺 (13).JPG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关于尼诺山上茶产业的发展,许多人都会说到老书记、老主任、老村长、老教授、老技术员作出了如何的贡献,即使只是听说也能说得如亲眼所见一般。诚然,这些人的贡献的确不容忽视,是他们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里,把合适的政策和技术用到了这里,他们在履行职责、开展科研的过程中那种深入实际的精神,至今仍在一片片茶里飘香。其实,许多人还忽视了两个因素,而且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这就是机遇和主体。尼诺山大面积种茶的那个年代,正是茶农这个主体在尝到家庭承包经营甜头后干劲正足的时候,而昌宁成为全国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县以及一系列的产业发展政策,更是“风助火势”,让这种全民创业的激情之火越燃越旺,最终成为了“燎原之火”。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传承当年创业精神,走好生态、绿色的路子,打好老品种生态品牌。”说到尼诺山茶叶的未来,现任村党总支书记的老支书女儿、现执掌企业的老主任徒弟,说出来的话近乎雷同。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他们事先统一过,但即使统一,这也是村企之间长期共同研究发展的结果。这些话,不难听出尼诺人的信心,这种信心不是空洞的,而是源于当地的自然、气候、资源条件,并融入现代理念形成的。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尼诺 (17).JPG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夏秋之交,尼诺绿油油的茶地镶上了一圈棕红色的边,山上随处可见的“拗么树”化桃木又进入一年的第二个落叶季节。微风里,树叶轻轻村落,一边落下一边快乐地歌唱着:尼诺的山、尼诺的水,讲不完的尼诺故事,还有很多……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图/文 吴再忠)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刘自明vvv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