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高黎贡 保山森林消防在行动
来源: 保山日报网 阅读:
渐入深秋,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大地的缝合线”“生命避难所”的高黎贡山依然郁郁葱葱,横亘祖国西南,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生物生态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在这里开展巡护执勤的指战员们身着“橙色战袍”,点缀着这幅如美画卷。
驻守在这里的保山市森林消防支队组建于1993年,28年来,一代代森林消防指战员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高黎贡山的生物生态安全,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云岭绿色卫士”。随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简称 “COP15”)的召开,高黎贡山的管护压力进一步增大,中秋国庆期间,保山市森林消防支队组织开展“喜迎COP15,守护吉象家园”森林防火主题宣传周专项勤务,指战员们通过加大林间巡护力度、在进山入林入口处设立防火检查站、进村入户发放防火宣传单、开展防火宣讲等举措,筑牢防灭火的“铜墙铁壁”。
腾冲中队二级消防士官陈建2011年入队,10年来,他以守护好高黎贡山为己任,先后7次参加高黎贡山野生动植物保护勤务和100余次森林防火勤务和灭火作战。他感慨地说:“10年来,虽然从‘橄榄绿’到‘火焰蓝’,但任务没有变,守护高黎贡山的使命没有变。前些年,我们每年都要到高黎贡山打几次火,有从境外(缅甸)烧入、有雷击火,也有村民用火不当引发,只要是过火的地方,对生态都是难以想象的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我们在‘防’字上下功夫,将力量前置,大力开展防火宣传和巡护,努力减少森林火灾隐患。每年我们都会到林家铺子、明光乡、来凤山等地开展森林防火设卡检查和防火宣传;与驻地森林公安、高黎贡山管护局、驻地护林员等联合深入高黎贡山腹地,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进村入户、走进校园开展防火知识宣讲,随着驻地群众防火意识的增强,发生在高黎贡山的森林火灾逐渐减少,山更青水也更绿了,为驻地群众带来的经济收益也就更多,我们的这份工作也就更有价值。”
随着职能任务的拓展,装备技术手段的更新和管护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现在开展防灭火等行动更加安全高效,守护“物种基因库”的手段也更加多元化。
龙陵中队指导员王承为在支队多个中队任过职,防灭火经验丰富,带队执行任务出色,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老书记”。他说:“随着无人机、视频监控等技术应用普及,我们现在观测和巡护的范围更广了,一个小分队,采取乘车查看+林下巡护+视频监控+无人机空中勘察的形式,就可对一个区域全覆盖,最大限度将隐患处置在萌芽状态。”此次“喜迎COP15,守护吉象家园”森林防火主题宣传周专项勤务,王承为指导员带领执勤小分队采取这样的方式在管护区内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开展勤务。
小黑山自然保护区属“世界生物圈”高黎贡山的南延部分,总面积5805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3010.4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1.4%,是高黎贡山、铜壁关和滇西南各自然保护区群的丰富动植物物种基因交流“黄金”联合纽带,也是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缝合线。王承为介绍,在COP15期间,来这里进行科考、采访以及摄影的人会增多,并且即将进入防火期,管护的压力会不断增大,任务不轻。
高黎贡山鸟类资源丰富,种类多,数量大,拥有“中国五星级观鸟圣地”之称的百花岭,是云南现有最经典的观鸟目的地。中秋以来,隆阳中队10名指战员就坚守在百花岭执勤一线,携装行走在古商道和保护区建立前的伐木道、巡护道上。“大家要注意文明礼貌用语,注意好自身形象,不要大声喧哗,不要惊吓到小鸟;在检查点要做好火种暂存和登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每次任务前,带队干部和班长都会特别交代。
高黎贡山最高海拔可达5000多米,因为巨大的海拔落差,复杂的地形和山势,造成不同高度的不同气候、植被、土壤,也形成不同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形成了“一山现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奇观,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植物都能在高黎贡山找到适合的一方土地。“COP15世界物种基因库穿越高黎贡——云南保山生物多样性”主题采访记者团和执勤指战员深有体会。
29日下午,采访团深入阴阳谷采风,刚进入林区40余分钟,前一秒还晴空高照,下一秒就下起了暴雨,20多人的记者团被浇得手足无措,泥泞的道路、沉重的背包,让他们滑倒、摔跤情况不断,加上路边就是河流断崖,情况危急。隆阳中队指战员巡护到此,得知记者团被困在林区山谷后,立即带上救援绳索和雨具,沿路前往救助被困采访团,帮助他们安全返回了营区。隆阳中队副指导员柴世品在朋友圈发到:“第一次把执勤变成了助民帮困,兄弟们很辛苦,但意义非凡、很开心,深感消防员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28年来,保山市森林消防支队始终以打造“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灭火作战拳头力量为目标,以守护高黎贡山生态安全屏障为己任,组建至今,支队始终以坚强的凝聚力抓建设,以先进的理念谋发展,圆满完成了中缅边境“2·3”、隆阳区“4·12”、怒江等270余起森林火灾扑救和中缅边境、高黎贡山等2000余次防火执勤,在腾冲高黎贡山广袤神秘的林海中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忠诚地守护着生物多样性安全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马开龙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