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云南省党政军警民以坚决意志守好国门兴边富民 筑牢祖国西南安全稳定屏障
来源: 云南网 阅读:
夜色渐浓,村寨未眠。11月9日凌晨,灯光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单甲乡嘎多村疫情防控卡点的临时党支部内透出,村党总支书记李金明仍在忙碌。他说:“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我们为国守边的干劲一天比一天足。”
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消息迅速传遍云岭大地,各族儿女一片欢腾。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对云南上下是激励更是必须扛起的责任。
云南与老挝、越南、缅甸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4060公里。为国守边,一直是云南全力以赴、不敢懈怠的使命担当。面对严峻复杂的边境疫情防控形势,党政军警民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意志守好国门。省财政切实落实边境地区疫情防控资金保障,截至9月底,共筹措下达省级边境疫情防控资金42亿元。边境一线建起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联防所、哨卡点、执勤点,并建立临时党支部3851个,让党旗在祖国西南边境高高飘扬。边境线实行“五级段长制”,边境县普遍构建了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四级联防联控网格体系。抵边村各族群众积极行动,放牛也是巡逻、种地也是站岗,形成了村村是堡垒、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工作格局。人防、技防、物防相融合的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不断筑牢,形成了有中国特色、云南特点的边境管控体系。
全省8个沿边州(市)坚持常态化防控,同时因地制宜、创新举措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成187个抵边联防所,正在开发的“一部手机守边关”App编织着科技化边境防控网。普洱市通过落实“五级段长”负责制,并实行精细化网格管理,将边境4县85.61万群众全部纳入封控管理。保山市整合界务员、护边员、治保员、网格员以及抵边村民等群防群治力量队伍50147人,开展巡边护边工作。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组建疫苗接种机动队,建成国门安全屋,应急处理能力大幅提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推行堵、查、看、听、巡、守、宣、联8字工作法,使用“云智溯”管理平台严格监测排查进口冷链食品,把工作做到细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形成了千名党员当先锋、万名干部上一线、百万群众齐抗疫的大防控格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每日投入边境疫情防控力量8700余人次,累计投入边境疫情防控力量165.23万余人次。临沧市推行“五户联保”“十户联防”邻里守望模式,广泛发动边境一线群众参与疫情防控。
守边固边必先兴边富边。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打造边境小康示范村等,边境村寨建设提速,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沧源县单甲乡嘎多村也在这一过程中焕然一新。“从磕磕绊绊的进寨路到四通八达的二级路,电商将我们的茶叶卖向全国,日子越来越红火。”李金明说,村里成立了50人的强边固防护寨队,每次巡逻,看到现代化的村寨、良好的生态环境,幸福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从今年起,云南还将在25个边境县的374个沿边行政村全面开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目前已下达相关资金91.53亿元。富裕和谐美丽的边境线,成为守边固边的强有力支撑。
边境安、边民富、边关美,云南各族群众与党同心同向,在祖国西南筑起了一道安全稳定屏障。
60多年前,佤族头人给党中央和毛主席写信,表达坚定跟共产党走的决心。
60多年后,佤族10位老支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阿佤山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佤族群众的幸福生活。
如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维护好民族团结,建设好美丽家园,守护好神圣国土”的殷殷嘱托,云南积极行动,镇守边关,建设家园。
誓为祖国守好边,边疆群众心向党。穿越60年的时间,传承从未间断,心声如此响亮。
共产党员熊光泽一家,在罗家坪村被誉为传奇。从他的奶奶、父亲到他本人,一家三代人,72年做好一件事——守护边关。一家三代为国守边,成为云南边境线上“守边就是守国,守国就是守家”的动人缩影。
藏在崇山峻岭中的罗家坪,位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金厂镇,离中越边境线仅一公里,是一个有着守卫国土光荣传统的英雄村寨。
“界碑就是我们的‘传家宝’。”熊光泽说,2010年从父亲手中接过界务员巡边的接力棒至今,为界碑上的“中国”二字描红添色一直是他最喜欢、最看重的工作。
过去,熊光泽巡边,一把镰刀、一个背包。如今,熊光泽的手中多了一面迎风飘扬的党旗,他的身后也多了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队伍里,有村干部、强边固防驻村工作队员、强边固防突击队队员、民兵和村民们。“大家的心里就装着一件事,疫情不退,我们不退。”熊光泽坚定地说。
文山州边境线长438公里,是边境疫情防控与强边固防的最前沿。文山州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文山州委组织部副部长侯行辉介绍,该州今年以换届为契机,优化边境乡镇领导班子、抵边村(社区)“两委”班子结构,并向抵边村(社区)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把各类组织、各族群众及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持续巩固“组织强边、守土固边、富民兴边、和谐稳边”的工作成果。
全省边境一线,党旗高高飘扬。3851个临时党支部,4.9万个党员责任区,在边境筑牢红色屏障,带领沿边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永远跟党走。
“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把一线当作家园、从阵地开垦菜地”……近日,记者再次前往腾冲市滇滩镇边境一线采访时看到,除了一面面党旗、国旗在边境线上高高飘扬之外,还有上百条宣传标语悬挂在各个卡点上,甚至部分卡点还开垦小菜园、养殖土鸡。
“请出示身份证,下车扫码、测量体温并登记信息。”当天中午,记者通过层层身份信息核查登记后,来到滇滩镇联族社区的北4号界碑三级抵边联防所,所长段其寿与其他3名队员刚刚巡逻回来。
滇滩镇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24.7公里,有1个抵边社区,还有1条省级通道、2条便道、若干条小道,边境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联防所主要担负第一时间发现偷渡者并现场处置的职责,同时参与辖区边境线、重点道路、便道卡点的巡逻管控等。”段其寿说,滇滩镇有1个一级抵边联防所、8个三级抵边联防所,还有3个抵边警务室,加上抵边一线的211个卡点1000余名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真正形成了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联防联控机制。
杜学强是联族社区的一名群众,如今他是小水沟至滇滩通道的一名村级分段长,也是一名强边固防突击队员。“每天要巡逻1.1公里的边境线责任段2至3次,发现异常情况后,就马上用对讲机上报。”杜学强说。
今年7月20日以来,滇滩镇党委开展了“千名干群守边关”行动,全面构建起点、线、面和物防、技防、人防相结合的联动、联防、联控网格体系,全力筑牢边境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记者来到北4号界碑至滇滩镇中山梁子联防所之间的3号卡点,遇到正在指挥疫情防控的云峰社区党总支书记岳元兴。他和村里的48名强边固防突击队员积极响应镇党委开展“千名干群守边关”行动的号召,自7月20日自愿报名来到卡点后,负责5.4公里的边境线,已经坚守105天。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正在守卡的云峰社区群众李常华说。
在边境疫情防控一线,处处彰显着我省干部群众“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意志。党政军警民都是守边人,云南通过打好疫情防控组合拳,筑牢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坚决把疫情挡在国门之外。
“我们阿佤人民世世代代心向党、心向国家,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唱响新时代阿佤人民的幸福之歌。”10月19日,在沧源佤族自治县葫芦小镇文体广场,临沧市、普洱市和沧源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佤族文化研究会代表、佤族干部群众代表隆重集会,表决通过了新时代佤族族训。
族训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共同遵循的准则,佤族素来有自己本民族的族训:“汉族佤族是一家,九老九代不丢伴;一棵竹子不成蓬,两三棵竹子才成蓬……”这些族训为推动佤族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回想新时代佤族族训表决通过的那一天,真是我们佤族群众最开心最值得纪念最值得拥有的日子。”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沧源县10位老支书之一的班洪乡岩翁老支书说,“我们坚决拥护新时代佤族族训,永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和嘱托,永远心向党、心向国家,引领广大佤族同胞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这是我们佤族群众的共同心声。”
班洪乡下班坝自然村是一个由42户农户194人组成的小山村,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下班坝自然村脱贫后积极带领群众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乡村旅游发展之路,推动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下班坝以乡级平台公司+村党组织+旅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全村的村民以土地、务工等入股,加入旅游专业合作社,全面发展一二三产业。目前,下班坝自然村景区已接待各地游客15万人次,旅游综合总收入240万元,42户村民得到了4万多元的分红。
新时代佤族族训是大家建设好新家园的指引。围绕“山水秀村、鲜花靓村、瓜果香村、产业富村、文化兴村、旅游强村”的发展布局,下班坝自然村修建了栈道、观景台、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设施,并组织村民们打造庭院微景观、庭院微花园、庭院微菜园、庭院微果园,形成了一花一户一景、一树一路一韵,鲜花盛开、瓜果飘香的特色村庄。
“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等,云南的广大边境村寨如今旧貌换新颜。
深冬,富宁县木央镇抵边村寨大坪村委会上寨村小组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长势喜人、高过人头的甘蔗地包围着散落的小洋房,密密匝匝,郁郁葱葱。
“甘蔗4000多亩、小黄姜1200多亩,还有养殖业,甘蔗叶就可以用来喂牛。”大坪村委会李显江介绍,上寨村通过党员户带动,家家户户都有产业。
“无论巡边还是发展生产,大家信心足。”57岁的老党员、上寨村村民尤坪林告诉记者,去年至今,他与年轻人一起,轮班到边境线值守,家里的6亩甘蔗和粮食地都没落下。“党员冲在前头,有示范,乡亲们当然有底气。”尤坪林笑着说。
“疫情前,有1600多人外出务工;如今,仅有800多人。”谈到外出务工人员减半,李显江分析道,“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对边境村寨的扶持,村里有项目、有产业,年轻人当然选择回乡发展。”
守护好国门,建设好家园,从今年起,云南在25个边境县(市)的374个沿边行政村全面开展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围绕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边境防控、边民思想观念6个现代化任务,实施30项具体建设任务,让边境村寨更加富裕、幸福、美丽。
记者 谭雅竹 吴沛钊 张文峰 李春林 李建国 谭雅竹/文 张文峰 杨艳鹏/图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