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坝“三宝”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杨绍君编织的巨型草鞋 |
大田坝腌豆腐 |
本刊特约撰稿人 辉丽琴
大田坝位于昌宁县西北部,地处保山隆阳、昌宁和大理永平“两州三县”交汇处,境内山河交错纵横,澜沧江穿境而过,物产丰富,主要有大田坝腌豆腐、鸡枞、野生菌、澜沧江生态鱼、天堂山古树茶等,其中以铁锅、草鞋、腌豆腐“大田坝三宝”最具盛名。
天堂山向西北延伸后突然急转,经华严锅厂直下大田坝村后,当地人叫营盘山,山以南为大田坝村铁匠寨,山以北是文沧村的阿正寨,顺此山势形成了文沧村的矿石、大田坝村的铁匠和华严村的锅厂,成就了“大田坝三宝”。
1
大田坝矿产资源丰富,开采历史久远。文沧的铜矿、铁矿,华严的铁矿,湾岗的锡硅和硅矿都是闻名省内外的。早在元朝时期,华严锅厂坝的铁锅就因其“光滑美观,长期装水不会生锈,不会变味”而声名远扬,远销国内外,先后吸引了张家、杨家、邹家“三大家族”到锅厂坝炼铁铸锅,兴办产业,办学兴教,促成当地工业有了空前发展。到民国时期,铁矿的开采、冶炼规模达到了顶峰,有数十座炼铁大炉,七家铸锅厂,三家农具厂,这些厂都集中在现华严村的锅厂坝(锅厂也因此而得名)。这里生产出来的铁锅以铁质好、不生锈、韧性好、经久耐用而著名,各式各样的铁锅远销云南省各地及南亚各国,深受用户青睐;清朝中期,就有“黄头发、蓝眼睛、勾鼻子、高个子”的英国人来到大田坝,负责文沧“铜厂河”铜矿开采、冶炼技术,文沧铜矿厂便有了从“皇厂”到“官厂”再到“私厂”的历史蜕变。锡矿和硅矿的开发较晚,锡矿分布于湾岗村蒿坝地,1976年至1977年间,有云南省地质803、804两个大队探明,1979年以县办企业形式正式建厂采选,2004年改制为民营企业。硅矿主要分布在天堂山狮子塘梁子,1996年由省地质大队探明,储量约850万吨,纯度达99%以上,全部为露天矿,其储量之大、品位之高居国内首位。
2
腌豆腐是昌宁人家每年腊月必备的食材,而大田坝腌豆腐以其独有的水土与气候条件成为人们舌尖上的美味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每年入冬之后,大田坝人家就开始准备各种腌制的食材,诸如菜叶、黄豆、豆腐、姜丝、萝卜丝、辣椒等等。到了农历腊月初八,家家户户就开始腌制豆腐了,村寨里,便开始有了“过年的味道”。那些从深井担回来的泉水和黄豆一起,经过豆腐西施们魔术般的巧手,变成了鲜嫩Q弹的豆腐块,每家每户的院子里,摆满了晒豆腐的帘子,豆腐块在冬日的暖阳里吸足了天地之精气,变成了一块块金黄的模样,再经过一个星期不见光的霉捂变身,营养达到了极致,加入姜丝、辣椒、草果、盐巴、料酒等香料后,一罐色香味俱全、令人垂涎的腌豆腐就做好了,成为了农家饭桌上的家常菜,也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美食。
出于人们对大田坝腌豆腐等农特产品的喜爱和需求,2012年,一品茗农副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乡富牌”腌豆腐应运而生。该公司依托家族几辈人传承的手工制作工艺和良好口碑,实现了家庭作坊到规模生产的成功转型。加之大田坝丰富的古茶树资源和生态农特产品,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生产、经营农副产品和超市的综合性企业,有SC生产许可证和“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产品上架国内一线城市、大型超市和各大电商平台。“乡富牌”古树茶、泡核桃、腌豆腐等系列农产品不仅为大田坝农特产品外销提供了资源和平台,让大田坝腌豆腐手工艺得以传承,而且带动了当地劳动力就业,促进了大田坝一方经济的发展。该公司利用“企业+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做大做强古树茶产业,获得了省级示范社和县级示范茶所的荣誉称号,让“诸葛亮南征时,曾经在宝华寺附近用茶为士兵疗病除瘴”的故事流传。
3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奶奶的叮咛载满舱……”
历史上,属天堂山系的营盘山上有着丰富的竹资源,在大田坝村的铁匠寨、毕家寨、字家寨、新寨,几乎家家户户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编织草鞋(当地人叫“打草鞋”)、做竹编。上百年来,“打草鞋”成为了营盘山人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曾经支撑起营盘山几代人的希望,竹编也让大田坝声名远扬。大田坝草鞋具有做工精细、美观耐穿、凉爽舒适、吸汗养脚的特点,穿上后走路可以按摩足底穴位,促进血液循环,特别适宜走山路,因而深受人们喜爱。大田坝人做的竹麻草鞋和竹编,曾跟着赶马阿哥的马帮一起,渡澜沧江,越茶马古道,远销到保山、大理、昆明、镇康、缅甸等地,成为大田坝社会发展中的一种文化符号。
相传,草鞋由汉高祖刘邦所创,有一位大田坝志士随刘邦征讨天下,学得编织草鞋的真传,回乡后,他将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乡亲们,所以,大田坝人自古就会编织草鞋,而且比较出名。
大田坝草鞋的手工艺虽已传承了数百年,但由于近年来市场的变化和编织工艺繁杂、收益低等原因,很多年轻人已不愿再从事这项营生,导致当地会这项手艺的匠人越来越少。大田坝草鞋曾经是大田坝的一张名片,近年来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改善,草鞋这张名片也逐渐被人遗忘,对草鞋有感情的一代代人已老去,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外地打工,包括草鞋在内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面临没有传承人的局面。
“一定不能让这项祖传的手工艺从我们这代人消失。”幸有大田坝清河村小伙杨绍君,在外打工多年的他意识到了家乡草鞋的文化内涵和传承意义,毅然辞工回乡做起了草鞋编织和销售。他别出心裁地做了一双长5米、宽1.8米、高0.6米的巨型草鞋并成功申报为“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最大的草鞋”,让大田坝草鞋冠以“红军鞋”的美誉,成为了世界文化符号而备受各大媒体关注。杨绍君,这个年近30的男子,在他身上,让我们又看到了大田坝草鞋编织工艺的传承和希望。
他说,不管前面的路有多坎坷,他会把草鞋一直做下去,要让外面更多的人认识大田坝草鞋。
曾经,因为打草鞋长时间久坐的缘故,一些老人诙谐地说:“有女莫嫁大田坝,屁股坐得屯箩大!”
而今天,人们竖起大拇指说:“有女就嫁大田坝,草鞋早已成文化!”
到昌宁大田坝,穿一双草鞋走茶马古道,赏山川河流瀑布,观战国古墓群、古村落、古刹风光,访抗日将领老宅,听建文皇帝、飞来石传说故事,饮一品茗古树茶,尝特色美食、小吃,悟大田坝人文精神。除了大田坝村周围及文沧村部分景观,大田坝还有“礼仪之邦”——湾岗、“老虎丫口”——新寨和“皇帝传荣”——华严等几个村的众多民俗胜景等待我们去接近、去探秘、去了解。不管你曾经到过大田坝多少次,换一种心情,换一个视角,去感悟不一样的大田坝——大山大水大田坝,人杰地灵民风纯,青铜古刹呈异彩,村古史远待探究:“沧江滔滔,襟带如虹,贯卧啸虎何异龙?狮山蜿蜒,文笔一峰,敦直风俗物产丰。建文披缁流连久,古迹华严中。”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