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界碑的故事(我奋斗我幸福)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蔡新装和界务员在“一号界碑”
两代界务员的守边传承:蔡文香(左)和蔡新装(右)
蔡文香(右)当年和边防战士在界碑前留影
蔡新装和记者们在“一号界碑”
界务员们开心忆往事
●“边境无事,中国安宁”。腾冲市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山水相连,国境线长150公里,共有12棵界桩、1棵副桩。在漫长的边境线上,活跃着一支守卫界碑的普通边民队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外事界务员。
在中缅边境线上,有一群特殊的戍边人。他们只是村寨里的普通边民,却肩负着定期在边境一线巡查,保护界碑和界碑标志物,防止过耕、过牧、过伐,以及处理两国边民事务,调解矛盾纠纷的职责和使命。他们是你所不熟悉的外事界务员,腾冲市猴桥镇胆扎社区傈僳族村民蔡文香和蔡新装这对亲叔侄就是他们中间的优秀代表。
深冬时节,记者走进位于中缅边境尖高山上被誉为“共和国1号碑”的新中国第一块界碑——中缅1号界碑,去探访一代代外事界务员们60多年间传承接力巡边护碑的故事。
“守土有责是担子更是责任”
“1号界碑”的碑体颜色泛灰,1米多高的碑身上鲜红的“中国”“1960”“1”等字样十分醒目,立在峰顶的一块平地上,周围是莽莽苍苍的群山。
“守护界碑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守土有责是担子更是责任!”提起自己守护“1号界碑”的工作,39岁的蔡新装满怀自豪地对记者说。
蔡新装如今是胆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让他心心念念的“1号界碑”就竖立在离家直线距离26公里外的边境线上。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山下的傈僳村寨早已旧貌换新颜,村民们脱贫致富走上了小康路过上了好日子,屹立在山上的“1号界碑”更加昂然挺立,岿然不动,守护着平安。
据了解,1960年划定的中缅边界,是新中国成立后与邻国划定的第一条边界。界线分为南北两段,“1号界碑”位于猴桥镇海拔3214米的尖高山上,山的周围森林密布,山岭陡峭。“1号界碑”是中缅边界南北两段的共同起点,被称为“共和国1号碑”。
中缅边界腾冲段长约150公里,有12棵界桩和1棵附桩,大多数界桩所在地点人迹罕至,山路崎岖,车辆无法通达。这其中就包括“1号界碑”。
自2016年成为第六批外事界务员以来,每个月蔡新装都会和同村的蔡国发徒步翻山越岭向“1号界碑”进发,共同守护被称为“共和国1号碑”的中缅1号界桩。
冬雨凛冽,山路泥泞。山脚下,新开辟的泥路塌方不断,一些路中间立着卡车一样大的石头,蔡新装要挥舞砍刀辟出空间,才能通过密不透风的竹林;脚踩出的泥窝窝外就是沟壑,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溪流暴涨,涉水而过……经过两个多小时手脚并用的跋涉,在蔡新装的带领下,记者艰难地攀上了尖高山山顶,“1号界碑”出现在眼前。站在这里举目四望,周围云雾缭绕,层峦叠翠,风景独好。
为有效维护和管理边境界务,从1985年开始,腾冲市在边疆乡镇、村组聘请素质高、身体强壮且熟悉情况的村民为外事界务员,守护长约150公里的中缅边界腾冲段。腾冲段大多数界桩位于人迹罕至、山路崎岖,车辆无法通达之地,外事界务员们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象征国界的界桩,做着巡护界碑和日常维护界碑等工作。
目前,腾冲市有25名界务员。界务员每月至少上界一次,有特殊情况及时到位查看,确保界桩、方位物完好和界线走向清晰。边境地区地形险要复杂,气候条件恶劣,很多界桩远离村寨,巡护困难。界务员们历尽艰辛恪尽职守倾情守护,为边境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和边境稳定、和平与安宁做出了贡献。
2020年,蔡新装因成绩突出,先后荣获腾冲市“优秀界务员”“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表彰。
把“1号界碑”立在心中
说起自己当外事界务员的经历,蔡新装告诉记者,他要感谢叔叔蔡文香,是叔叔一路引领他走上了两代界务员的传承守边之路。
在蔡新装的引领下,记者在胆扎社区寨脚社见到了今年70岁的蔡文香老人。蔡文香曾是胆扎村的老村主任,如今,和蔼可亲的老人身体硬朗,声音洪亮,一身灰褐色的西装搭配运动鞋,看起来仍然十分干练。伴着身旁淡淡的茶香,他和“1号界碑”的过往不断地涌上心头。
“1960年,那时我才8岁。”蔡文香依稀记得,那一天,村里的老百姓带着干粮,领着部队人员,背着东西,从村后的山路走过,爬了几座山才到尖高山,因海拔高,山上还下着雪。
当时,村里的老百姓不知道他们上山干什么。几天后,有部队人员下了山,对充满好奇的村民说,那里是中国和缅甸的边境地带,竖起了界碑。“他们还告诉大家要互相宣传,爱护界碑。”蔡文香说。
15岁那年,蔡文香第一次跟着部队和民兵上山巡界,当时走了两天,当1号界碑首次出现在眼前时,蔡文香十分激动。从此,界碑身上那鲜红的“中国”两个字深深地印在了他心里。蔡文香明显感觉到,随着界碑的设立以及部队和民兵的守护,村里的生活越来越安定。
因吃苦耐劳,又对当地地形、村寨等较为熟悉,蔡文香在1991年被聘任为腾冲市外事界务员,这一干就是15年。从此,他每年都要定期上山巡界,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成为工作的日常。最长的一次巡界花了7天,行程近80公里,蔡文香等人背着砍刀、米和铁锅上了山,晚上就睡在大树下或石洞里。
就这样,经过无数次的相见,“1号界碑”渐渐地成了蔡文香的老朋友,既立在边境线上,也立在他的心里。“守护界碑是我的光荣职责,我为能守护1号界碑而自豪!”蔡文香说。
1998年,因守边巡界成绩优异,蔡文香被云南省外事办公室和保山行署外事办公室评为优秀外事界务员。
“守护界碑一辈子”
2004年,因为患上痛风,走路吃力的蔡文香把守边巡界接力棒传给了下一批人。
2016年3月,“熟山熟水熟人”的蔡新装遵照蔡文香的嘱咐光荣地被聘任为界务员。从小就有当兵梦的蔡新装说,守边卫国的梦想在现今的岗位上实现了。随后他被安排到市里参加外事界务员专门培训。分配任务时得知自己将要守护的是共和国“1号界碑”,蔡新装说,当上界务员这个“不配枪的战士”,让他颇为自豪。他要将叔叔蔡文香的班接好,全力守好界碑。
承载着老一辈界务员的嘱托和期盼,蔡新装这批新一代界务员正在续写他们与界碑新的传奇故事。
“第一次见到‘1号界碑’时,特别激动,看到‘中国’二字,特别自豪!”回想起五年前第一次巡界经历,蔡新装依然记忆犹新。当时,在同伴的带领下,蔡新装用了半天时间爬到山顶,他快步上前,抚摸着碑身,擦拭着界碑上的字符,在擦拭“中国”二字时特别用心。然后仔细查看界碑周围的情况,用砍刀修剪草丛,还用手机拍下一张界碑的照片。
从那以后,蔡新装每个月都要上山巡界一至两次。他的巡界范围是从一号界桩到北二号界桩,直线距离9公里左右,但需要绕着山坡走10多公里路。“我要查看国界线500米范围内是否存在伐木、修路等情况,发现了及时劝阻并上报。”蔡新装说。
五年多来,蔡新装已上山巡界不下一百次,每次总是穿一身军绿色的迷彩服,脚穿解放鞋,至今已经走破了六双鞋。前往尖高山要先走一段“好走”的大路——一条火灾应急通道,下大雨时他们会遇到泥石流、塌方堵路等情况。上山的几公里小路,是一代代界务员用砍刀劈出来的羊肠小道。“我还被蚂蟥咬过几次。”他说。
“来得多了,对界碑有了很深的感情,就像老朋友一样,不能容忍对它的丝毫破坏。”蔡新装坦言。尽管担任界务员补贴不多,也很艰苦,但家人都很支持他。因为村里的傈僳族群众世世代代居住在边境地区,家家户户都以守好边疆为荣。蔡新装还曾带着自己的儿子上山巡界,给孩子讲界碑的故事,讲界务员的故事。他告诉孩子,这里就是神圣的国界线,这就是神圣的界碑!
“边境线上,变化的是日月的交替和岁月的流逝,不变的是无数个‘愿得此身长报国’的界务员们守边卫国的一颗赤胆忠心,一份无悔坚守,我们要守护界碑一辈子!”蔡新装坚定地对记者说。
致敬!边界线上可爱可敬的界碑守护人!
本报记者 胡 瑞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