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育”“引”“用” 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强化“育”“引”“用” 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马子兴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与其他贫困地区一样,经历了“前景未明党员上、尝到甜头村民跟、走上正轨齐致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对人才的需求更为广泛,而现实的状况是乡村振兴引领人才缺乏,并已成为当前最严峻、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深刻认识乡村振兴人才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看到,我国人才工作同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就施甸而言,生产方式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环境不优,教育、医疗、养老养生环境不佳,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存在差距,本土人才不愿回、外地人才不愿来、现有人才不愿留等问题已然成为导致当前人才工作与发展任务“不适应”的短板。
(一)传统观念偏差造成的引才难。自古以来的传统观念都把乡村视为贫困落后、无发展前景的地方,人们的追求都是脱离农村到条件更好的城市去生存、发展,外面的人不愿意走进大山,甚至是从大山里走出来的人也不愿意再走回大山,单向的流动使得乡村地区人才极为缺乏,日趋严重的乡村人口“空心化”“老龄化”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乡村振兴。
(二)成长通道不畅造成的留才难。乡村地区条件艰苦、晋升通道狭窄、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等,对人才缺乏长久的吸引力,引进的人才往往几年的时间要么调走,要么辞职,很难长久留住人才。
(三)相对封闭环境造成的育才难。一方面,乡村地区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与城市学校的学生相比乡村学校的学生眼界不宽、思路不广,起跑线上的失利,使得乡村地区人才“产出率”偏低。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上缺乏统筹协调,培养培训偏重于规划安排、按部就班,没有及时根据发展变化的形势进行灵活调整,市场机制的利用和社会力量的调动不充分。
(四)体制机制不顺造成的用才难。人才优先发展的理念还没有普遍树立,一些部门和单位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理解不深,“重物轻人”的思想和“官本位”意识依然存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环境还没有真正营造起来。地方财政困难,使得相关保障和激励措施难以按时按量兑现,为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提供宽松环境、充分尊重人才个性、注重发挥人才特点和特长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二、全面夯实乡村人才振兴基础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基于人才工作实际作出的精准研判。结合基层发展形势,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首先需要实现的就是高质量的人才振兴。必须始终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树牢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压实“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责任,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着力解决制约基层人才发展的各方面问题,为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千方百计引人才。坚持“突出重点、按需引进、以用为本”的原则,结合上级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和地方实际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出台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敞开大门、选贤任能。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和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不断壮大乡村振兴队伍力量。特别是对那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要紧密结合发展需求,敢于打破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束缚,形成对人才具有吸引力的政策“洼地”,引进一批有知识、有能力、有情怀的专业人才,助力乡村创新发展、快速发展。
(二)基层一线选人才。乡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必须坚持一线出人才、一线选人才的理念,把识别人才作为重要责任,善于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前沿阵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的实践锻炼中准确识人,让基层一线成为发现人才的大舞台,着力发掘一批能工巧匠、民间艺人、致富能手,建立具有本地独特优势的乡土人才库、农村专家站。
(三)打牢基础育人才。必须注重改善育人环境,提升乡村地区教育教学条件,全力营造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着力引进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提升乡村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打牢人才培育基层基础。创新人才培训、培养机制,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农广校的作用,以脱产培训、田间实践、专家解读、科技入户等形式,分类型、分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土人才,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使人才在学习中提高。
(四)不拘一格用人才。坚持一视同仁,既重视外来人才又重视本地人才,既发挥好大学生等高学历人才的作用又调动好村干部等“土专家”的作用,为人才发挥作用、展示才能搭建平台,实现人才各尽其用、各展其才。同时,通过把人才推到一线,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不断提升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五)强化保障留人才。充分理解并尊重人才,建立起以政府激励为导向、单位激励为主体、社会激励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在培养培训、创新创业、合理流动、职级晋升、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保障机制,通过政策创优来带动环境优化,用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强劲的发展势头留住人才。
(作者系中共施甸县委书记)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