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丨交出无愧于时代的云南答卷
来源: 云报客户端 阅读:
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时指出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月19日至21日在云南考察时指出
1月13日,《云南日报》头版刊登文章《交出无愧于时代的云南答卷》,报道云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出无愧于时代的云南答卷。
云南日报版面截图
冬日的独龙江
碧绿如玉
山坡上
郁郁葱葱的草果树长势良好
过去,半年时间大雪封山的恶劣自然环境,让峡谷深处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的群众饱受贫困之苦。如今,乡亲们住上了结实敞亮的新房,道路一通,百事顺,百业顺。
大雪封山的独龙江公路垭口
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通车
怒江美丽公路 李文圣 摄
彻底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各族群众持续奋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云南各族人民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
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
团结拼搏、克难奋进
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新成就
书写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篇章
全面小康点亮幸福生活
云岭各族儿女攻坚克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阔步前行——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小康成色得到提升,人民生活更幸福、边疆治理体系更完善、高质量发展优势不断形成。
昭通鲁甸县卯家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久久为功成就千年梦想。933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7847元增加到2020年的11740元,150万人实现了“挪穷窝”“斩穷根”,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云南千百年的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
上海松江援滇干部王福友在布朗山乡的人畜饮水工程项目现场工作
贫困群众出行难、喝水难、用电难、通信难、上学难、就医难、住房难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兑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2.45万亿元,全国排位从2016年的第22位跃升到第18位。
以电商扶贫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
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16个州(市)、110个县(市、区)通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达9000公里、居全国第二,铁路营运里程达4233公里,民用运输机场达15个,交通基础设施实现由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的根本性转变。4G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5G商用试点和新基建全面推进。
各级人社部门开展“点对点、一站式”输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稳定在1500万人以上。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500元和12842元,年均分别增长7%和9.2%。城镇棚户区改造项目基本建成42.53万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30万户,惠及628万人。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提高21个百分点,县域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提高18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17个百分点。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群体全覆盖,三甲医院州(市)全覆盖,县、乡、村卫生机构全面达标,边境地区疫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百姓需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全面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全面小康不仅点亮了各族群众的幸福生活,也点燃了云岭儿女的奋斗激情。从盼温饱求生存到重环保重生态;从走出大山到进城务工;从口袋鼓起来到精神富起来……美好的生活激励各族群众奋力前行,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和追梦人。
把幸福的日子过长久
依托绿水青山,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司莫拉佤族村的乡村特色旅游产业、生态种植业蓬勃发展,生活越来越富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征程中,唱响了一曲新时代的“阿佤新歌”。
乡村旅游助力司莫拉佤族村脱贫增收。
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通过建设扶贫车间、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全天候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昭通市昭阳区靖安安置区的搬迁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靖安安置区搬迁户在家门口的昭通立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就业
搬迁点新建的校园内,窗明几净,书声琅琅,孕育着新的希望;“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风景优美的苍山洱海成为大理最亮丽的名片;华丽高速、都香高速、临清高速……一条条巨龙纵贯东西南北。
青山绿水间的华丽高速
从乌蒙山区到洱海之滨
从峡谷深处到边境村寨
从壮乡苗岭到雪域高原
贫困地区的面貌彻底改变
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笑容越来越灿烂
曲靖会泽发基卡村的万亩石榴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好各项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丽江华坪芒果产业 杨峥 摄
如今的七彩云南,生态美、生活好,兴产业、稳就业,激发内生动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农业质量效益显著提高,乡村面貌大幅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高质量小康生活的画卷正在云岭大地徐徐展开。
展望未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
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昭通市永善县马楠镇老铁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上,全省4700多万各族群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实践,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云报客户端记者:胡梅君
责编:丁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