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酒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澜沧江流域青峰叠嶂间,掩藏着一个小巧的彝族山村,永平县水泄乐把上打等村。村脚清泉潺潺,村里修竹成林,这是一片真正会醉人的竹林。竹是龙竹,苍苍翠竹与当地彝族人民千百年来达成了一个有趣的默契:用自己的身体携带着粮食的精华——酒,一起生长。
上打等村祖辈相传着一个竹与酒的偶然:一年风雨调和,粮食丰收,一户人家把多余的粮食混合酿造了很多的美酒,把家里有限的器皿都装满了,竹筷粗的酒还在汩汩流淌,四处找不到盛酒器皿,看着叫人又心疼又可惜,急得没办法的时候,把目光投向院外一片青青翠竹上,由日常使用的竹酒杯联想到盛酒器具,灵机一动,就砍了几截龙竹来装酒。一段时间后,取出竹筒里的酒来喝,酒的味道带有了竹子的清香,更加美味可口。聪明的彝民便一发不可收拾,进一步摸索把酒存放在竹筒中的方法,竹筒放酒得把竹筒竖起来,不如直接把酒放在活着的竹子里方便,于是就反复尝试在活竹上钻孔、注入、封存、取酒等方法,不断实践,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技术。
这一经验不胫而走,大家纷纷学习分享,后来通过无数代彝民们的不断改进,渐渐演变成把刚酿出的酒“种”到活的竹子里养起来慢慢喝的传统技艺。由此龙竹酒酿造技术被彝族先民一代一代的传承了下来。
热爱生活的彝族先民当时并不知道“发酵融合”的科学道理,只是知道把粮食的精华注入房前屋后青青翠竹中,与修长茂盛的竹林一起生长,下接地气,上承阳光雨露,就会长成一种更好的味道。在高山峡谷间,彝族自身传承着万物有灵观念,龙竹酒一起巧妙的“成长”方式成为了彝族人民“通灵”的媒介,在慰神祭祖,战争祈福,丰收庆贺,婚丧嫁娶等生活礼俗中,都喜欢用这款带有天地灵气的美酒。龙竹酒悄悄成为了彝族文化的一位主角。
在彝家,待客之道以酒为先,每逢婚嫁,以视“酒足”为敬,“饭饱”为次。酿酒成了彝族人家家户户必备的技艺,大多数彝家人酒到半醉时,性情更为豪迈,模仿起各种动物可爱的动作,“鸟儿喝水”“孔雀嬉戏”“黑牛跳”,摘片竹叶,折断竹枝含在嘴里模拟“山雀叫”“流水调”,美而不自知,艺术油然生。生活由此过出了滋味,这是一种人在自然中活着的味道。正是这些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深刻记忆,酒文化变成了彝族历史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各种酒具使用方便,市场上各种酒琳琅满目,把酒养在活竹中需要较为复杂的技术,产量也较低,加之还要有“竹”这种重要介质的存在,很多地方也就不再采用“活竹养酒”,时间一长导致失传。永平县水泄彝族乡乐把上打等村深藏于青峰翠嶂中,山高谷深的独特地理环境,反而“保鲜”了“活竹养酒”的古老工艺,让我们有幸可以见到这项古老的酿酒技艺,品尝到这一吸纳了大自然精华的佳酿。
春暖花开时分,我到了上打等村,仰望竹间的翠叶,想到了竹下的君子,竹林七贤怀揣了厚厚的竹简,在竹下做自我性情的返璞归真。此时这片林的主人叫马正春,是这个村子率先走到外面的世界,发展过地方种养殖业,到山海、深圳做过销售,经历过躁动与繁华,最后还是怀想祖祖辈辈留下的龙竹酒,回到了这片竹林,与他生龙活虎的儿子一起用现代产业理念发展祖先留下的“龙竹酒”,千竿竹里养着千缸酒,酒已销到了村外的大世界。
我在村民的帮助下,在翠生生的竹筒间用钻头钻开一个小孔,一小股散发着竹香的酒液就流出来了呀!好欣喜的体验。看着杯中酒色浅碧,温润如玉,抿一口,竹香绕舌,醇和别致。
据介绍,这种味觉体验,来自于荞麦、玉米、糯米等纯粮基酒在鲜活的竹子中自然“生长”6-8个月,进行二次发酵,采用“窖中窖”复式发酵工艺,让酒液在活竹内循环生长后溶入了竹子蕴藏的多种有益成分,酒竹相溶后,祛除了新酒之中的辛辣暴戾之气,酒的口感融合清醇竹香,变得绵甜温和,却又后劲十足,叫人忍不住贪杯,却又不敢贪杯。
离开上打等村的时候,已经面红耳热脚轻飘,回望翠竹过滤后的阳光,心里暖融融地对村民说,你们让竹酒活过千年,竹酒给我们千年酿成的生活味道。
(张海燕)
编辑: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