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杨善洲精神 | 杨善洲同志做工作善于抓主要矛盾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采访对象:杨茂春,男,白族,1928年生,云南剑川人。1949年3月参加工作,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2月施甸县人民政府成立时,被任命为首任县长;1964年3月至1966年1月任中共施甸县委副书记;1966年1月至1967年3月任中共施甸县委书记。
采 访 组:何显祥 杨潞伟 杨志荣 罗春莉
采访时间:2018年2月21日
采访地点:施甸杨茂春同志家中
采访组:杨茂春同志,您好!1962年底,施甸县人民政府成立,您和杨善洲同志都被任命为主要领导,请您谈谈当时建县的基本情况。
杨茂春:1962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施甸县,杨善洲同志被任命为施甸县首任县委书记,我被任命为县长。当时,施甸县是从保山县和昌宁县各划出一部分成立,包括:太平、由旺、施甸、姚关、酒房5个区。
当时,施甸县委政府地址在荷叶寺(现施甸电影院旁),房子很旧,条件很差。杨善洲同志带领县委新组建班子成员和干部修建了原县委大院的小路,平整了高低不平的院场,建盖了1排小平房,作为能容纳100多人的县委小礼堂,里面摆放着几条简易长凳,墙壁也没有粉刷过。另外在庙宇的耳房设立了常委会议室,会议室内摆放着3个破烂不堪的沙发。那时没有条件架自来水,杨善洲同志带领干部在县委大院打了1口吊井。杨善洲同志的办公室是1间10平方米左右的小平房,大件家具仅有1张床和1张书桌,这间房子既是他的办公室,又是他的卧室。
采访组:施甸县刚成立时,正值全国“三年自然灾害”过后,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杨善洲同志是如何带领大家解决的?
杨茂春: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可以说,杨善洲同志非常善于抓主要矛盾,带领干部群众采取一系列措施,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吃饭这个大问题。第一项措施是推广良种。当时,施甸坝区一直栽种“二早谷、白紫杆”,山区种植“沙阳谷、矮中青”这几个稻谷品种,平均亩产只有300至400斤。杨善洲同志出差时得知“台北8号”稻谷单产较高,产地气候和施甸的气候较为接近,回来后就让县农业组和上级联系引进“台北8号”新品种,由县委机关在罗街建立了一分试验田进行试种。秋收时“台北8号”新品种颗粒饱满,试种非常成功。1965年,在保场公社董家村建立了40亩实验田,其中“台北8号”新品种39亩,老品种1亩。当时群众观念保守不愿意种植新品种,善洲同志出面协调。如“台北8号”亩产达不到400斤,由县委进行等量补偿等方式动员群众种植。县农业组安排两名农技员进行技术指导,抽调机关职工参加实验田生产劳动,种植方法、除虫、施肥、用药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秋收时节,组织全县公社干部、群众在实验田现打现收,“台北8号”新品种亩产达900斤,老品种亩产400斤,每亩产量悬殊500斤,现场参观的公社干部、群众打消了顾虑。1966年, 全县种植“台北8号”新品种2万亩,获得丰产丰收,缓解了全县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
第二项措施是推行良法。1964年秋季,姚关公社遭受水灾,时值稻谷成熟时期,尚未收割的稻谷几乎全被洪水冲走。看着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很多群众哭了:“今年收成不好,明年要饿肚子了!”
杨善洲同志到现场认真查看受灾情况,提出了“大春损失小春补”的指导思想,号召干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为了提高小麦的发芽率,组织农业组把收集来的牲畜粪便、灶灰、粪水与小麦种搅拌到一起,然后用手把小麦种“包上包衣”揉搓出来。他和大家一起制作小麦包衣种,把手掌搓得黑黑的。小麦包衣种播撒到田里后,长势整齐并具有一定的抗病性,当年姚关公社的小麦亩产达300斤。
第三项措施是大干坡改梯。1964年,在杨善洲同志的率领下,全县范围内普遍进行坡改梯。俗话说:“三坡不如一凹,三凹不如一平”。坡改梯有利于保水、保土、保肥。坡改梯又被群众称为“万年桩”,其要求是:一平(梯面水平);二牢(梯埂牢实)。水平线是决定筑梯埂的位置,不仅关系到梯田质量,还影响到坡改梯工效的提高。杨善洲同志创造了简易的测水平方法——“三角架、描直线”测水平,破解了测水平线的瓶颈。在全县推广坡改梯基本农田建设中,他总结了六句话:“梯面水平、筑牢梯埂、保存活土、生土捶硬、结合客土、挖防洪沟”。1965年全县的基本农田达29.23万亩,为后来全县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项措施是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为改良土壤肥力,县委在姚关公社(相当于现在的村委会)建立试点。姚关公社有15个生产队417户1711人,有耕地1514亩,人均0.88亩。其中:水田764亩,一部分水田是浪坝田、“锈水”田;坡地750亩,土地非常贫瘠,国家每年都要供应姚关公社10多万斤粮食。为改变现状,县委组织姚关公社干部、群众把姚关荷花塘、山邑海子的一部分水撤干,把塘中的淤泥晒干、打碎后挑到地里,把老墙土,沟渠、河里的淤泥挑到地里增肥。杨善洲同志经常到姚关公社指导开展改土换土工作,全社750亩耕地先后改良过两次,共计挑土40万担,平均每亩530担,给原来贫瘠的土地铺上了2至3寸“肥土”,原来的“香面土”“白胶泥土”变成了疏松肥沃的“黑油沙土”。
当时,农民种植玉米还停留在刀耕火种阶段。只是在下雨的时候用“蚕豆桩”(施甸用于种植豆类的一种工具)点种,覆盖上土就了事。杨善洲同志提出种植玉米要深打塘,里面播放适量的种子,把肥土挑到塘里,然后用农家肥对播下去的玉米种进行覆盖。这样提高了土壤的肥力,使粮食获得全面丰收,增加了玉米单产,使玉米亩产达到了419斤。
第五项措施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60年代初,施甸坝田块只是种一季大春,接着是泡成水田,从不种小麦,主要原因是群众思想落后,加之缺肥,种了小春怕影响大春生产。为了改变这种落后面貌,杨善洲同志率领县委一班人,积极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先在罗街、保场办小春样板,取得较好效益。群众看在眼里,积极改变种植结构,施甸坝田块不再泡水,全部种上小麦和其他农作物,为粮食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编辑: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