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晚也是早!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云南动起来了!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阅读:
2月25日上午,春城昆明阳光明媚,海埂会堂内气氛严肃又热烈,云南省委省政府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
“全省一季度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1343个,总投资33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643亿元……”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简短介绍。
各州市主要领导汇报各自开工情况后,省委书记王宁下达“正式开工”号令……
今天的产业项目,就是明天的经济实力。王宁要求,要抓好服务保障,建立项目全过程协调服务机制,加强要素保障,主动上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及时解决问题。他说:“要抓好招商引资,大力上好项目,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产业建设和招商引资背后,是营商环境;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产业建设就失去了成长的“沃土”。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云南抓营商环境也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2021年11月30日下午,新当选的省委书记王宁在中国共产党云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要大抓营商环境,力争3年营商环境实现全面提升并进入全国一流水平。
奔着这一目标,云南旗帜鲜明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赋能。
2月26日,昆明市五华区举行2022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五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把手”工程 制度化落实
2月22日,普洱市江城县委小会堂举行了云壹森重点项目落地工作推进会议暨江城县乳胶产业合作项目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江城县“一城连三国”,与老挝、越南接壤,是橡胶种植大县,种植面积约50万亩。不过当地橡胶产业仅停留在初加工层面,没形成产业链,带动能力弱。县里考察发现,云南云壹森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这家乳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生产技术先进,可重点引进。
县里“一把手”靠前服务,第一时间与企业对接,讲江城优势,带着实地调研,问企业感受。企业领导被感动,加之投资环境确实不错,双方很快达成合作意向。
这只是第一步,如何让项目落地是重中之重。“各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职责,抓好协调服务,做好用地、供电、供水保障……”签约仪式上,江城县县长龙德生叮嘱。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为推进产业强省建设,云南各级各地“一把手”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一抓到底,只为提升营商环境这一核心竞争力。
“在座的企业家没有我微信的请加一下,有事就找我。”在前段时间召开的2022年文山州两会上,州委主要负责同志主动与参加州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工商联界别分组讨论的企业家们互扫微信加好友。
“领导干部主动添加企业家微信好友,为我们提供服务,更接地气。”参会的企业负责人很高兴。
观念提升,行动加速。云南省委省政府从“一把手”做起,主动靠前服务,当好招商引资、营商环境第一服务员,抓产业项目,帮企业纾困。
“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督促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发改、工信、能源等部门,建立与企业直接沟通联系制度,落实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民营企业制度;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履职监督重要内容,优化营商环境考评得分排名靠后的领导班子,约谈主要领导并限期整改……”今年1月,云南省委组织部印发《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更是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制度化。
服务提质 硬招实招更精细
“一把手”带动下,各级各地拿出决心勇气和硬招实招,拼韧劲、比效率,你追我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深圳市德方纳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核心产品纳米磷酸铁锂,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作为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去年1月,总投资17.28亿元、年产7.2万吨的纳米磷酸铁锂项目在国家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7月进入设备调试阶段,目前已试运行。
曲靖纳米磷酸铁锂项目已进入试运行阶段。叶倬玮摄
“这个项目能这么快建成,离不开曲靖市党委政府和国家级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曲靖经开区)党工委的大力支持。”公司基建中心总经理杨海翔说。
具体体现在哪?“项目建设之初,曲靖经开区设立了对口包保部门,在项目用水、用电、各种证照办理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务。经开区推出的‘先建后验’和‘容缺审批’政策,让项目可以边建边办理手续,跟以往要办完手续才能建设相比较,提升了项目建设速度。不仅如此,项目建设过程中,曲靖经开区还成立问题专班,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困难,确保项目快速推进……”杨海翔细数着。
“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云南各地围绕企业全周期服务,思想上紧起来,行动上快起来,企业有困难,马上着手办,做好贴心“娘家人”,当好暖心“店小二”,推动市场主体在云岭大地开花结果。
这天,文山州马关县的罗女士来到县政务服务大厅企业服务窗口,进行营业执照申请及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填写后,便拿到了具有新增食品经营备案(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功能的营业执照。
“以往,办理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的经营者,需持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才能经营。现在,不需要准备申请表、健康证明及场地证明等材料,在窗口领取经备案后的营业执照就能经营。”窗口工作人员说。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021年7月1日,云南全面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对全省承接中央层面设定的344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和全省设定的5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4种方式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市场主体“准入不准营”的问题解决了。
“‘证照分离’改革,降低了准入门槛,准入即准营,方便又高效。”罗女士很高兴。
数据增长是营商环境最好的证明。2021年,云南新登记市场主体75.38万户,总数达410.97万户。
真抓实干 奋勇争先创新局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去年以来,云南省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制度,刀刃向内,紧盯问题,完善制度体系,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其中,《关于建立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制度(试行)的通知》,规定市场主体遇到困难和问题,可随时在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投诉举报,《组织工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十条措施》,明确党员干部在产业培育、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建设中要担当作为。
制度效果正在显现。今年1月12日,有人通过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投诉保山市施甸县财政局,反映当地一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3年,希望帮忙解决。平台接到投诉后,将问题转给施甸县财政局。该局高度重视,马上研究讨论,于今年春节前拨付50万元,并明确剩余资金待审计结束后及时拨付。
营商环境既是城市发展的环境,也是产业振兴的环境;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服务上的“笑脸相迎”和审批流程上的“一次办成”……大道至简,那就是真抓实干,推动项目一个个落地,办好群众一件件小事。
要真抓实干,说来容易做来难,需要全省上下拿出闻鸡起舞、日夜兼程的劲头,促进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落地。近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推进作风革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若干规定(试行)》,明确在全省掀起一场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在工作作风上来一次大转变,在工作效能上来一次大提升。
这既是动员令也是冲锋号。春暖花开季,云南各地正以时不我待、“事”不我待、“势”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营造“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处处彰显营商环境”的氛围,并在这种氛围中奋勇争先、开创新局,助推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张帆 徐元锋 祝鸿伟 程浩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