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社区:志愿服务催开“甜心”花(文明之光 公益志愿)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本报记者 蔡文雯
他们顶着烈日清理河道垃圾;他们挨家挨户摸排防疫情况;他们积极策划,为居民营造祥和的节日氛围……在隆阳区兰城街道田心社区,无论大事琐事,都有志愿者踊跃参与,他们是社区的“守护者”、邻里的“贴心人”。在近期举办的2021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田心社区成为全市唯一获推选资格的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共建共治,构筑文明同心圆
走进田心社区,西大沟穿过居民区缓缓流淌,两侧街巷干净整洁,居民们在沿街小花园里健身、休闲。社区党总支书记杨俊介绍,社区今日的美好生活,离不开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
2018年,田心社区刚刚划分成立,居民人数多、需求多,但社区人手严重不足,只能发动党员和居民代表作为志愿者,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社区以铂金湾小区和办公场所为圆心,联合周边的幼儿园、培训机构、民营企业以及党建联盟共建单位、网格单位、群团组织等资源,与社区党员群众一起组建了“慧学者”“对你说”“蒲公英”“奥力”“逐梦”5支志愿者队伍,逐渐形成了社区“文明实践同心圆”。
这些志愿队伍常年穿梭在社区中,用辛勤的付出与奉献为广大居民送上贴心周到的服务。在他们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幼儿园的孩子们通过“小手拉大手”与家长参与到共建美好家园活动中;老年志愿者们干起志愿服务也毫不含糊。疫情防控期间,社区的抗美援朝老兵黄明才主动要求参与守卡,每次发动党员打扫卫生,他总是第一时间报名参加。
社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线上线下收集民意,列出社区居民需求清单,通过召开联席会议、落实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形成党建大联盟单位资源清单,将群众需求直接与社区和党建大联盟单位挂钩,最终形成多方合力、共驻共建的服务清单。
早期,活动消息只能通过居民小组长上门、打电话发布,后来开通了QQ、微信等网络便捷服务通道,成立了微信业主群,一有志愿者招募需求,第一时间推送在手机上,方便大家参与志愿服务。
“过去一个人要服务六七百人,忙都忙不过来,随着志愿者的增加,现在这个比例降到了一比六!”杨俊自豪地说,目前社区注册志愿者人数有708人,每年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次数达190次,志愿服务作为推动社区创新治理的有效载体,正在形成社区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
多元服务,让田心变“甜心”
2021年2月22日,社区共建单位鹿先森阅读馆及禧福源工作人员来到困境儿童崔释芳家里,为小朋友送上画册、书包、图书借阅卡等学习用品,帮他们家打扫卫生。
“邻里守望相助”是社区众多志愿服务项目之一,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让田心社区变身“甜心”社区,处处彰显社会正能量。
实验小学教师陈艳梅是“慧学者”志愿服务队的一员,这两年,她利用闲暇时间多次参加社区组织的健康知识、育儿知识、法律法规及反诈等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这支队伍里的成员大多从事教育工作,大家努力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田心成长为智慧型、学习型社区。”陈艳梅说。
“夜间治安巡防”是田心社区经常开展的一项志愿服务项目,主要由社区民警、保安带领志愿者组成二三十人的队伍,晚上8点到9点半期间在各小区内巡查。市委史志办的志愿者张敬邦说,不少居民反映,有了巡防队,大家住得更安心了。
有“急难愁盼”的地方就有志愿者服务的身影。每个周末,志愿者段学芝总是准时出现在铂金湾党群服务中心二楼的儿童之家,带着8到10名孩子练习绘画、做蛋糕,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里度过一个难忘的星期天。段学芝说:“有的家长周末上班,孩子没人看护,有些家庭孩子没有条件上兴趣班,作为一名幼师,我只想发挥自己的特长尽可能多地为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刚刚过去的正月间,社区组织了“迎新春送春联”“猜灯谜闹元宵”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社区居民老小齐上阵,有人包汤圆,有人画年画,有人出灯谜,在喜庆热闹中寻回了久违的年味。67岁的居民李卫国由衷赞叹:“住在这个社区,我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增强了啊!”
近年来,社区通过社工和志愿者牵头组织孩子开展特色儿童书法绘画双帮带活动、儿童科普活动、“小手拉大手”爱卫活动周活动40余次;开展“周五一小时、扮靓我的家”“防疫有我、爱卫同行”等志愿活动30余次;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10余次;联合辖区幼儿园开展“奉献和谐”志愿宣传活动30余次;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律法规、农民科学素质提升等科普宣传活动20余次……
在杨俊看来,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人际关系,城里的街坊邻居大多彼此陌生,少有交往,而志愿服务活动恰恰起到了粘合剂作用,用温情拉近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和谐。
百变形式,促文明遍地开花
自我市启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如何创新志愿服务方式助力创文成了社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21年3月3日,田心社区联合保山学院、保山市统计局、艺点艺滴培训学校、鹿先生阅读馆的志愿者开展了“红马甲齐心协力画创文”志愿活动。40多名志愿者在道路井盖、公共区域及社区重点部位创作公益作品100余幅。一夜之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约用水等标识以卡通形象现身社区街头,引发了市民热议,不少人发朋友圈说“原来不起眼的井盖还可以这样玩”。
杨俊说,这样的活动既让志愿者最大限度地展现了他们的“看家本领”,又扮靓了社区,让居民在行走、锻炼、休闲中都可以提升自我修养、传递文明之风。
在社区主干道十字路口,常常能看到身着红色小马甲的青少年志愿者,或分发创文宣传单,或劝阻不文明行为,他们也成了社区里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杨枝媛在姨妈的带动下加入了志愿服务队。她的父母表示:“让小孩去劝导不文明行为,比大人去劝导效果更好,对被劝导者和孩子双方都能起到正面促进作用。我们鼓励她积极参与这类公益活动。”
以广场舞大妈为成员的宣传队,是田心社区里另一支作用明显的志愿队,她们发挥“蒲公英效应”,让党的方针政策在社区落地生根。
今年74岁的李锦心是社区文艺队的一名志愿者,平时,她利用闲暇时间,带着居民和离退休老同志在社区公共场地、老年协会活动室排练健身。人口普查、经济普查时期,她带着大家演花灯,提高群众的认识;创文期间,她自写自编了扬琴说唱,率领文艺队宣传创文知识。李锦心说:“要珍惜社区为我们搭建的活动平台,为创建文明保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俊坦言,几年前,社区最怕重大节庆组织活动,自从有了文化活动志愿服务队,社区只需负责搭建舞台、提供设备及审核节目,其他全权交由志愿队伍负责,不管是建党100周年文艺晚会还是创卫、创文晚会,都能办得妥妥帖帖,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让他们在观演中熟知国家的方针政策。
艾德武在田心社区居住了27年,他与众多居民一样,见证了社区的蜕变。“经过这些年的发展,社区的志愿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在常态化、有特色的志愿服务之下,居民的文明素养提高了,小区的治安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改善,邻里关系越来越和谐,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责编: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