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保山市委书记杨军接受《农民日报》记者采访
来源: 农民日报 阅读: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夯实共同富裕基础】《农民日报》访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保山市委书记杨军。近年来,保山市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扛起历史使命和责任,一体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农民日报》访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保山市委书记杨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保山市委书记杨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保山市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扛起历史使命和责任,一体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杨军说:“发展产业是促进增收的根本。保山坚持做大做强高原特色农业促农增收,纵深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大力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高集约度、高科技农业,做大做强保山小粒咖啡、施甸水稻制种、腾冲中药材、龙陵石斛、昌宁红茶等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持续增加。目前,保山现磨咖啡豆稳居全网销量类目第一。”
同时,保山市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打造了“中国五星级观鸟胜地”百花岭、江东银杏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区潞江坝、“中国最美油菜花田”界头、“云南原生山茶第一村”和睦村等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充分挖掘林业资源和生态优势,实现农民经营性收入渠道多元化。目前,全市乡村旅游从业人员2万余人,接待乡村旅游游客3563.87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98.74亿元。
集体经济强,村民生活富;经营主体壮,带动能力强。杨军介绍,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保山市已形成“资产租赁型、股份合作型、项目联动型、产业带动型、物业管理型、有偿服务型、异地开发型、招商合作型、旅游创收型、资源盘活型”10种行之有效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带动增收成效显著。到2021年底,保山市954个村(社区)中,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达70%以上。
此外,保山市还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市累计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245个,入社成员31.1万户,带动农户33.4万户,帮助农民实现收入34.7亿元。
2021年,保山市选取了103个村开展“红色劳务”,组织劳务输出8批次,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0.25万人次,其中脱贫劳动力培训6.7万人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31万人。当年,保山市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0元,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8610.94元,占比66.55%。
实干成就梦想,奋斗赢得未来。杨军表示,下一步,保山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