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苑

人间有味是清欢 ——《浮生六记》读后感

发布时间: 03-07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早已听说《浮生六记》是一本小《红楼梦》,性情文字,脍炙人口,我因种种始终未能一读,幸在《保山日报》周末特刊2021年会上喜获,至爱如宝,品味研读。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该书是自传性散文,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乾嘉年间苏州人,出生于衣冠之家,父亲幕僚一生。沈复儿时生活小康,尔后家道中落。他虽一介布衣平民,没有功名,却是个多才多艺的知识分子。成家后家计清贫,有段时间甚至是饥寒交迫。夫妻俩却志趣高尚,情投意合,矢志不渝。他们吟诗,作画,郊游,聚友,烹肴,兴趣盎然,意兴飞逸。终因封建礼仪家教之害,历尽坎坷,最终与爱妻天人永隔。妻陈芸死后,三白“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书名“浮生”,似乎取自《庄子·外篇·刻意第十五》“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其意是“他们生于世间犹如在水面漂浮,他们死离人世就像疲劳后的休息。”可见,沈复饱读诗书,遣词造句引经据典。书真实记录了沈复平凡而又艰难的一生以及生活中令人难忘的片段。全书共分为六篇,包含《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这里称呼“全书”并不确切,因为作者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书稿写到“嘉庆甲子春”(1804年),之后沈复的日子怎样谁都不知道,他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全部痕迹,只有这一本小书手稿,仅有的小书手稿在之后很长的时间里也并不为世人知晓。直到光绪三年(1877年),一个叫杨引传的人才发现残缺不全的书稿。被埋没百年之久,一颗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璀璨明珠才得以成书,风靡一时。之后,不断有人传阅、传抄、翻印、翻译(翻译成白话文和外文),被更多世人知晓,版本多样,真伪难辨。如今,我读到的是由杨静翻译,中国华侨出版社2018年4月第一版第9次印刷的,只有前四章,据说后两章是后人仿写,不能与原著相提并论,多家出版社并未采纳收录后两章。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作者以《诗经》为模,将《闺房记乐》列为首写开篇,讲述与表姐陈芸结为夫妻,可是,父母却对这对恩爱夫妻的行为看不惯,对儿媳颇有微词,夫妻俩虽伉俪情深,最后终被赶出家门,两人生活举步维艰,但能够苦中作乐,生活过得很有情趣。林语堂先生把《浮生六记》翻译成英文,曾经说过“芸,是中国文学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可爱的女人。”“应该叫世界知道,一方面以流传她的芳名,又一方面,因为我在这两小无猜的夫妇简朴生活中,看他们追求美丽,看他们穷困潦倒,遭到不如意的折磨,受奸佞小人的欺负,同时一意追求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清福……”书中描写陈芸:插花摆设的花艺技巧,参透出陈芸不落俗套的生活品位、眼光和见地;陈芸对李白杜甫诗型的精辟分析和见解,以及“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诗句,可见陈芸的才气;陈芸对婆家尊老爱幼,谦和有礼的美好品德,无一不在文字中体现。夫妻俩在乡间种菜种花,男耕女织,怡情小钓,逢时休闲,踏青郊游等,正是“燕尔新婚,如兄如弟”,这些闲情记事,都是世界上所有夫妻所向往的美好浪漫生活;我也深深被陈芸的聪慧、贤淑、勤劳而又不失情趣、热爱生活所打动,也为沈复与陈芸夫妻间的生活流露出的伉俪情深所感动。可惜,后来妻子生病早死,沈复甚是悲伤,十分怀念妻子,只有把这段感情记忆记录下来,流传后世。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而在《闲情记趣》中描写童趣的部分,更是让人记忆深刻,写得活灵活现,妙趣横生,有些场景仿佛自己也跟着作者一起玩耍了一回,身临其境。因此,很多片段编入中小学生教材作为范文阅读。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书中记录的都是夫妻间的卿卿我我,家庭中的鸡零狗碎以及朋友间游山玩水这些真实的生活琐事,它不像小说脱离实际,也不是流水账温吞无味,而是饱含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在内的活生生的日子,能够被大众喜爱,成为经典,得以流传,本身就是魅力无限之证明!它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幸福的标准不在于仕途有多么风光,家庭生活的美满充实,感情生活的恩爱甜蜜或许更有价值。试问,沈复和陈芸的幸福瞬间,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又有哪个不羡慕呢?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沈复在经历了妻死子散之后,竟然依然能有一份品味生活微妙之美的心,令我实在感慨。试想,生活在当今,虽然不会经历战乱、饥饿、孤苦,但谁能保证不会遇到疾病、失业、失去亲人等其他不幸?显然,大多数人对人生中的挫折和困苦,料想不够充分,不够深刻,太理想化了,经受不起挫折。这正是沈复与普通人的区别——生活的弱势群体,精神的强者。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沈复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向真、向善、向美的思想,是“布衣菜饭,可乐终身,不必作远游计也”的清欢生活。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里有“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诗句。清欢,清淡欢愉,有别于浓得化不开的厚密,是春天萌生的新绿,夏天轻拂的凉风,秋天清和的碧空,冬天被窝里的暖意,是“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午后小憩。能领悟清欢的人,必然是有故事的人,经历过大风大浪,经历过绝望,经历过一筹莫展、出路俱无的人。尔后,风平浪静,潮水退却,威胁不再,心境平和,寂静无波,振作前行。清欢是一种生活方式,有时是人自愿选择的,有时是不得已为之的。有一颗清欢的心,更能“唤醒、点燃、激发”大道至简,去掉功利,不谈策略,只为快乐,坚守内心,让生活回归本真,留给世人真实美好的样子!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本刊特约撰稿人 李安成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

责编:蒋建国YYY保山日报网_www.baoshandai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