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循环致富路 乡村振兴动力足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上半年种烟,下半年种豆,平时养牛,地不闲、人勤劳,致富就没有问题!”返乡青年杨顺东走上了一条绿色循环致富之路。
杨顺东今年35岁,是施甸县太平镇新华村独家村小组村民,全家有三代6口人,温馨幸福其乐融融。
在杨顺东家宽敞明亮的牛圈里,10多头肉牛毛色光亮,膘肥体壮,杨顺东正忙着青豌豆秆添进料槽,牛儿津津有味的咀嚼着。
“我2016年开始养牛,开初养了2头,后来逐年增多,现在养到18头,一年养牛的收入10万左右。”杨顺东介绍说。
“现在农村像你这样年纪的人都外出打工了,你咋还回来在农村干农活?”有人不解地问。
“任做一角钱的老板,也不打一块钱的工!”杨顺东回答得干脆。
2011年至2015年杨顺东和妻子到江苏、昆明打工了几年。他打工是为了出去见见世面,钱没有苦得几个,还要受别人的气。2016年杨顺东回到家乡,跟叔叔学着做贩猪、贩牛的生意。
在市场上跑了3个月,聪明好学的杨顺东发现贩猪、贩牛利润薄,不如自己养殖赚钱。于是他开始养牛,启动他的第一个致富产业。
“养牛收入不错,但是在农村只靠一项产业风险大,还是要发展多种经济,才能真正致富!”。回乡养了2年牛,杨顺东又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新华村属温带气候带,是“红大”特色优质烟叶和冬季青豌豆产区。村里有很多农户靠种烤烟、青豌豆走上了致富路。
杨顺东家有13亩土地,前两年都租给别人种,他决定收回来自己种。2亩种上牛饲料草,11亩种上了青豌豆。利用采收后的烟秆做豆架,烤烟地还没有挥发完的肥力,种豌豆省工省成本,青豌豆品质好。牛饲料问题解决了,青豌豆收入达到了5.6万元。
今年杨顺东签订了13亩的烤烟种植合同。目前青豌豆已经采收结束,杨顺东牛圈里的厩肥正在烟地里堆捂发酵,他的绿色生态烟叶种植产业即将开启,预计收入6万元左右。
“只有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才能真正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村集体的收入富起来,发展的前景好起来。”太平镇党委书记郭瑞钦坚定地说。
施甸县太平镇采取“烤烟+两青+肉牛”的多元化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平台公司+合作社”的有力带动,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2021年烤烟种植17204亩,实现产值7389.06万元,1440户烟农户均收入5.2万元;全镇“两青”(青豌豆、青蚕豆)作物种植达3亩,实现产值1.29亿元,5103户农户户均收入2.5万元。发展肉牛养殖农户5752户,实现收入1.1亿元,户均收入1.9万元。成立合作社18个,探索推进化肥、种子、农药、饲料的统购统销和“两青”作物的有序组织销售,实现农户增收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双赢模式,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赵新梅)
责编: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