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布朗山乡“春潮”涌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眼下,在施甸的布朗山乡,随着一批批心怀乡愁和创业热忱的“新农人”主动投身家乡建设,正涌动着一股股乡村振兴的青春力量。
“我是农民的儿子,对土地有感情,我看好农业,看好我的果园。”在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几场春雨过后,一棵棵沃柑苗正铆足劲生长,今年39岁的布朗族青年李敬祖正忙着给沃柑除草、施肥。
李敬祖的家在木老元乡木老元社区,祖祖辈辈靠着种植、养殖过生活。2004年6月,这个从布朗山走出去的小伙子从保山师专毕业了,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家人都希望他能进入体制内,有个稳定的工作,可是小伙子却选择到深圳打工,先后进过工厂、端过盘子、在私立学校当过老师。
2019年4月,经历了多次创业的李敬祖,又把目光转向了家乡的红土地。经过多方考察,决定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沃柑。说干就干,找挖机坡改梯,开通机耕路,购苗、打塘、移栽,开启了起早贪黑的“土地刨金”生活。
与此同时,李敬祖在距离果园不远的地方建起养殖场,每年养殖香猪、肥猪100余头,还在自家的30余亩咖啡园里养殖了1000余只鸡。
“现在沃柑花期刚落,正在第一次坐果,预计明年可以采摘销售鲜果。”100余亩沃柑种植投入了很多资金,但是看着长势不错的果园,李敬祖充满希望。未来,他要建一个集采摘、体验、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
“从城市回到家乡的年轻创业者们有高学历、有情怀、有头脑、有经验,也有拼劲和韧劲,他们用新的理念影响和改变着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木老元乡乡长祁晓琴很有感触。
施甸县布朗族聚居区曾经贫穷落后,一代代的年轻人都梦想走出大山;如今一座座美丽的村庄掩映群山,一条条水泥路通向家门,一些年轻人又选择回到家乡,带回了先进的理念、技术,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这几天,摆榔彝族布朗族乡90后布朗族青年,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荣誉称号获得者张海彪格外忙碌,村里的春茶进入采摘期、农家乐即将开业、布朗山民宿正在建设,刚刚建成的400平方米茶叶初制厂房里迎来首批茶农……
“我们依托全乡700余亩古树茶资源建设茶叶初制所,实现茶叶集中加工、统一销售,力争把茶产业做大做强。”张海彪欣喜地说,今年计划收购鲜茶20吨,产量可达5吨。
在茶叶初制所一侧,一座占地800平方米的农家乐已经建成,张海彪计划“五一”开业,争取今年把布朗山的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吸引更多人来住民宿、品美食,体验原生态。
去年以来,摆榔乡分两期在大中村、摆榔村实施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建设年猪饭体验馆、布朗文化体验馆、布朗土罐茶体验馆等集历史传承、民族文化特色体验、生态古树茶采摘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民族特色旅游示范性综合体。在实施乡村旅游发展项目中,摆樃乡充分发挥青年人的力量,让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参与到项目建设中。
“乡村振兴,需要青春的力量。我们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摆榔乡乡长陈毕华说。
在摆榔乡布朗族风情小镇,每天清晨,身着布朗族刺绣长袍的李枝清便开始直播,销售布朗族服饰和特色农产品。 “让更多的人了解布朗山,带动更多的人致富” ,这是李枝清的梦想,也是布朗山儿女共同的梦想。(杨丽娟 通讯员 杨佳丽 张应姗)
责编: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