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出深山富农家(党报记者在一线·脚力 眼力 脑力 笔力)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入夏以来连续的几场降雨,让施甸县甸阳镇大寨村山邑寨小组村民杨绍伯心里高兴得比吃了蜜还要甜。
眼下家里种植的6亩芋头即将开花,杨绍伯每天都要下地两三次,仔细查看芋头的长势:哪些快要发新芽了、哪些开始抽花了……杨绍伯细心得如同照看自家孩子一样,舍不得错过芋头每一毫米的生长。
不远处的临时住房外,妻子和母亲正在对刚刚采收的一批芋头嫩芽做最后的挑拣和清洗,几个小时后,这批芋头芽将会在县城里的超市或农贸市场售卖。
能让全家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小芋头莫非是“金疙瘩”?
2021年,杨绍伯夫妻二人一共种植4亩芋头,重点以出售芋头花和芋头苗为主。一年下来,除去运输、肥料等成本,综合收入还有6万多元,实现亩产值1.5万元。
杨绍伯介绍,山邑寨背靠施甸县四大山,这里的村民种植芋头已有2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改良,如今这里种植的芋头品种主要的经济价值取决于芋头花,所以当地的村民都直接称它为“开花芋”。山邑寨小组共有农户75户,其中稳定发展种植开花芋的农户就超过60余户,2022年种植总面积120余亩。
近年来,随着绿色健康的饮食方式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许多像芋头花这样的山茅野菜在市场走俏,常常供不应求,从而带动一些传统的种植产业日趋火了起来。
“种芋头最怕缺水!”杨绍伯告诉记者,山邑寨山地海拔普遍在1500米至1800米之间,非常适合开花芋种植。但由于灌溉引水困难和产品保鲜困难,总体种植规模始终发展缓慢,为了保证芋头花、芋头芽的新鲜,许多农户只能就近出售给前来收购的商贩,中间少了很大一笔差价。
针对这些实际问题,大寨村党总支副书记段绍德介绍,当地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有关部门正在积极帮助规划和协调,计划通过建设小型水库和保鲜冷库来帮助解决区域内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目前,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同时,大寨村“两委”班子也正在为进一步成立相关合作社积极努力地做着工作。
“如果能够有效解决好灌溉供水和冷库储藏等问题,我家计划发展种植开花芋的面积至少要在15亩以上,相信全村种植总面积也还会翻好几倍!”杨绍伯说。
本报记者 李活顺
责编: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