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甸最美志愿者(下)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视频介绍:第二集)
上善若水,德润民心。一个人的善犹如一滴水,反射着道德的光辉。千百人的善汇集成江河湖海,便成了大地上不竭的精神源泉。助人为善、诚恳为善、舍己为善,在施甸这片质朴的热土上,涌动着许多存善念、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和他们的故事。他们是:
在疫情肆虐边境时,两次主动请缨,奋战一线,守卫家园,救护生命的美丽逆行者——施甸“中医院援瑞小分队”的主力医生董美芳。
热心公益事业,33岁义无反顾加入中华骨髓库,34岁捐献造血干细胞,为1名罹患血液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完成生命接力,施甸成功匹配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杨滢。
8年来在公益摄影的道路步履不停,光影不辍,走村串寨,为2000多户农村家庭定格美好时刻,赠送1万多张全家福与个人肖像,向上向善的“全家福公益摄影”项目创始人杨董清。
大喇叭配施甸话,理论宣讲全靠他,用地道的乡音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寻常百姓家,用诙谐有趣的小视频播撒文明之花,用诚挚的热情燃起“强支书”系列风潮的义务宣传员赵从军。
一声呼唤,召之即来,生平所学,奉献边疆,真情支教,哺育桃李的“西安交大研究生支教队”队长林熙祥。
退休不褪色,发挥光与热,10年来,风雨无阻,开展器乐培训,用音乐的力量,唱亮了夕阳红,为老年之旅铺就了一条开满鲜花大道的文化公益老师何建平。
为800多名农民工无偿提供法律援助,先后追讨回农民工工资近5000余万元。用爱撑起一方净土,用法讨回正义公道的法律服务志愿者李国强。
从教31年,初心不改,把爱岗敬业融入生命的每个瞬间,用青春般的激情守望相助,帮带13个乡镇薄弱中小学幼儿园,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教育当成使命的校外活动中心主任李婧。
凝聚产生共鸣,碰撞生成火花,用书的力量引领大众,把图书馆变成施甸文化的布道场,尽显文化阵地独特魅力的图书馆馆长杜海生。
身穿红马甲,手持小红旗,用机智敏锐的预判眼光,全心投入维护城市交通安全;坚持平凡无小事,生命永至上的理念,把自己的责任与光传递给他人的组织部党员交通志愿者王一。
倾力推广青贮饲料玉米示范、黄山羊新品系培育,用心谋事,因地制宜找技术,想方设法育新品,循循善诱促生产,带动群众科技致富的农业科技能手李朝震。
走遍每一条大街小巷,清理每一个卫生死角,劝导每一个不文明行为,只为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在人心,用汗水和智慧创建文明施甸的城市守护者杨寿刚。
胸怀巾帼之志,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百姓心声,帮助妇女解决创业贷款难题,情系“两癌”患病妇女,申报公益金救助64户农村贫困家庭,用法律知识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贴心人段学书。
全心付出,24年来坚持参与“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帮助一大批残疾人群体走出人生阴霾,重拾信心,策划指导他们就业、创业的残联志愿者杨会林。
为施甸的绿水青山,躬身植树,清河修道,演示垃圾分类,践行低碳环保,俯下身子向孩子们教授环保知识,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争当环保圆梦人的王德萍。
用科普教具为孩子们展示科技力量,寓教于乐给孩子们普及科教知识,带着孩子们翱翔科学的天空,畅游知识海洋的基层科普志愿者朱琳君。
摸清困难群众的实际需求,开展送技能下乡、组织外出务工就业、结对帮扶排忧解难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用拼搏乐观的精神带动身边人,实力助推乡村振兴的杨佳凤。
志愿者这一张张朴实的面孔和他们背后的故事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防疫卡点、抗疫支边、爱心护校、网格值守、文明交通、社区村庄,到处都有志愿红的身影。虽然他们没有走上领奖台,但他们点滴的付出和无私奉献写在了施甸大地上,铭记与尊重是我们对这些无名英雄最诚挚的敬仰。
也许,志愿者只是一颗星,而他们的身后,却是满天星光;也许,志愿者只是一棵树,而他们的身后,却是林海莽莽。让善洲故里志愿之光闪烁!让我们一起把志愿精神永远传扬!
(施甸县文明办)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