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 韩家寨迈向扶贫搬迁“幸福路”(春到司莫拉·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在腾冲市芒棒镇韩家寨社区,老党员韩朝友每周定时为老年人理发成为韩家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周末小板凳”活动定期邀请在外工作人员回村上课,为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注入了“源头活水”;老年队的“建家园”行动开发出来的围栏、花盆、菜地成为了韩家寨的新景点……韩家寨易地扶贫搬迁点自2018年搬迁以来,从“稳得住、能发展”上持续发力,以精神文明建设为抓手,从思想上破冰,戳痛点、疏堵点、解难点,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和蜕变。
“挪出穷窝,不代表已拔掉穷根,要拔掉穷根得从思想上做文章。”韩家寨党支部书记朱江艳说。为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家园建设,韩家寨党支部牵头制定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措施,对老人、妇女、青年、儿童4个群体进行分类,同时把党员放到每个群体里,形成党员带头的良好氛围,并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把志愿服务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助推器。
90后青年张根松,是韩家寨青年小组的组长,也是韩家寨精神文明建设的践行者。还在大学期间,张根松就利用假期担任起了韩家寨“周末小板凳”的辅导员,几年来从不间断,如今研究生毕业的张根松回到家乡干起了“大事业”。在谈到“周末小板凳”的变化时,腼腆的张根松变得健谈起来:“这些孩子中宝显喜的变化最大,他家庭特殊,刚来时胆小怕事,现在能侃侃而谈,追着我问东问西。还有韩延琦,刚来时5分钟都坐不住,现在能认真听讲一个小时了……”每一个孩子的变化都是张根松不懈努力的回报。
不仅如此,张根松一有时间就到每家每户去串门,用最接地气的话语动员群众参与韩家寨建设。“以前最不积极的那个最近都天天来问我还需要搞什么?”张根松自豪地说。人才的助力激发了韩家寨搬迁点群众干事创业的活力。
没有经济支撑,文明建设就是无源之水。为了让搬迁点的群众“稳得住、能发展”,社区“两委”积极寻求优质务工企业,为有外出务工意愿的群众找门路,目前已推荐30余名群众到福建、浙江、广州等地务工;成立清洁小分队,积极接洽业务,组织村内剩余劳动力到周边或腾冲城区等地开展保洁服务工作;在村内持续开展免费农村劳动力实用技能培训,目前已开展雕梅、烹饪、制茶、编织等10余场培训,有3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切实提高了群众的就业技能。
社区“两委”还引导群众在搬迁点周边的荒地、房前屋后的巷道、屋内的天台楼脚等闲置空地开发了20余亩“微菜园”, “微菜园”不仅解决了社区居民的“菜篮子”问题,还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农耕习俗,增加了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从“心”融入新生活。
通过不断探索,现在的韩家寨搬迁点党组织“强起来了”,党员“活起来了”,群众“动起来了”。凭着一个个“微景观”、一块块“微产业”,韩家寨搬迁点正在绘就一幅人文美、产业兴的农村新画卷。
本报通讯员 杨玉霞 陈 萍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