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魁星阁到光尊寺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有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在世世代代的演变过程中,与人的生产生活相互穿插、环扣,最终故事变得丰满厚重,在保山板桥流传的传说亦是如此。
据说,三国时期,诸葛武侯兵临永昌,在东河架木为桥面铺木板,称为“板桥”,板桥因此而得名沿用至今。至明朝,商贾云集,人烟稠密,这里被旅行家徐霞客称为板桥街。清乾隆年间以前,板桥街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发生一次火灾,轻则被焚几户,重则燃遍半街,街民常为此忧愁。时有信风水者指出:板桥向北一面通往光尊寺,一面通往北汉庄,犹如一个“人”字,东西两村各据一方,如同人的两只眼睛,四相结构组成“火”字。为截断“火”源,街民自发捐赠修建魁星阁。
魁星阁又名“环秀亭”,坐北向南,中格横跨街心,改风水中的“火”字为“大”字,起截断“火”源之意。魁星阁修建后,经历兵变及社会动荡被毁,现存的魁星阁为2016年重新修缮。其建筑基础坚实,高二丈有余,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屋脊正中有宝鼎镇中,双鳌含脊,风铃叮咚。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沿街居民都要扎制青龙戏耍祭祀,用于克火,慢慢成为习俗。
传说故事的发展脉络,总是被人的情绪作用,最终结果都是趋向人们心之所思所想。人,同样会触景生情。
细雨扑面,看着板桥街道上的人群,我是孤单的,又是充实的。天气虽然阴暗,却充斥着夏天的气息,那种水润过石块的清香,夹杂着老茶馆的氤氲,带着桂香楼的微甜,连着老匠人的笑靥……还有街角一隅的睡莲,那种明晃晃的绿色连同眼光所及的场景一股脑向我奔来,让我觉得这个季节的美妙,这是一种生生不息充满爆发力的能量。我的呼喊被淹没在此情此景中,内心生出一股狂放,执拗地对抗着阴暗,任由两者在左右心房之间缠绵翻滚。
这个季节是绿色的,绿得可以让眼睛呼吸,稻田、荷塘、青山……一碧千里,犹如泼墨一般,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溅到人裤腿上。离开喧嚣的人群,我想找一个旮旯角落偷得浮生半日闲,早听得在板桥镇的五凤朝阳山有一座古寺声名在外,藏于青山绿丛的天地间,成为一方净土,真正融入其中,才发现光尊寺是隆阳区境内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宗教古建筑群,为研究地方宗教发展史和建筑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物证,并具有近现代重要历史时间纪念意义。
光尊寺的宗教发展史和建筑史,从各种碑碣资料中就不难看出。此寺始于唐天宝二年,由南诏王皮逻阁创意,以光大茵方尊圣佛法之意名寺。自明以后,因儒学大兴,道教发展,寺渐成儒、释、道三教合一庙宇。光尊寺坐东向西,依山势筑成七进五院,寺院现存山门、天王殿、玉皇阁、圣母殿、千手观音殿、大雄宝殿、华严阁等建筑。
1942年,滇西抗战爆发后,这里改为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战长官司令指挥部驻地,先后有第十一集团军八十七师和长官部的部分机关人员入住。1944年5月大反攻前,作战会议就由卫立煌上将在该寺文昌宫主持召开。滇西抗战胜利后,为纪念远征军抗战业绩,由地方人士倡议,在光尊寺创办了远征中学。办学期间,先后有一批共产党员被聘为学校领导和教师,以致远征中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保山的革命活动中心,为日后滇西和平解放及民主政权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寺院现存《告滇西父老书》《立煌营纪》《远征中学纪念碑》等历史见证,为古寺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离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光尊寺,除感慨于“楹联上墨宝,殿宇精玲珑,世事千万里,庙众一声钟”外,更震撼于先辈勇于献身和勇于牺牲的民族精神。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那个战争年代,没有真正感受过战争的惨烈,但是,英雄浩气长存,代代相传下来的骨气和毅力,已在青年一代心里深深扎根。(周宏武)
责编: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