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通过村规民约开展自治,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有效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
村规民约“约”出乡村新面貌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人人都自觉遵守,不随便砍树,山更绿了;不乱丢垃圾,村里更干净了,家家户户都向文明村民靠拢。”提起村里民风的转变,龙陵县象达镇的村民喜笑颜开。
近年来,我市引导村民通过居民公约、村规民约等开展自治活动,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村民的凝聚力和法纪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有效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加快发展。
乡村颜值靓起来
“房前后,勤打扫,自家卫生自家搞;条条路,共管护,致富才会有出路……”走进昌宁县鸡飞镇扁木村,写在村委会宣传栏上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每一条、每一句,朗朗上口,字字落实。
“以前村里的污水、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到了夏天,路过的人都捂着鼻子。现在,我们村的‘颜值’提升了不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后,扁木村村民感受到明显变化,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人居环境整治中,并覆盖到各村民小组的每个角落。
扁木村沟坡村民小组86岁老党员毕富甲,每个月的1号都会带领党员群众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在他的引领下,村民自觉行动起来,人人讲风尚唯恐落后,户户争先进决不掉队。沟坡村民小组组长施成林说:“村规民约的作用还是很明显的,谁违反了村规民约,我们会组织村民代表来讨论,对违反村规民约的群众进行批评教育,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和扁木村一样,全市各村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深入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厕所革命”等重点任务,加快乡村振兴示范点、美丽集镇、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风貌。
象达镇象达社区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内容,选取新寨、荒田寨两个小组作为示范小组,由村民自发组织完成小组道路两旁花台支砌、垃圾池修缮、多肉花卉种植等工作。同时规定其他小组每个季度由小组长组织清扫小组道路及公共区域卫生一次,不参加的农户小组长按次收取费用,收取后的资金用于小组的组级资金。
象达社区新寨小组群众说:“村规民约实施以来,村容整洁了,基础设施齐全了,空气也清新了,大家一起种花种草,村里越来越漂亮了。”
文明指数升起来
作为村民实现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乡村文明的过程中,村规民约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象达镇通过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完善,使村民行为准则有了新“标尺”,群众自觉遵守,互相监督,进一步提升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象达镇朝阳社区党总支书记说道:“过去很多事情都需要村干部去协调,但自从建立了村规民约,全村有了一致的行为准则,村民发生矛盾和纠纷时就拿出来比对,心平气和商议解决,争议大大减少,真正做到了从村委拍到村民事村民定。”
施甸县万兴乡将先锋模范人物评选与村规民约相结合,积极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最美的人”评选,以先进为标杆,以典型为榜样,大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模范的浓厚氛围。
目前,万兴乡乡共有3户县级“文明家庭”,以尊老爱幼、家风家教、道德品质为标准分别评选出4位“道德模范”和“最美的人”,文明乡风蔚然成风。“我们村的陈国相家两口子真是没得说,老母亲病了30多年,一直认真照顾,这个道德模范是实至名归的。”万兴乡东安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杨浩流说。
乡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风要正,正在村规。如今,通过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实施,我市各地村容村貌变美了,邻里关系和谐了,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不断增强,村规民约“约”出乡村新面貌。
本报记者 刘自明 赵丽苹
责编: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