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洲同志把农转非指标让给了我” (大力弘扬杨善洲精神)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采访对象:张世庄,云南保山施甸人,1935 年1月生,高级农艺师,1962 年在保山地区农科所参加工作,1965年7月在保山农校任职,1971年在保山地区农科所任职,1979 年在保山地区甘科所任职,1995年退休。
采访组:苏启华 张旭 杨金蓉 王云江 张原华
采访日期:2021年10月16日
采访地点:张世庄家中
采访组:张世庄,您好!您与杨善洲同志有哪些工作上的接触?
张世庄:我在潞江坝道街公社驻点的时候,杨善洲书记来检查工作,我就开始接触他。他喜欢到处看、听、问,到田里去调研,愿意倾听我们科技人员的意见,发现问题就问我们:“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要怎样解决?”那时道街和小平田种棉花,我到道街公社蹲点,杨书记来查看棉花种植情况,我向他反映说:“我们这里适合种甘蔗,不适合种棉花,原因一是产量低,二是虫病多,无法根除,特别是棉铃虫专挑棉花芯吃。棉花种植还是要去西双版纳考察以后再决定是否继续种植。”当年杨善洲书记就到西双版纳考察,回来后他就开始筹备发展甘蔗产业,召集我们科技人员到农科所开会,他说:“就种甘蔗!把旧城的甘科所也搬到潞江坝去。”后来,建立了保山的第一个糖厂——怒江糖厂。
采访组:听说杨善洲同志把农转非指标让给了您,请您给我们具体讲讲。
张世庄:我的孩子出生以后全家共有14个人,光靠我一个人的工资生活,过得很艰难。我爱人病多,儿子6岁的时候得了盲肠炎,经济上很拮据。那时基本上没有米饭吃,都是吃包谷饭。杨善洲书记来检查工作时发现了我的困难,为了让我安心工作,发展好甘蔗产业,他把农转非指标让给了我,叫地区劳动人事局打电话通知我去办理我媳妇和3个孩子的农转非手续,把他们的户口从蒲缥迁来道街公社,在道街公社落户后就搬到地区甘科所,吃国家粮了。这件事情对我全家意义特别重大,直接帮助我家摆脱了困难。我大儿子后来也因为这个非农身份得以到糖厂工作,家里经济条件就慢慢好起来了。后来,我才知道这4个农转非指标是杨善洲书记家人的指标,给了我之后他的家人还在农村过着贫苦的生活。那时农村户口和非农户口区别非常大,老书记的女儿已经符合农转非的条件,组织上让他把女儿的农村户口转了,老书记却一直拖着不办。他说不能因为自己是地委书记搞特殊,却为我这么个科技人员搞特殊,他让自己家人吃苦,却让别人享受好处。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他的高风亮节让我们家人很是感动、感激。
责编:姜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