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湾源远流长的重学兴教之风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上河湾村传统建筑
上河湾村落分布及旅游线路图
原上河湾小学
地处瓦窑镇西北道人山腹地的瓦窑上河湾村,据考证,清雍正时称曼帕寨,系傣族管辖的民族杂居地,设曼帕火头地,后因村建至河边,遂更名为河湾,分上、中、下河湾三个自然村。由于民族杂居带来了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上河湾自古就有对外来文化包容和欣赏及接纳的特性;另一方面,上河湾的地理位置处于分支线地位,往北通往六库经片马至缅甸、至丽江、至迪庆,往南通往保山至德宏、至临沧,往东通往大理至昆明,往西至怒江东岸的瓦房、瓦马、汶上等,至今下河湾村(当时上下河湾都统一称为北山河湾)还依然保存有史上百年古街的格局和部分风貌。
在这种特殊经济文化背景的长期影响下,上河湾形成了“兴学堂,办教育”的传统学风,吸引了瓦窑及周边的瓦房、汶上、瓦马、老营、板桥等保山北片的学生前来就读,与此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河湾教育事业的发展。清光绪32年(公元1906年),以茶发清为代表的文庠生响应废痒堂兴学堂的号召,将瓦窑片区的三所义学合并,在同和街(今下河湾)文昌宫办起了短期初等和高等两级小学堂,后因各村寨没按时上交公共教学基金或少交基金而被迫停办。
清光绪33年(公元1907年)上河湾始办私塾,比瓦窑片区三所义学合并所建的同和街(今下河湾)文昌宫短期初等和高等两级小学堂短一年,由上河湾人辛朝云执教,直到1914年才改为保国民学校,此后,河湾学校一直正常发展。尽管民国16年(公元1927年)瓦窑小学开办,至民国19年(公元1930年)北山河湾乡(原瓦窑乡)已共有上河弯中心小学和瓦窑、丙子吉(今繁华)、和尚寺(今上寨)、同和街(今下河湾)、龙舞、茨竹坪、栗柴坝(今中和)栗坡9所国民小学,民国27年(1938年)赵锡光将军长期从军在外,深知自己家乡的无知贫困落后,要改变这种状态,只有从努力办教育开始,于是就尽力自己出资创办了横山光华两级小学,但河湾小学作为中心学校的地位并没有改变。
更令人值得称道和敬佩的是:在这河湾办学的风雨曲折历程中,以上河湾为中心的校点还修建了历史上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纪念馆——孔夫子庙(简称夫子庙)和观音庙,并且把夫子庙摆在排列第一位的正殿,观音庙摆在排列第二位的副殿。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八为赶孔夫子庙会日,当日要邀请周围乡镇保甲长和热爱教育的乡绅有识之士及学生家长前来捧场祭拜,据说那场面非常热闹,杀猪杀羊杀鸡敬献孔子和观音,大摆筵席,远近宾客几十桌,甚至上百桌,还有做买卖的,赶集的,同时伴以上河湾传统的黄龙和青狮戏耍,载歌载舞,敲锣打鼓,好一派热闹繁华的景象。
据初步调查了解,在近代保山的北部,能把孔夫子像雕塑于庙宇并敬献于校堂,还伴有隆重的每年祭孔庙会,到目前为止瓦窑上河湾还尚属于首例。由此可见,当时上河湾村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学风之浓,兴学办学环境人气之旺了!
当时学校管理实行校董会负责制,校董会聘请有识之士为教师,聘期多为半年至一年,连聘连任,落聘自离,校长还需有两年以上从业经验,并有一定业绩的贤能人士才能担任。校长除了管理教学外,其余的学校修缮、办学经费的筹措与开支、教师编制、薪金发放等均由校董会负责。据说,民国27年(公元1938年)由于赵锡光将军资助修建了横山光华小学后,当时有一部分学生为逃避兵役纷纷转学往横山光华小学跑,为得到庇护新生也多愿意前往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的横山光华小学就读,瓦窑片区出现了上河湾和横山光华两所初等高等小学鼎立竞争的局面,使得上河湾中心校的生源大减,瓦窑北山河湾片的兵源也大减。
当时的兵役法规定各户男丁“三丁抽一五丁抽二”,部队津贴分两部分,中央军享受国家财政津贴,每一现役军人每月十二块现大洋,军服统一配发,地方军津贴供养等要从各乡镇保甲的农民中收取,每一现役军人每月六块现大洋。各户服从的壮丁则自愿去服役,不服从的要强行抓壮丁,否则就要交纳高昂的兵役款,以用此款去请交不起兵役款的贫困户壮丁去代服兵役,以往是只要符合条件的不管到学校或者家里都可以随便抓壮丁。
因为当时吏制腐败横行,当兵服役的大多是交不起兵役款的贫苦农民,所耕种的土地都是地主的,加上当时耕种技术落后,没有化肥农药,农民收成极低,农民收获的庄稼除了交纳地主地租外所剩无几,根本无法承担高额的兵役款。可农民被逼把自己的子女送到部队后,如果到国家中央军还稍好一点,每月的津贴基本还能足额领到,如果到地方部队,有的是津贴拿不到或者缺额减半,有的是在严寒的冬天还穿着背心短裤站岗放哨,因为兵役款不是收不上来就是被地方官把它给贪了而没有如实交到兵役科,地方的兵役款不交就不配发长军服,部队的长官扣克军饷,炊事班的事务长贪污伙食费,所以很多地方军的士兵吃不饱穿不暖,经常挨饿受冻,还要接受近乎苛刻的军事训练和接受长官的拳打脚踢或辱骂,因此农民几乎没有人愿意去服兵役的。
可是赵锡光将军创办横山光华小学的宗旨是让贫困落后无知的家乡人学习知识,造福地方,当时赵锡光将军身为国民党第三十六军第五师的副师长,作为国军先头部队负责在武汉的汉口和鹦鹉关一带实施对侵华日军的武汉保卫战,赵锡光从北伐战争到抗日战争,勇敢正直的威名早已传遍全国,不要说乡镇保甲,就是连保山县政府也不敢派人到横山光华小学抓壮丁。起初各级地方政府和学校都慑于赵锡光将军的威名还不敢轻举妄动,瓦窑辖区的两所学校和县乡保甲都还相安无事。可是后来随着日本侵略军的步步紧逼,中华国土一片片沦陷,对日战事一天比一天吃紧,上河湾学校却随时有县乡保甲的人来抓壮丁,已经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也要急需解决学校的生源问题,以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平稳发展运转,在这种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上河湾小学校董会和校长都非常关心学校的前途命运,多方奔走相告,并联名向保山县政府和教育部门请愿,以期解决和结束上河湾小学这种不正常的状况,以保山县政府为首的地方政府也要解决战争所急需的兵源问题,保山县地方兵源不足与横山光华小学学生不能抓的矛盾和上河湾小学生源严重不足与横山小学学生源严重超编的矛盾非常突出。
迫于国际国内上下左右的形势和压力,上下一拍即合,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保山县政府也煞费了一番心思,为与赵锡光将军达成妥协,时任保山县长的陆人耀先与赵锡光取得联系,好在他们俩是同学,经赵锡光同意协商很快达成一致,后在保山县政府的主持下在北山河湾(今下河湾)文昌宫举行由横山光华小学的校长钏恒刚和老太爷赵瑞祥(赵锡光的父亲)及其校董会和上河湾小学校长及其校董会参加的大会,大会通过了两校校董会统一聘请钏恒刚一人为横山小学和上河湾小学两所小学的校长,县乡保甲不能进入学校内抓服役壮丁,但在周末来去学校途中或在学生家中例外,除了在学校内学习外,县乡保甲在其他地方所抓壮丁学校不得出面保护和干预,至此上河湾小学生死存亡的危机终于平息,学校平稳发展至民国37年(1948年)。
随着滇西抗日战争的不断深入,滇缅公路的修通,交通中心向瓦窑转移,政治经济中心也随之由河湾向瓦窑转移;后经1949年“共革盟”暴乱,河湾学校受到影响;1950年云南和平解放,瓦窑隶属第九区老营所辖,原瓦窑乡上河湾中心小学改为第三完全人民小学。2005年改扩建上河湾小学教学楼工程正式启动,正殿“夫子庙”和副殿“观音庙”被拆除,只有雕龙画柱飞檐走壁的老大门得以保存。
□ 杨成松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