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苑

边屯溯源

发布时间: 2022-12-12 10:31:52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jjj保山日报网

  远眺澜沧江东岸的杉阳古驿站jjj保山日报网

  兰津古渡旧址jjj保山日报网

  东汉永昌郡域图jjj保山日报网

  博南山如今依然雾气笼罩jjj保山日报网

  博南古道有许多与现代公路重合的地方jjj保山日报网

  一jjj保山日报网

  秦国在四川修筑都江堰的时候,负责施工的李冰父子就试着用开通道路的方式,开凿了从四川延伸到今天曲靖一带的五尺道,想以此来拓展大秦帝国在南方的疆土,只不过那时还没有“云南”这个名称。后来朝代更迭,秦汉交际之时,战争使谁也忙不过来管理南方这块充满了未知的土地,于是李冰父子开凿的五尺道只有关闭。jjj保山日报网

  到了汉朝,经历了四代皇帝的经营打理,迎来了一个国力强盛的时代,又遇上了一个宏图伟略、普于筹谋的刘彻,于是尘封的五尺道重新开启。jjj保山日报网

  汉武帝刘彻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偶然发现有一条道路能从南方迂回到西域,于是有了彩云南现的经典大梦。为了追梦,汉武帝的军队在“汉习楼船”的背景下,就名正言顺地开到了古滇池旁。于是从那一年开始,李冰父子开凿的五尺道就得到了无限延伸,“云南”这个名字也逐步酝酿成熟。“云南”所指的这块土地的范围也就逐步有所辖属,并且成为历代中原王朝在大西南重点经营的一个大边屯。通过两千多年的培植,“边屯”管理、边屯生活等蕴积下来的文化现象遍布云南的每一个角落,也就是说,边屯文化现象在云南是一个普遍的现象。jjj保山日报网

  所以说云南的边屯文化,自古以来就是云南丰富多彩的历史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云南弥足珍贵的人文资源品牌。挖掘和推介云南边屯文化,其作用在于继承和弘扬我们优秀的民族历史文化。云南的民族文化最优秀的表现在于:世世代代居住在云南的众多民族,从始至终都能够相依相携、共生共荣、和谐共处。这是云南民族文化最为突出的特点,这也是云南边屯文化的特质内涵。放到今天来看,这种相互包容、吸纳、融合的文化现象是极具现实意义的。如果用这种传统的文化精神来作为现在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的基础,我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构建和谐社会,更好地建设我们的幸福家园,复兴我们的民族文化。jjj保山日报网

  探寻云南边屯文化现象之前,我们得先来理解一下“边屯”二字的含义、边屯文化的概念,以及边屯文化形成的历史过程。jjj保山日报网

  “边”字的繁写笔画多,但却是一个常用汉字,其内容意义也十分丰富。我们熟知的就有着边疆、边关、边陲、边隘、边塞、边地、边远和边缘等多个含义。这些含义总的可以归结到两层意思上。第一层意思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地域空间上的“边”,指距离中心地带最远或较远的地方称之为“边”。在此基础上引申开来,就是用来指划定中心、确定领域范围、包容认可内容的界限也叫“边”;第二层意思是一个心理概念,指的是在政治、文化、经济、民族等领域,远离主体、远离重点、远离热点焦点部分,这层意思上的“边”,指的是非主流、非重点的意思。jjj保山日报网

  在“边屯”一词中,“边”既有地理上非重点的意思,也有心理上非主流的意思。jjj保山日报网

  “屯”字虽字形简单、笔画少,但今天它却不是一个常用字。在大部分时候,人们常常把它理解成“屯集”“屯军”“聚集”“积聚”的意思,当作动词使用。其实它最原始的意思指的是“军队集中驻守的地方”,指的是一个范围、是一个名词,并不是一个状态。jjj保山日报网

  要真正理解“边屯”二字的含义,必须把“边”和“屯”的两层含义都涵盖,否则我们也就无法理解“边屯文化”的含义和内容。jjj保山日报网

  “边屯”二字合起来,最初指的是边疆线上,有军队驻守的边关、边隘、边塞之地。是中原王朝,也就是国家主体,在地域上偏远、政治上薄弱、经济上落后、地理位置上又相对重要的地方派遭军队进行驻守,以此来保证领土和疆域完整,以及国家政治安全。这些驻军的第一要务,也是唯一的要务是保证边疆稳定安全,这种措施就是“边屯”行为。jjj保山日报网

  云南这个地方作为东南亚、南亚乃至世界民族、文化的走廊,文化交流、商品交易活动早于军队的进驻,军队的进驻又早于真正意义上的“边屯”起源。jjj保山日报网

  古代,云南就有“蜀身毒道”存在,东西方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就通过“蜀身毒道”进入云南,各种文化在云南就开始了初始的交融。到庄蹻入滇、秦开五尺道等著名历史事件发生时,中原文化就开始与云南丰富繁荣的本土文化交流融合。jjj保山日报网

  云南真正“边屯”的起源,应该追溯到汉朝汉武帝开疆拓土时代。因为那个时代,国家版图范围、郡县格局、疆域边界、战略纵深优势已基本确定,所以在边关、边隘、边塞上驻兵把持,已经逐步成为国家的常态措施。驻守军队活动范围叫“军屯”,云南的“边屯”最初的形态是纯粹的“军屯”。jjj保山日报网

  汉代,中原文化体系已经形成。已经比较成熟的中原文化,即孔孟思想、老庄思想、汉传佛教等,自然而然地就会随着戍边的军队四散开来,深入影响云南的原始部落或当地土著人的生产生活。几千年来,这种深入和影响从未间断过或是停止过,并且还逐步从单向深入影响转化成双向渗透。开始一段时间,随着军队带来的文化主导着地方文化,地方部落土著文化被淡化、淹没。随着体制完善,局势复杂,军队也要依靠地方上的优势条件才能生存或是完成戍边任务。所以地方文化元素也开始附着在了当时的主流文化上面,并加工、丰富着主流文化的内容。在这个相互渗透、浸染、吸纳过程中,一方面军队给养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当地起百姓的生产物质得到提升、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当地的文明得到进步、推进,最终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复合,难分彼此的文化现象。jjj保山日报网

  这种文化现象就是边屯文化。jjj保山日报网

  边屯文化既不是外来文化,也不是本土文化,它介于两者之间,也包含了两者的内容,是一种多元复合文化。“多元”说的是这种文化现象成分复杂、元素丰富,“复合”指的是这些多种成分和元素已经被时间融为一体。融为一体的过程必须是一个开放、吸纳、浸染的过程。jjj保山日报网

  我们今天说的,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开放和包容,就是这个道理。jjj保山日报网

  在云南,任何地方的边屯文化,仅仅是组成的一部分,一个生动具象体现。比如明朝“洪武调卫”措施,永胜“毛家湾”的形成,云南某个大姓自称由南京应天府迁徙而来等等,这些都只是云南边屯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一个个典型案例,它并不代表这些就是云南边屯文化的具体起源时间或者全部内容。jjj保山日报网

  二jjj保山日报网

  探寻云南边屯文化,从历史的跨度以及地城的广度来说,都难周全。因为从“边屯”的产生,到“边屯”被“文化”这个“化”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它是一个历史的漫长过程。jjj保山日报网

  所以要探寻云南边屯文化,把地处滇西古隘口、博南道发源地、澜沧江东岸的大理州永平县,作为整个云南边屯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一个缩影、一个横截面进行探寻,为的是使边屯文化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所包含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一些,旨在抛砖引玉,使更加精彩的云南边屯文化能够纷至沓来。jjj保山日报网

  那么永平边屯文化与云南的边屯文化是一种什么关系呢?jjj保山日报网

  永平这个地方至少有三个方面可以体现云南边屯文化的特点:一是永平亘古不变的地理位置,一直地处中原王朝东突西进的交通枢纽上;二是置县历史悠久,边屯事件频发,典籍记载丰富;三是汉文化浸染的痕迹明显,形成并保存着一个汉文化的“飞地”所在。jjj保山日报网

  首先来看水平的地理位置。jjj保山日报网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水平现在所处的位置不是在祖国的边疆线上,所以它不是一个边疆县。但在历史上它却始终处在云南的一个重要关隘上,是一个重要的边关县。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边关县,所以它一直是中原王朝在南方的一个边屯重地。jjj保山日报网

  从云南地图上可以观察到:一直向南流去的国际大河——流澜沧江,在水平这里突然间向西北折行了数里,形成了一个大的拐点。这个拐点环湾紧紧怀抱了横断山脉的博南山,形成了“一江环一山”的地理奇观。这个地形特点,使水平显得独立封闭。但是,古代的国际通道“蜀身毒道”的博南路段翻山跨江而过,永平由此成为一扇向世界开放的大门,使这里与外界有了频繁的交流。这种既封闭又开放的地理格局,使永平成为“进可以控制保山,补给前线;退可以屏障大理,巩固后方”的重要军事关隘,进退之间,永平既是前沿又是后方。jjj保山日报网

  所以历代皇朝国权谋划江山社稷时,对水平这个南方要隘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思虑掂量。这点可以从旧时的“博南”,现在的“永平”两个县名看出来。jjj保山日报网

  早在东汉永平年间,永平就被确立为军事要隘。立县时就被称为“博南县”。“博南”二字的来意,就源于境内的博南山和翻越博南山的“博南古道”。而“博南”二字最初的寓意则是“博达南方”,通过这里可以到达广袤的南方,取意有着中国南方要塞、古道咽喉的意思。1274年,改置“永平县”,历经元、明、清至今700多年,寓意都是希望这个处于边远偏区的南方要塞“永远太平”。jjj保山日报网

  很显然,只要这里太平,南方就会无患,中原政权就多一分安全,皇帝就能省一份心。jjj保山日报网

  永平县既被险山恶水阻隔,又处在古代蜀身毒道“博南道”段上——这种既封闭又开放,既自成一体又与外界紧密联系,既可控制前方又可以屏障后方的地理位置,使永平自古以来不断接纳着一拨又一拨的戍边守军。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里始终与外界保持着军事上的、商业上的、政治上的频繁的联系。各种南来北往、东来西去的外来文化在这里汇集、交融、激荡,最终使永平形成了特点突出、丰富多彩的边屯文化。jjj保山日报网

  三jjj保山日报网

  我们从许多典籍可以看到关于永平边屯史叙述的丰富内容。jjj保山日报网

  《水经注》记载有一首古老的歌谣:“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jjj保山日报网

  “汉德广,开不宾”意思是大汉王朝的德政措施广博宽施,开发了不朝贡的地方,这是一个大背景。在这个大背景下,才有“渡博南、越兰津、渡澜沧”的三个具体措施。以“超度”“翻越”“泅渡”方式通过的博南山、兰津古驿、澜沧江,都是永平境内标志性地名,通过这些地方,其最终目的是“为他人”,“为他人”意思是为了其他的人。从心理归属上讲,过了澜沧江,就更加蛮荒了,过了澜沧江,天就不是自己的天,地也不是自己的地了,人就更不是自己的人了。这是以永平为限、以永平为界的描述。jjj保山日报网

  总的来说,这首民谣反映的是永平边屯历史的起源。古歌唱出了博南山在大汉王朝的背景下,成为疆域拓展的一个起始点。jjj保山日报网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写的《徐霞客游记》60万字,其中描写大理的内容有25万字。在遍游永平后,他用了五篇游记近三万字记载了永平的山山水水,最后,在他的游记里发出了“迤西咽喉,千古不能变也”的感叹。“迤西”中的“迤”指的是迂回而来、迂回而去之意。“西”指西方,具体指的是印度、意大利等。可谓一语准确地道破这里为什么是边屯重地的天机,并在游记中详细陈述了“迪西咽喉”的地理,地质、地貌成因。jjj保山日报网

  明代谢肇淛在《过漾备渡谣》中有“过了漾备渡,阎王请上簿;到得龙尾关,才是到人间”的诗句。漾备渡即漾濞江上渡口,永平置县以来的界限。说明当时漾濞江上渡口以西的永平一带地理自然条件艰险,是一个布阵排兵的天然屏障。jjj保山日报网

  民国年间,谢式南的诗:“笑指青天月一弯,请歌一曲博南山。博南往事君知否,金齿西来是汉关。”诗句直接把永平描绘和定位成了汉朝的军事关隘。jjj保山日报网

  历史上最早的铁索桥——霁虹桥,横亘在金齿关隘数百年,历代王朝复建翻修18次。日本侵略军在1941年出动242架次飞机,对霁虹桥等地进行狂轰滥炸,企图截断西南通道。jjj保山日报网

  这些典籍诗歌以及事实,都是永平作为边屯重地的铁证。jjj保山日报网

  几千年来,永平这个地方在交通上从来没有被冷遇过。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的边屯历史相对更加悠长明晰、边屯色彩更加鲜明浓烈,当然边屯文化现象也就更加突出,最终形成和保存了边屯汉文化“飞地”的文化区域特点。jjj保山日报网

  四jjj保山日报网

  如今,永平的边屯文化现象,体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在人们的服饰、饮食、住房、交通等等方面,至今博南山都保留着一些汉文化因素。具体包括:永平脉络清晰的边屯驻军历史,亟待研究开发的谱牒文化,丰富珍贵的古道文化资源,值得挖掘和弘扬的马帮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民风民俗,精彩纷呈的人文文化,特点突出的饮食文化,各民族之间最大限度的融合现象,保存着历史上边屯和驿站格局的村庄文化等方面。jjj保山日报网

  □ 张继强jjj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jjj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