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要闻

会理,古城新韵满园春(一带一路行走笔记)

发布时间: 2023-01-16 10:38:41

来源: 保山日报  阅读:

 www保山日报网

  人间烟火味www保山日报网

  古城龙腾狮舞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科甲巷www保山日报网

  古城钟鼓楼www保山日报网

  □ 李美桦www保山日报网

  暖冬时节,浩瀚的蓝天,明媚的阳光,暖融融的风,把古城会理装扮得活色鲜香。在这个温暖如春的地方,流连于古朴的老街小巷,漫步在斑驳厚重的青石板上,在晨钟暮鼓的袅袅余韵中,体验超脱世俗的休闲,感悟古城民风的淳朴,尽享岁月静好的惬意与安详。www保山日报网

  舒适的宜居气候www保山日报网

  舒爽的气候,宜居的环境,最能留住乡愁。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彝语称涅底尔库,意思是春天永驻的地方。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山水入画,四季如春。盛夏时节,绿树葱茏,空气里凉凉的芬芳,把清凉舒爽演绎得淋漓尽致。入冬以后,蓝天一碧如洗,金色的阳光就像奶奶温暖的脸颊,小被子一样暖和。舒适的气候,让到会理发展的外地人,来了就不愿离开这个地方;很多走出去的会理人,上了年纪又回到心心念念的会理养老。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年均气温15.1℃,无霜期长达250天,四季不分明,季节之间没有明显的过度。会理最热是在5月前后,很少有超过30℃的天气。一旦进入雨季,就是到了三伏天,白天也仅为24℃~27℃,让人无比的舒爽。会理的冬天很暖和,即便是三九严寒,中午也有19℃左右。外面酷暑难当,在火炉里炙烤的时候,会理是难得的清凉世界;北方冰天雪地,饱受严寒之苦,会理却暖阳高照,和风习习,是一方温暖的福地。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冬暖夏凉,这种天气特别适合年轻人。从春到秋,他们用青春和时尚让古城脉动着时代的气息。即便到了冬天,依然有矜持的女孩打着太阳伞,戴着墨镜,穿着裙子,在款款的笑声中,让绚丽的阳光把少女飞扬的青春展露无遗。当然,严冬时节她们也会拥有漂亮的羽绒服,但那大多是摆设,表明自己也曾经历过寒冬的考验。这样的气候,更让中老年人喜爱。每天早晚,广场上、滨河岸边,跑步的、舞剑的、练太极的、跳广场舞的,好不热闹。就是到了数九天,公园里、草坪上,依然有很多人围在一起打牌、谈天,在温暖的阳光下释放内心的安宁与闲适。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光照时间长,早晚温差大,特别适合瓜果蔬菜生长。严冬时节,外地蔬菜全靠大棚增温保湿,会理的青菜白菜莴笋萝卜香葱蒜苗,却在暖阳的滋润下,长得无比的鲜嫩水灵。在外地工作的会理人,对家乡清甜可口的蔬菜情有独钟。就连很多远方的游客,走的时候都会捎上一筐时鲜的蔬菜,作为馈赠亲友最好的礼物。www保山日报网

  和煦的阳光下,农舍房前屋后红红的柿子,围墙上、栅栏上、花架上,蓬蓬勃勃的炮仗花、星星点点的三角梅,公园里含苞绽放的白玉兰、腊梅花,用斑斓的色彩,把古城点缀得春意盎然。置身于这样的世外桃源,你会忘记寒来暑往,在蓝天白云和清新的空气中,尽享大自然最美好的馈赠。www保山日报网

  厚重的文化根脉www保山日报网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得名,曾先后为郡、路、府、卫、州的领地,至今保留着4街3关23巷棋盘式格局。作为古南方丝绸路上保存完好的古城会理,在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丝路古道上的声声马蹄,莘莘学子的琅琅书声,让这座古城在历史的烟云里留下了厚重的文脉。古城里的街巷、大院、门楼、牌坊、匾额、屋檐、雕窗、墙砖、青瓦,本身就是一个个活着的文化地标。那些蛰伏在历史尘埃里的鲜活故事,让这座千年古城弥散着文化的气息。www保山日报网

  古树掩映下的金江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经过260多年的积淀与变迁,如今已经成为会理一中的校史陈列室。“高阳遗泽”“荟英堂”的匾额,依然高悬于书院的厅堂之上,“三畏”“四箴”的治学诫训,仍是会理一中进行传统教育的箴言警句。书院内古风俨然,陈列着从金江书院沿袭至今的珍贵史料,以及一中师生的书画精品。慕名而来的旅客,到了这个地方都会放慢脚步,穿过宽敞的大厅,寻觅古丝绸南路上重文兴教的翰墨书香。www保山日报网

  科甲巷古朴幽深,厚重精致,一座座明清院落古韵犹存。无论是悬挂在大院门口的“大夫第”“进士府”,还是胡家厅堂里朱元璋所赐的画像,吴家大院屋檐上的绿陶瓦当,巷口威严高大的照壁,无不彰显出大院主人昔日的显赫。会理自明清以来,贡生、举人、进士达390多人,这条宁静清雅的小巷,不仅是封建科举制度的见证,更是古城文脉兴盛的缩影。www保山日报网

  牌坊上高悬石青色“西成”牌匾的巷子,与隔街名“东作”的小巷相望,它不仅用“东作西成”诠释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闲适,更寓意着春天耕作,秋天收获。这里过去是往来马帮驿站所在地,马店、织染、装裱、扎纸、炮仗等古老行当,给小巷留下了繁华兴盛的烙印。让人称道的是,巷口立有清光绪十一年的《禁止碑》。这块镶嵌在巷内墙壁上的红砂石碑,以“重廉耻而端风俗”为主要内容,是官府约束居民行为的市政管理规定,被誉为近代城市管理的现实范本。www保山日报网

  内城的主要街道以钟鼓楼为中心,呈十字形延伸到四城门,成为东、南、西、北四条主要街道,构成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九,以南北中轴线为中心的棋盘式格局。整个古城面积近25万平方米,其中明、清两代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就有18万平方米。凌霄楼、北城门、仓圣宫、粤省会馆以及城郊巍巍白塔、白马寺,无不见证着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蕴。走在古街的青石板上,迎着凉滋滋的晨风,深吸几口清新的空气,扩扩胸,舒舒臂,再放心地吼上几嗓子,那是一种别样的奢华和享受。www保山日报网

  诱人的风味美食www保山日报网

  特色美食,最能让人记住一座城市。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农业资源丰富,农特产品众多,能充分满足多样化的饮食需求。会理自西汉元鼎六年建县以来,历经汉唐、元明、南诏、大理政权的变迁,千百年的吸纳、传承和创新,在饮食上源出川味,兼有滇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形成了风味独特的会理美食文化。www保山日报网

  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会理人,回来就会先找家羊肉馆,美美地吃一餐羊肉。会理黑山羊肉质细嫩,无膻味,鲜而不腻。羊肉全锅汤、羊肉火锅、火爆羊肝、烂刀羊肉、红烧羊肉、烤全羊……均是人间最美味的佳肴。会理吃羊肉不分季节,从早吃到晚,从春吃到冬,街巷内并不起眼的羊肉馆,从早到晚生意兴隆。会理人最喜欢的是带皮的全锅羊,带皮的羊肉软糯劲道,羊头羊蹄皮薄肉嫩,羊肠羊肚鲜香脆爽。店家早早地起来,把刚宰杀的羊肉砍成大块,放锅里煮至八九成熟,再捞起来盛在筲箕里。有客人来再切成块片,倒进放有香菜番茄羊汤的铜锅里边煮边吃,舀上一碗鲜香的羊汤,打上一个麻辣蘸水,就着会理特有的小灶酒,让人尽享舌尖上的美味。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盛产铜,城里乡下都喜欢用木炭为燃料,在冬春季节烹煮红铜火锅,以腊猪脚、猪排、鸡块加汤清炖,上面铺上一层剁碎的鲜肉和豆腐做的肉丸,用胡椒生姜香葱调味,既有腊味的浓香,又有土鸡的鲜味。餐桌上除了铜火锅,再配几个家常菜,主客围坐,品酒吃肉,待火锅中的丸子和肉吃得差不多了,就着鲜汤煮时鲜蔬菜,火旺汤滚,香气氤氲,其乐融融,显得别样的温馨。www保山日报网

  鸡火丝饵块也是会理人的最爱。用铜锅把水烧开,放入切好的饵块丝、嫩白菜丝,煮八成熟,用漏勺捞在大碗里,密密实实地铺上切成细丝的鸡肉、精瘦火腿和新鲜瘦肉,冒上两勺用鸡、火腿、鲜肉、筒子骨等慢慢熬成的香汤,再放点红油豆瓣,撒上几颗葱花,浓浓的香味就扑鼻而来。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端午有吃药膳的习俗。端午节还没到,附近村民从山上采挖的药根早早就涌上了街头。把新鲜的药根仔细刮洗干净,加上乡下土鸡、腊猪脚、陈年火腿,放在砂锅里用文火慢慢地炖。在他们看来,药膳汤宜清淡,熬制须掌握好火候,更得有耐性。咕嘟咕嘟的声响,伴着淡淡的药味,浓浓的肉香,让端午的氛围愈加浓厚。做好了药膳汤,除自己享用外,三亲六戚,左邻右舍,也会送一砵让人家品尝。满满的情意,就在这浓香袅袅的药膳汤中更加粘稠。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出产丰富,众多的家禽家畜,鱼虾水产,瓜果蔬菜,山珍野味,成就了这座芳香四溢的美食之城。流连于会理古城,在阡陌巷尾间品一品当地的攒碗、肉丝、扣肉、烧白、香肠、风肝、血旺、血豆腐等家常菜肴,尝一尝羊肉粉、抓酥包、熨斗粑、稀豆粉、鸡枞饺、冰粉、荞粑、薄片、筒骨、火麻子稀饭等小吃,让味蕾感受特别的味道,留下人间最美好的回忆。www保山日报网

  丰富的地方特产www保山日报网

  丰富的物产,滋养着当地百姓,也润泽着一方文明。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是古南方丝绸路上由川入滇的要津,古城内街巷纵横,商铺林业。来来往往的客商,悠闲自在的居民,喧嚣热闹的集市,用本真的人间烟火味,尽显这座古城的兴盛。www保山日报网

  菜市场内外,时鲜蔬菜,特色水果,琳琅满目。红红的桃,黄黄的杏,碧玉般的葡萄,糯糯的小米蕉,香甜的早熟蜜芒,绿绿的豆荚,嫩绿的南瓜,紫红的茄子,红红的西红柿,水灵灵的白菜青菜,白白胖胖的折耳根,以及又红又嫩的汉菜,五彩斑斓的色调,让古城平添了几分生机和灵气。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作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石榴之乡,以40万亩集中连片的石榴产业基地,成为国内最大的石榴产业园,绘就了一段振兴乡村的传奇佳话。会理石榴果大皮薄,颜色鲜艳,看上去特别的憨实饱满。石榴成熟的季节,会理乡村是石榴的世界,硕果累累的石榴园里,一个个缀满枝头的红石榴挨挨挤挤,密密实实;城里城外车水马龙,石榴交易市场热闹非凡,外地客商云集会理,用南腔北调喧嚣出这方沃土的富庶。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属中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海拔自北向南逐步降低,孕育了丰富的绿色生态农产品。会理北部,高山峡谷,风景如画,20万亩优质华山松,撑起了高山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希望。平坝地带,土地肥美,大片的茭白依水相生,随风而动,好像一道道灵动的绿色长廊,蜿蜒数十里。金沙江畔,光热条件优越,适宜热带作物生长,所产的优质芒果品种多,糖分充足,果肉细嫩,入口即化。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野生菌丰富,入秋以后,野生的黑木耳、山蘑菇、牛肝菌、野松茸随处可见。称得上菌中之王的当数黑色的松露,这个时节,街上随处可见一篼一篼的黑松露,价格虽然比野生菌贵,但吃法却不那么讲究,洗净,切片,放火腿青椒大蒜爆炒,或将松露切成颗粒和着韭菜素炒,这种豪爽大气的吃法让外地客商啧啧称奇。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南北狭长,土地肥沃,阳光充足,早晚温差大,立体气候明显。除了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产品外,高山上的华山松、核桃,平坝地区的石榴、桃子、花红、杏子、李子、梨,河谷地带的芒果、香蕉、木瓜、柑桔以及种类繁多的早市蔬菜,让这方水土更加安宁富足。www保山日报网

  温馨的生活家园www保山日报网

  温馨的生活环境,就是寄放乡愁最好的地方。www保山日报网

  会理有“小春城”的美誉,宜人的气候条件,让这座古城贴上了温暖的标签。我刚到城里工作的时候,一位老人告诉我:这地方好,不管在哪儿你都暖和和的。时间一长,我才慢慢读懂了这座小城,品味出这句话的内涵。www保山日报网

  我和爱人都是乡村教师,有机会调到城里,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事。进城后,我到政府部门从事文字工作。我发表过不少文学作品,但能不能胜任新岗位的工作,心里直打鼓。办公室的领导和同事不断地鼓励、扶持我,逐字逐句帮我修改文稿,使我成为业务上的骨干。爱人进了城区小学,老同事手把手地带她,让她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同事、同学知道我们照管孩子忙不过来,有空就会过来搭把手。时至今日,我们仍然时时想起那些暖心的瞬间。www保山日报网

  在城里时间长了,我慢慢感受到会理人的实诚、厚道,犹如这座温暖的城市。有一次,省上的同志来检查工作,在街上他临时说到农贸市场转转。到了干杂店,他从包里拈出砝码,往柜台秤盘里一放:嘿,准的!他又试了熟食柜和肉摊上的秤,依然分毫不差。市场门口有人摆地摊,他抓过那把老式杆秤,问卖梨的大嫂:“你这秤,准吗?”www保山日报网

  “准的。买了梨,你到市场里的公平秤上试试就知道了!”大嫂笑眯眯地说。省上的同志试过砝码,对我们连连点头:“没想到,会理的民风这么好!”www保山日报网

  在会理人眼里,街巷里的明清院落,鲜香味美的小吃,淳厚质朴的乡音,总是那样亲切。在北京打拼了20多年的云子大姐,退休后回到了会理,她乐哈哈地对我说:“会理的气候、阳光、空气,鲜嫩的瓜果蔬菜,厚重的本土文化,是大城市没法比的……”www保山日报网

  其实,会理除了宜人的气候、舒适的环境,还有纯朴善良、积极向上的会理人,是他们让这个城市温暖如春。在我们身边,帮民工讨要工钱,成功化解一起起劳资纠纷的司法调解员沈学莉;为让乡亲们了解党的政策,在家乡建起广播站的退休老师陈作恕;拖着伤腿坚守在聋儿语训班讲台上的肖朝美;视患者为亲人的陆春祥大夫;孝老爱亲的沈朝明……一个个普通的会理人,他们用最质朴的人间底色,温暖着这座城市。www保山日报网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石榴之乡,一代代人的努力,会理多了一张张新名片。节假日,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会理的古街小巷,成了“自拍族”炫“朋友圈”的网红打卡地。古城保护,新区开发,康养项目,文旅融合,三产联动,一幢幢新开发的楼盘,一个个地标性建筑……楼高了,路宽了,城美了,人的精气神更足了。如今,会理实现撤县设市,让这座全国最年轻的城市步入了加快发展的快车道。在向新时代奋进的旅途中,它更像一幅春意盎然的壮阔画卷,充满朝气和活力,脉动着勃勃的生机。www保山日报网

  本版图片由黄正伟摄www保山日报网

责编:刘自明www保山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