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八二、三事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 赵从文
每年的正月初八是保山传统的卧佛寺庙会,庙会赶三天,几乎天天人满,热闹非凡。在保山城北15公里的云岩山麓,有一处自唐代以来就香火缭绕的佛教圣地,它始建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里有着世代相传,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也有“发扬光大”的说法。
先从这尊卧佛说起吧。相传,这里有个石洞向西延伸,最远处已达怒江。一次,怒江突发大水,汹涌澎湃的江水不断从洞中流出,平坦的保山坝的万顷良田,一时间变成了一片汪洋,田园立马变成了泽国。正在这个时候,一位傣族青年,他是一个货郎担,家住在怒江西岸,他知道大水是怎么来的!他心急如焚,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一头挑着货郎,一头顺势躺在河里,用身体堵住了洞口,解除了水患。后来,人们为了颂扬这个年轻人的丰功伟绩,遂就在洞中取来巨石雕凿成佛,据一些年纪大的人说,原来那位大佛还在的时候,只要走到他的耳朵边,就能听到“哗哗”的江水声。
千百年来,老摆夷(傣族的俗称)一直把这位抵挡江水的年轻人视为自己的祖先,把他供奉为神灵。直到如今,仍然可以看到。数不清的傣族群众前来供奉这位卧佛。
卧佛寺依山就洞而筑,以石洞为主殿,洞内钟乳石倒悬,千姿百态。建筑物分为前后两院三殿。洞外山崖嶙嶙,松挺柏翠。寺前有一两亩见方的水池,清澈见底,鱼翔浅底;池中有一栏亭,四周垂柳摇曳。
由于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卧佛寺曾受到了一些破坏,特别是佛像一类的东西,基本上是没有了。好在一支部队进驻了那里,建筑物保存了下来。20世纪80年代初,地方上对古寺进行了很好的修复,寺庙焕然一新。最引人入胜的是洞中大殿中神采奕奕的五百罗汉,无不栩栩如生!
1987年,旅缅爱国居士付凤英女士捐赠了一尊长达一丈八尺的白色玉石卧佛,安放在大殿里,成了我国最大的玉佛。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专为卧佛寺题赠了“云岩卧佛”之匾,大大提高了这座古刹的知名度。
既然说了古刹是座修建在溶洞里的建筑,这必然就和溶洞分不开了。作为横断山区的保山,有不少喀斯特地貌,这里常出现的就是连绵不断的喀斯特溶洞。有的在地下有许多分支,不知在什么地方才是个尽头?
卧佛寺大殿里面的溶洞很深,游人们常常三五成群地点着松明,慢慢地到里面去游览。后来出于安全起见,一段道路就被封死了。但是,溶洞通得很远,人们还是相信的。有这么个传说:很早以前,卧佛寺的溶洞通向怒江边,还有的说通向卧狮窝。卧狮窝在保山城南7公里处,俗称石花洞,《永昌府志》称“芭蕉仙洞”,里面同样有一个喀斯特溶洞。几个好事的人捉来了一只小狗和一只小猫,放入卧佛寺的溶洞口,让其互相追逐,看看它们到底到什么地方去了。三天三夜过去了,第三天即将过去,石花洞内钻出了一只疲惫不堪的小猫,小狗却不知去向。传说归传说,但越传,这里就越神秘,保山的风光景点越精彩!
石花洞是保山的外八景之一,也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旅游景点。石花洞高大宽敞,入口处有大片芭蕉林,每当雨水打在芭蕉叶上,“沙沙”的打击声,别有一番情趣。越往里走,洞壁越矮,叉洞也多了起来。洞中有洞,其姿态各异。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如钟、如伞、如莲花……也难怪有人把它叫作“芭蕉仙洞”。
明崇祯年间,大旅行家徐霞客来到了保山,在他的游记中动情地记叙了游览石花洞的感慨:“火至,燃炬入洞。始向北,即转东下四丈余,至向所入昏黑处即转北向,其下已平,两崖石色有垂溜成白者,以火烛之,以手摩之,石不润而槽,纹甚细而晶。土人(当地人)言:二月间石发润而纹愈皎茁,谓之开花;洞名石花以此,石花名颇佳,而志称为芭蕉,不知方言之妙也。”徐霞客这位大旅行家本来到过的地方就不多,但他能够这样动情地描写过石花洞,真是难能可贵!
卧佛寺是保山最热闹的庙会场所之一。庙会一赶三天,天天热闹。届时商贾云集,货摊遍地,还有来自四面八方的民间文艺表演,热闹非凡。近几年来,一到这段时间,卧佛寺周围的道路是根本无法停车的,只能徒步往返。
人们到了卧佛寺,除了瞻仰卧佛和八百罗汉,就是到池塘边乘乘凉,顺便去喂喂鱼。说起喂鱼,这池塘里的鱼是不能随便喂的,它的饲料是专门有人卖的。
过去,这个水池也养着鱼,但是只养不吃,池塘里的鱼就越养越大,这也成了卧佛寺的一景。若干年以后,这个池塘里又养起了鱼,鱼的品种是否和以前一样?无从考证。但有人无意中发现:有人丢下的葵花籽,被鱼吃了以后,把葵花籽的皮吐了出来。
“卧佛寺的鱼会嗑瓜子!”这一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被传播开来。据说,当年《春城晚报》的记者还来考察过,大家认为是件趣事!但愿保山风景区的趣事一件比一件还要多啊!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