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龙村的香气(二)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在封家古茶坊制茶
李友芬女士在封家古茶坊
李友芬女士制作雷响茶
1942年封维德颁布的《梁河设治局为禁绝鸦片改种茶林告民众书》
1942年颁布禁烟令的封维德(封镇国之子)
□ 刁丽俊
李根源先生于1922年出任过北洋政府农商部总长,并兼过代国务总理,陆滢为当时中国茶叶领域的权威,在农商部与他为旧同事,有特别的交情。陆对李之邀请“未便推诿”,于是李总长电函中国茶叶公司,商准将陆滢先生借调到腾冲组织茶林培训班。
聘请到陆滢先生后,李根源先生为了使腾冲茶叶事业有序进行,于当年10月30日给腾冲第九区谷运生暨地方父老专门写信,对腾冲茶业发展的有关事宜作了切实安排。他在信函中写道:“查腾冲气候土质,均宜植茶,龙江封少藩君所植茶叶,品质尚佳,惟以制法不精,香味亦欠。去冬归里,乃促其改良制法,推广栽种,卑产量增多,运销国外,增加地方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兹者少藩来省,陈述组织茶业生产合作社,推广种植情形,并悉台端热心倡导,实深欣慰。惟创办之初,农民识见浅陋,不无观望徘徊。务望以坚忍不拔之志,专恒持久之心,由努力推进,俾收宏效,是为至要。其栽培制造方法,经由封少藩聘请中国茶叶公司技术专员陆澄溪先生到腾教授学生,广为指导。陆君到后,一切希为协助。至所需植茶之山地,倘有不明事理之山主,既不自行垦殖,又不允许租赁者,尽可遵照政府公布之垦荒条例承领种植茶树,无使旷废。嗣后如有需源助力之处,尽可随时函达,并希望将此意转达地方人士,协力锐倡办,是所切盼……”
此外,李根源以云贵监察使的名誉将封维德委任为云贵监察使署咨议。
1941年初,中国茶叶公司技术专员陆滢先生背负着李根源先生的重托、封少藩先生的厚望,带着妻子和女儿陆明、陆顺,小儿子陆全等不辞辛劳,风尘仆仆奔赴极边之地的腾冲,对学生进行技术传授。陆滢,字澄溪,江苏南通人,他是国民政府中央经济部中国茶叶公司技术专员。他曾办过南洋茶校,亲手创建了祁门茶厂,改良栽植,提高了祁门茶的价格。国人评价他为“中国茶叶公司的重要人物,全国不可多得之茶业专门人才”,对于茶业曾出洋考察,积有数十年的经验。
陆滢先生一家抵腾后,被安置在腾冲城外白果巷头地方绅士董殿家居住。陆滢是一位茶迷,甚至是一位茶痴,尽管当时已年近古稀,到腾冲不几天,即拄着拐杖步行到各个种茶区域实地调查。他认为腾冲宜茶的中部地区,可与东印度主茶区的阿萨姆相比;高黎贡山西北坡的高地,可与北印度大主茶区的大吉岭相比;龙江西侧沿岸则可与宜良相比;全县雨量充沛相似于东印度之溪塔江。至于怒江流域及七土司地跟更近似于锡兰全岛的条件。他根据实地勘察,写出了《腾冲茶叶概况》的调查报告,得出了“腾冲雨量较多,植棉较难,惟茶得天独厚”的结论。
志书里说,腾冲发展茶业的工作,由李根源“登高一呼,万山响应”,时任腾冲县长的邱天陪“热心扶助,毅然拨地税款,创办茶校茶园”。茶校茶园一建,一时风起云涌,各乡镇,各设治区学生争来投考,甄录满额,尚纷纷要求入校,数逾百人。同时各地绅商组织植茶公司。
1941年5月,由封少藩发起创办的“腾冲茶林训练所”开学,地址在腾冲城内忠勇路街县党部内,李根源先生任名誉所长,刘楚湘和刘福铭先后任所长。学生由28个乡镇及沿边土司地每乡推选保送具有高小毕业水平、有志学茶的青年二十多人。学业期为一年。
封维德根据多年种茶制茶的经验和工艺,编撰了一本集育种、种植、茶叶加工技术的《种茶浅说》。他在《种茶浅说》一书“自序”中写道:“继承先志从事茶业,增补栽种,研习制法,举凡选种、育苗、移植、中耕、除草、施肥、采摘、炒青、揉搓、烘焙、精制、装箱等项工作,皆精心研究,数年之间产量日增,品质日良,销路日辟,获利日丰,封家茶之声誉已传遍腾龙边区矣”。该书成为“腾越茶林业专门训练所”的专用教材,并由封维德亲自上课主讲。
《种茶浅说》作为教材发放后,刘楚湘还亲笔批注:“此书已请县府分发各乡镇公所、乡中心小学校,负责讲演宣传,并令各乡镇高小学校列为正课,实现生产教育”。窜龙的老人说当时的腾冲,确实小孩子放学路上都在唱“白毫丰富滋味好,芽尖肥大产量高,那个产量高, 佛海边销茶呀,运销前后藏……”
刘楚湘是腾冲人,曾任腾冲县中学校长、国民政府众议员、云南省执法委员等。可见该书当时影响不小。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封维德任梁河设治局局长。
梁河县与腾冲相隔只三十多公里,梁河与腾冲山区在很长一段时期一度把罂粟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广为种植,龙川江流域的农户普通种植罂粟,以作为家庭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时政府禁种罂粟,封维德抓住时机,颁发《梁河设治局为禁绝鸦片改种茶林告民众书》。《告民众书》言辞恳切:
梁河设治局为禁绝鸦片改种茶林告民众书(节选)
全属同胞:鸦片之危害,无论男女老幼,人人皆知,小之足以亡身败家,大之足以亡国灭种,文明各国莫不悬为厉禁。我政府下最大决心,实施禁政,量之以严刑,继之以武力,务使烟毒肃清,以达民族健康,国家富强之目的。
……“抗毒如抗敌”乃中枢一贯之政策;“有烟无滇”为本省施禁之决心,今春特拨巨款,简聘大员,组织禁种督查团,跋涉千里,深入瘴区,配合军队,搜铲烟苗,追收烟浆、烟籽,当众焚毁于严刑峻法之中……
……去年3月12日,总理逝世纪念,各机关直播之茶籽3800余丛。五月芒种,本局移之茶苗6780株,现已成活百分之九十以上,欣欣向荣,蔚然可观。二年后,即可采茶收利;省立梁河小学学校茶园,及永安寨、大邦杏、小中山保国民学校茶园均已成活……兹再将种茶利益详述如次:1.见利迅速,收成稳定……2.容易种植,获利长久……3.有益于贫农……4.有益于社会……5.有益于国家……6.种茶种烟利益之比较……变烟山为茶山,化毒品为外销品,增加生产,复兴农村,普及教育,繁荣社会,斯即实事求是之工作也。
《告民众书》颁发之后,他与地方人事组织了茶业生产合作社,号召民众把“烟山变为茶山”,实现一户千株茶,户户衣食丰。竭力在龙江、蒲川两乡推广茶叶种植。
出生于窜龙村,多年研究窜龙茶和封家茶文化的镇文化站干事周永沛说,《告民众书》颁发以后,梁河及腾冲民众种茶热情高涨,据当时的海关资料,封家茶及龙川江流域的茶每年往外走的量大概在10000斤,如果按时价30块国币1两茶算,茶叶销售总额不是小数。这些产茶的茶园,除了在1942—1944年国破山河的特殊时期部分被毁,很多保留到现在。
周永沛的手上,还存留着许多1930和1940年代封维德与李根源、陆滢等的往来书信复印件,以及腾冲县呈报省实业厅的文案。书信中满是李根源先生对腾冲茶业产业的殷切之情。
特别“八个茶兵”的故事,更是国难当头情况下李根源先生对窜龙茶的厚待——1942年5月腾冲沦陷以后,应封维德要求,李根源先生与腾冲县长张问德商议后,派了八个士兵驻守在窜龙寨子的周边,保证封家茶的安全,被称为“茶兵”,这应该是中国人数最少的茶兵。
[未完待续]
责编:刘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