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水井古道边上的“生命之泉”
来源:保山日报 阅读:
□ 晓瑞 永翰
裸露的红土地,偶然冒出地面的黝黑石块,层林尽染的山林,沿途风光仿佛一幅妙笔丹青的国画,又像蒙着某种神秘色彩的梦境。
这是保山坝区之外的一处山坳,隶属瓦渡乡的一个小村落——土官河坡头,只有农户53户241人。相传,很久以前这一带非常缺水,大家要到很远的丙麻链子桥去挑水。某天,一户人家放养的老母猪丢失了,全家人去寻找,到母猪休息的地方(俗语“打汪”)却看到石头底下竟然出着一股山泉,从此,他家就再也没有缺过水。渐渐的,大家发现他家的人很长时间都不去挑水,就尾随着他家且发现了出水口的秘密。大家都去这里打水了,众人的踩踏让这里形成一个塘子,大家就把这里叫作“汪家水井”。它现在自然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水井而放大到了整个地名,点缀于山坡之腰的一片葱郁的树林所环抱着的那个美丽的净水池塘,有着上千年的历史。
水井古树林坐落于河坡头南边,沿着蜿蜒的道路前行,两旁是随着大地绵延起伏的各种植物:蚕豆、小麦、果树等。高凉山地的气候很适宜这类生命的存在,在道路上,你可以看到不远处以松树为主的林子,有的稀疏清高,有的孤独茂密,间或有一丛亚热带灌木,红土地上矮小的草们长得有气无力却永不灭绝,这也恰恰说明它们的毅力相当顽强。这与滇西南任何一处山景似并无二致,不显得荒凉,也不怎么繁盛,不会给人以原始丛林的感觉。
在距离村寨小半公里的地方,路下边是耕地,路的上方种着一片慈竹,密密匝匝,与后面的山体绿色融为一体,使连在一起的树林看上去范围大了一些。当地人说,这是一片古老的林子,有500年以上的野生桂花树2棵,100年以上的清香木300多棵,自然还有麻栗树等一类普通的树木。它们把水塘掩隐起来,即便人就在路边,也只有知情人才能找到。林子左低右高,一亩有余的样子,水塘就在稍低处,是一个接近圆形的池塘,面积大概有二十多平方米。
塘子静静的,像一个腼腆的村姑;水绿绿的,又似一位沉默慈祥的老人。一棵长在石头上的香树,比身旁“虬髯”的同伴小很多。有小路通往邻村,大家多年不走,显得荒凉。当地人说,以前因为要吃水,大家不愿破坏这片林子,后来虽然不吃这里的水了,但出于习惯,大家本能地保护着它,所以林子仍然保持着原生特点。可惜它太小,在这样狭小的范围内还构不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大家无法预料它什么时候会因什么原因消失。
这里曾是西南丝绸古道经过的地方。据说,在汪家水井旁也曾建有一座佛像,后来被拆除,水一度干涸了。大家又在出水的石头上重新雕刻出一个新的佛像,于是水又出来了。这完全可能是一种巧合,但也体现出旧时人们的朴素信仰。古时,不仅本地人吃水靠它,从昌宁到保山经商的人路过时也会在这里休息和生火做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汪家水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责编:刘自明